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全自动焊接头是全自动送锡系统与无铅焊台二合为一,更方便一次多焊点连续焊接工作,可根据不同的焊接需要调整送锡速度、送锡时间、焊点与焊点的间隔时间,可达到全自动的焊接效果。 ★ 多种送锡模式供选择:手动、自动、全自动。
对以高分子膜为过滤介质的折叠式、筒式滤芯两端进行全自动热熔焊接的焊接机。包括机架、台面板、操作室,滤芯输送装置、滤芯加热装置、端盖输送装置、端盖加热装置、气路总成、电气控制单元等。本发明焊接全过程实行自动化控制,解决手动或半自动的焊接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工艺控制不确定性和由此产生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具有高效、可靠、性能稳定等优点。
配置手动开关及脚踏开关。可调校回锡量,减少焊锡浪费。两种功率可供选择,80W/100W.焊铁的回温特快。无高频,环保节能。 CXG 374/374H产品规格型号 CXG 374 CXG 374H 总功率消耗 90W 120W 焊铁功能 80W 100W 马达及主机功率 10W 20W 控温范围 200-450℃ 200-480℃ 输入电压 AC110V/60Hz 220V/50 Hz 输出电压 27V 可使用锡线(可使用锡线最大卷量是1kg卷轴)锡线直径(mm ) 0.8、1.0、1.2、1.6 控制台部分送锡时间:0~7秒 外型体积:103(W)x 110(H)x 215(D)mm 间隔时间:14秒 控制模式:手动/自动/全自动送锡速度:6~28转/分 送锡量:0.6~1.8mm/s 回锡量:0~6mm(固定速度) 重量:约1.4
半自动焊接 http://www.docin.com/p-43872971.html全自动焊接: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
半自动焊接 http://www.docin.com/p-43872971.html全自动焊接: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
全自动焊接: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半自动焊接:在焊接过程中部分实现自动焊接的一种专业焊机。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力进行辅助焊接。
埋弧自动焊接规范
埋弧自动焊焊接 1.1 当板厚 δ≤6mm时,采用气体保护焊填充、埋弧焊 盖面的方法焊接成形。 1.2 焊接过程中 ,?焊工应随时调整导电嘴、焊丝与坡口 侧壁的间距,并随时注意电流、电压表的读数,当不符合规 定时,应立即予以调整。出现烧穿、气孔、裂纹等缺陷时, 应立即停止焊接,查出原因,清除缺陷后,再焊接。焊接规 范参见表 3。 1.3 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时 ,每层焊接后的熔渣及飞溅物 都要除干净 , 发现有焊接缺陷时 ,必须清除并修补完好。每道 焊接接头应重叠 80-100mm,并使其错开。 1.4 环焊缝盖面焊接,焊至接头重合处时,立即将焊接 电流逐渐调至微弧电流, 约超过接头重合 100-150mm时熄弧。 1.5 环焊缝焊接完毕 ,清除熔渣及飞溅物。 ?如有缺陷, 应清除后采用手弧焊修复。 经自检合格后, 在距离焊缝 50~ 100mm处工整的打上焊工钢印。 1.6 当板厚 δ>6m
点焊接头的设计
点焊接头的设计 点焊通常采用搭接接头和折边接头接头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等厚度或不等厚 度的工件组成。 在设计点焊结构时, 必须考虑电极的可达性, 即电极必须能方便 地抵达工件的焊接部位。同时还应考虑诸如边距、搭接量、点距、装配间隙和焊 点强度诸因素。 边距的最小值取决于被焊金属的种类, 厚度和焊接条件。 对于屈服强度高的 金属、薄件或采用强条件时可取较小值。 搭接量是边距的两倍,推荐的最小搭接量见表 1。 表 1 接头的最小搭接量( mm)3 最薄板件 厚度 单排焊点 双排焊点 结构钢 不锈钢及 高温合金 轻合金 结构钢 不锈钢及 高温合金 轻合金 0.5 0.8 1.0 1.2 1.5 2.0 2.5 3.0 3.5 4.0 8 9 10 11 12 14 16 18 20 22 6 7 8 9 10 12 14 16 18
