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砌体结构规范》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该书主要内容包括: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砖砌圆筒仓技术规范;蒸压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材料
第一节 材料强度等级
第二节 砌体的计算指标
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
第一节 设计原则
第二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第四章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一节 受压构件
第二节 局部受压
第三节 轴心受拉构件
第四节 受弯构件
第五节 受剪构件
第五章 构造要求
第一节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第二节 一般构造要求
第三节 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第六章 圈梁、过梁、墙梁、挑梁及筒拱
第一节 圈梁
第二节 过梁
第三节 墙梁
第四节 挑梁
第五节 筒拱
第七章 配筋砖砌体构件
第一节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第二节 组合砖砌体构件
附录一 石材的规格尺寸及其强度等级的确定方法
附录二 各类砌体强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值
附录三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法
附录四 上刚下柔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法
附录五 影响系数
附录六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附录七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2.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
第三章 静力计算
第一节 砌块建筑的静力计算规定
第二节 构件的计算规定
第四章 构件的强度计算
第一节 受压构件
第二节 局部受压计算
第三节 轴心受拉构件
第四节 受弯构件
第五节 受剪构件
第六节 钢筋混凝土过梁
第五章 一般构造要求
第一节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第二节 一般构造要求
第六章 抗震设计与构造要求
第一节 抗震强度验算
第二节 抗震构造要求
第七章 施工和质量检验
第一节 施工准备
第二节 砌块砌筑
第三节 安全技术
第四节 冬、雨季施工
第五节 砌体抹灰
第六节 砌块质量标准
第七节 砌体质量标准
附录一 砌块强度的试验方法
附录二 砌块强度近似计算值
附录三 砌块砌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附录四 砌体水平灰缝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附录五 刚弹性方案单层单跨砌块建筑的静力计算方法
附录六 具有少量镶砖的砌块墙体的计算
附录七 中型砌块砌体抗剪强度验算O.o
参考资料一 砌块剪力墙结构抗弯强度验算
参考资料二 砌块构造要求
3.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
1 总则
2 主要符号
3 一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2 抗震结构体系
4 地震作用和截面抗震验算
4.1 地震作用计算
4.2 抗震承载力验算
5 构造措施
5.1 构造柱
5.2 水平配筋
5.3 底层框架一抗震墙砖房
5.4 复合夹心墙
6 施工技术
附录A 墙段开孔影响系数
附录B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
4 静力设计
4.1 基本设计规定
4.2 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计算
4.3 局部受压承载能力计算
4.4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4.5 一般构造要求
4.6 墙体防裂的主要措施
4.7 圈梁、过梁、芯柱
5 抗震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3 抗震构造措施
6 施工和验收
6.1 施工准备
6.2 施工基本要求
6.3 芯柱
6.4 冬期施工
6.5 砌体工程质量标准
6.6 砌体工程验收
附录A 轴向力影响系数
附录B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5.砖砌圆筒仓技术规范(CECS(08:89)主要符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布置原则及结构选型
第一节 布置原则
第二节 结构选型
第三章 荷载
第一节 荷载及荷载组合
第二节 贮料压力
第四章 结构计算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仓壁、仓底结构及环梁
第三节 仓下支承结构
第四节 地基与基础
第五章 构造及施工要求
第一节 仓顶
第二节 仓壁
第三节 仓底及内衬
第四节 仓下支承结构及环梁
第五节 基础
第六节 施工要求
附录四 本规范用同说明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6.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主要符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材料
第三章 设计与构造要求
第四章 抗震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地震作用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第三节 构造柱及构造框架的构造要求
第五章 施工技术要求
附录一 轴向力影响系数
附录二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12033119
条形码: 9787112033119
尺寸: 26 x 18.8 x 1.4 cm
重量: 440 g
砌体结构
第一章 绪 论 §1.1 砌体结构的历史 由砖、石或砌块组成,并用砂浆粘结而成的材料称为砌体。砌体砌筑成的结构称为砌体 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石砌体与砖砌体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构成了我 国独特的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大型石砌祭坛遗址。在辽宁西部的建平、凌源 两县交界处还发现有女神庙遗址和数处积石大家群,以及一座类似于城堡或广场的石砌围墙 的遗址,这些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隋代 (公元 590—608年 )李春所建造的河北赵县 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 桥长 50.82m,净跨 37.02m, 拱圈矢高 7.23m,桥宽 9.6m,拱由 28 券并列组成,在大拱的两肩又各设两个小拱券,既减 轻自重又可泄洪,设计合理,外形美观。无论在材料的使用上,结构受力上,还是在艺术造 型和经济上, 都达到了高
砌体结构作业2
1.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2.砌体局部受压的破坏形态有哪些? 3.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砌体结构要进行局部受压验算? 4.为何要规定砌体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 5.在我国,空心砖是以粘土、页岩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孔洞率大于或等于( )的 砖。 A.30% B.40% C.50% D.60% 6.砂浆的强度等级是用边长为( )的立方体试块进行抗压试验,每组为 6 块,按其破坏强 度的平均值而确定。 A.100mm B.150 mm C.70 mm D.70.7mm 7.砌体正确的组砌方法是( )。 A.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B.上、下搭砌,内外错缝 8.砌体施工中,要求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 A.60% B.70% C.80% D.90% 9.对砖砌体和砌块砌体,灰缝厚度不应小于( ),亦不应大于( )。 A.6mm,10mm B.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通用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砌体结构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07-2021,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本规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附件:1.砌体结构通用规范
