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此展品为清代木器,三像情态各异,主次得当,刀法多变,刻划细腻。现收藏于温州博物馆。
数据:像高17.7厘米,座高7.7厘米
收藏:温州博物馆
值钱。价格根据作品来确定的,几千到几十万都有。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原材料的民间雕刻工艺品,主要产于浙江省乐清市。黄杨木生长缓慢,故古语有云:千年难长黄杨木。但由于其木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如象牙...
最高的成交价是770万,具体报价还需要看到实物,重量,成色,品相,断代,具体请私聊我。
黄杨木雕佛像价格会因为制作佛像黄杨木本身的品质、大小以及雕刻师傅名气技术的不同而不同,一些古代的的黄杨木佛像在市场成交价甚至可以达到上百万。 价格来源自网络仅供参考。
如何辨别真假黄杨木?黄杨木的独特魅力与鉴别技巧
黄杨木,又称“千年矮”,是一种生长极为缓慢的珍贵木材。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黄杨木的分布、特性及其在雕刻艺术中的应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独特的材料。
绿化带黄杨与雕刻用黄杨木:你分清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绿化带中看到一种名为“黄杨”的植物。然而,这种用于绿化的黄杨是否就是用来制作精美雕刻品的黄杨木呢?答案是否定的。
四大木雕之一的黄杨木雕
也许黄杨木雕,我们大概都要了解一些,毕竟是名列中国的四大木雕之中。黄杨木雕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一种观赏性的圆雕艺术,主要流行于现在乐清市的柳市镇泮垟后横村、翁垟街道、乐成街道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历史悠久、风格淳朴的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它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主要产区在浙江省温州、乐清等地。
乐清黄杨木雕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乐清木雕门类齐全,在秉承传统、保持黄杨木雕的原有风格和神韵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推陈出新,已由"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群雕",由普通"圆雕"发展到"劈雕"、"根雕",技艺更趋精湛,作品更臻完善。
可是,黄杨木雕中的“雕刻七法”你有所了解吗?
想要雕好黄杨木雕,其实用刀功底是非常的重要的,用刀讲究“七法六要”今天我们就先了解这雕刻七法:外形切除法、先前而后法、相纹操刀发、留实凿虚法、抠挖代削法、勒剃切割法、进刀行止法。
乐清黄杨木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位大师都有着自己所追求的个性艺术,或许他们的手法不同、雕刻的题材不同、在继承了传统的技法过程中,还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虽然他们的作品艺术手法各异,在创造性的运用丰富多变的刀刻技艺时,无论是雕刻出的人物、动物、景致都能够即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时尚元素。这些都是离不开扎实的传统功底和现代美术技法的培训,这始终是无法变通的。
本人是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等红木工艺品爱好者,平时也钻研红木家具方面,如果您也志同道合,为生活添姿加彩,欢迎加我的微信:2415268456我们可以共同探讨红木知识、红木文化,拓展双方的眼界,认识有缘的朋友,交流其中的心得,共同学习交流!
清初黄杨木雕梅竹笔筒高15厘米、口径10×7.5厘米,足径12×11厘米。黄杨木制,呈天然树干丛生状。作者采用镂雕技法,将古梅树截成大小四节并立状。细竹附干挺生,叶肥枝壮,仰俯自然;数杈梅花怒放。竹根露楂,梅干有瘿节,嫩枝竹叶和盘枝梅花多为透雕而成。
说明: 高15厘米、口径10×7.5厘米,足径12×11厘米。
黄杨木是亚洲热带生长的一种乔木,树身直径百年也长不及一尺粗,因为木质极为硬细,打磨光平后,表面呈淡黄色,洁润可与象牙媲美,适合雕刻各种圆雕人物花鸟及器皿。自宋元时期黄杨木刻发展以后,到了明清时代,也与其他工艺一样达到了鼎盛阶段,尤其是清代,对黄杨木的利用更为广泛。
这件制于清代初期的梅竹笔筒,是取用一株多年生近根部的黄杨木段雕刻而成的,形态自然娇媚,是清代初期黄杨木雕刻中的精品。
福建莆田木雕,滥觞于唐代,明清时期日益兴盛,与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其中,莆田木雕雕刻工艺主要以立体圆雕、精微细雕和三重透雕等为主,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工艺见长,乐清木雕以黄杨木圆雕工艺闻名,潮州木雕则以金漆木雕工艺知名,各有自己的特色。莆田木雕在清末民初时达到了第一个艺术高峰,此时市场也较繁荣,木雕佛像、建筑装饰雕刻等普遍受到民众的欢迎。改革开放后,莆田木雕产业化发展,声名进一步远扬,并带动了古典工艺家具、玉雕、宗教雕像、竹雕、漆器、金银首饰等相关工艺领域的发展。时至今日,莆田木雕产业规模急剧扩大,并在2003年荣获“中国木雕之城”这一全国性的专业荣誉称号,成为全国最大的木雕工艺品、佛像和家具的集散地。今天莆田木雕的生产品类大致有三类:木雕工艺品、佛像与仿古家具,且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木雕工艺品与佛像生产、销售主要集中于莆田黄石镇的工艺美术城中;家具的制作基地则位于下辖县、具有“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称谓的仙游。两地距离43公里,驾车只需4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