1、钎焊接头形式
钎焊接头承载能力与接合面大小有关。因此,钎焊接头一般采用搭接接头或套接接头。
设计钎焊接头时,应考虑钎焊件的装配定位和钎料的安置等。装配时,装配间隙要均匀、平整和适当。间隙太小,会影响钎料的渗入与润湿,达不到全部焊合;间隙太大,则浪费钎料,且会降低钎焊接头强度。一般钎焊接头间隙取为0.05~0.2mm。2、接头的质量检验
钎焊接头的缺陷钎接及其成因如下:
1)填隙不良,部分间隙未被填满
产生原因:
(1)接头设计不合理,装配间隙过大或过小,装配时零件歪季斜。
(2)钎剂不合适,如活性差,钎剂与钎料熔化温度相差过大,绮剂填隙能力差等;或者是气体保护钎焊时气体纯度低,真空钎焊时真空度低。
(3)钎料选用不当,如钎料的润湿作用差,钎料量不足。
(4)钎料安置不当。
(5)钎焊前准备工作不佳,如清洗不净等。套
(6)钎焊温度过低或分布不均匀。
2)钎缝气孔
产生原因:
(1)接头间隙选择不当。
(2)钎焊前零件清理不净。
(3)钎剂去膜作用或保护气体去氧化物作用弱。
(4)钎料在钎焊时析出气体或钎料过热。
3)钎缝夹渣
产生原因:
(1)钎剂使用量过多或过少。
(2)接头间隙选择不当。
(3)钎料从接头两面填缝。
(4)钎料与钎剂的熔化温度不匹配。
(5)钎剂比重过大。
(6)加热不均匀。
4)钎缝开裂
产生原因:
(1)由于异种母材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过大。
(2)同种材料钎焊加热不均匀,造成冷却过程中收缩不一致。
(3)钎料凝固时,零件相互错动。
(4)钎料结晶温度间隔过大。
(5)钎缝脆性过大。
5)钎料流失
产生原因:
(1)钎焊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
(2)钎料安置不当以致未起毛细作用。
(3)局部间隙过大。
6)母材被溶蚀
产生原因:
(1)钎焊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过长。
(2)母材与钎料之间的作用太剧烈。
(3)钎料量过大。
3、钎焊接头缺陷的检验方法
钎焊接头缺陷的检验方法可分为无损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1)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是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检查钎焊接头的表面质量,如钎料是否填满间隙,钎缝外露的一端是否形成圆角,圆角是否均匀,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有裂纹、气孔及其它外部缺陷。
2)表面缺陷检验
熟表面缺陷检验法包括荧光检验、着色检验和磁粉检验。它们用沫检查外观及检查发现不了的钎缝表面缺陷,如裂纹、气孔等。荧睡检验一般用于小型工件的检查,大工件则用着色探伤法,磁粉检淞法只用于磁性金属。
3)内部缺陷检验
采用一般的X射线和,射线、超声波和致密性检验。
X射线和y射线是检验重要工件内部缺陷的常用方法,它可显示钎缝中的气孔、夹渣、未钎透以及钎缝和母材的开裂,超声波检验所能发现的缺陷范围与射线检验相同。豁钎焊结构的致密性检验常用方法有一般的水压试验、气密试黔、“透试验、煤油渗透试验和质谱试验等方法。其中水压试验犷于高压容器,气密试验及气渗透试验用于低压容器,煤油渗透试彝用于不受压容器;质谱试验用于真空密封接头。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熔焊接头的形成
第二章 熔焊接头的特征区域
第三章 熔合区的本质及特性
第四章 珠光体型焊缝金属的组织和性能
第五章 奥氏体型焊缝金属的组织和性能
第六章 焊接热影响区
第七章 熔焊接头中的氢及其影响
第八章 熔焊接头中的缺欠和焊接金相分析
参考文献
本标准规定了钎焊接头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评价标准、检验方法及检验条件。本标准适用于钎焊操作人员及半成品检验人员对钎焊钎焊接头质量的检验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