2.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1年4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1094号
--------------------------------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的公告
现批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03-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1、3.2.2、3.2.3、6.2.1、6.2.2、6.4.2、7.1.2、7.1.3、7.3.2(1、2)、9.4.8、10.1.2、10.1.5、10.1.6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7月26日2100433B
第1章绪论1
1.1砌体结构的发展概况/1
1.1.1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1
1.1.2砌体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历史/1
1.1.3砌体结构在国外的发展历史/3
1.2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及应用/4
1.2.1砌体结构的优缺点/4
1.2.2砌体结构的应用/5
1.3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6
1.3.1积极发展新材料/6
1.3.2提高砌体强度,减轻砌体自重/6
1.3.3加强配筋砌体结构和预应力砌体结构的研究/7
1.3.4提高砌体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7
1.3.5开展砌体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的研究/7
1.4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7
1.4.1加强实践性环节,并注意扩展知识面/8
1.4.2突出重点,并注意难点的学习/8
1.4.3深刻理解概念,熟练掌握设计计算的基本功/8
1.4.4熟练运用规范/8
1.4.5重视结构方案布置和构造措施/8
本章小结/9
思考题/9
第2章砌体材料及力学性能10
2.1砌体材料/10
2.1.1块材/10
2.1.2砂浆/14
2.2砌体的种类/15
2.2.1无筋砌体/15
2.2.2配筋砌体/17
2.3砌体的受压性能/18
2.3.1砌体的受压破坏特征/18
2.3.2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21
2.3.3砌体的抗压强度/21
2.4砌体的轴心受拉、弯曲受拉和受剪性能/25
2.4.1砌体的轴心受拉、弯曲受拉和受剪破坏形态/25
2.4.2砌体的轴心抗拉、弯曲抗拉和抗剪强度/26
2.5砌体的变形性能/27
2.5.1砌体的弹性模量/27
2.5.2砌体的剪变模量/28
2.5.3砌体的干缩变形和线膨胀系数/29
2.5.4砌体的摩擦系数/29
本章小结/30
思考题/30
第3章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31
3.1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31
3.1.1基本概念/31
3.1.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34
3.2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35
3.2.1受压短柱承载力分析/35
3.2.2轴心受压长柱受力分析/38
3.2.3偏心受压长柱受力分析/38
3.2.4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42
3.3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46
3.3.1砌体局部受压性能/46
3.3.2局部均匀受压/47
3.3.3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49
3.3.4梁端设有刚性垫块时砌体局部受压/51
3.3.5梁端下设有长度大于πh0的钢筋混凝土垫梁时砌体局部受压/54
3.4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承载力计算/56
3.4.1轴心受拉构件/56
3.4.2受弯构件/56
3.4.3受剪构件/58
本章小结/59
思考题/60
习题/60
第4章配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62
4.1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62
4.1.1网状配筋砖砌体的受力性能/62
4.1.2网状配筋砖砌体的不适用情况/63
4.1.3网状配筋砖砌体的受压承载力计算/63
4.1.4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构造要求/65
4.2组合砖砌体构件/67
4.2.1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受压性能/67
4.2.2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受压承载力计算/68
4.2.3组合砖砌体构件的构造要求/70
4.3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72
4.3.1组合墙的受力性能/72
4.3.2组合墙的受压承载力计算/72
4.3.3组合墙的构造要求/73
4.4配筋砌块砌体构件/74
4.4.1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75
4.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77
4.4.3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构造要求/78
本章小结/81
思考题/81
习题/82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84
5.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84
5.1.1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84
5.1.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84
5.2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87
5.2.1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87
5.2.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90
5.2.3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房屋对横墙的要求/92
5.3墙、柱高厚比验算/93
5.3.1影响墙、柱高厚比的主要因素/94
5.3.2允许高厚比/94
5.3.3墙、柱计算高度的确定/95
5.3.4墙、柱高厚比验算/96
5.4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103
5.4.1单层房屋墙、柱设计/103
5.4.2多层房屋墙、柱设计/109
5.5砌体墙、柱构造措施/119
5.5.1墙、柱的最小截面尺寸要求/119
5.5.2墙、柱材料强度最低要求/119
5.5.3墙、柱中设混凝土垫块和壁柱的构造措施要求/120
5.5.4砌块砌体的构造措施要求/120
5.5.5砌体中留槽洞及埋设管道时的构造措施要求/120
5.5.6夹心墙的构造措施/121
5.5.7墙、柱稳定性的一般构造措施/122
5.5.8框架填充墙的构造措施/122
5.5.9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123
本章小结/125
思考题/126
习题/127
第6章过梁、圈梁、墙梁及挑梁128
6.1过梁/128
6.1.1过梁的类型及构造要求/128
6.1.2过梁上的荷载/129
6.1.3过梁的计算/130
6.2圈梁/133
6.2.1圈梁的作用/133
6.2.2圈梁的设置原则/133
6.2.3圈梁的构造要求/134
6.3墙梁/135
6.3.1墙梁的破坏形态/135
6.3.2墙梁的计算/137
6.3.3墙梁的构造要求/141
6.4挑梁/142
6.4.1挑梁的破坏形态/142
6.4.2挑梁的计算/143
6.4.3挑梁的构造要求/145
本章小结/148
思考题/148
习题/149
参考文献150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