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是2005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沈连丰 宋铁成 叶芝慧。
纵观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无操作系统阶段 嵌入式系统最初的应用是基于单片机的,大多以可编程控制器的形式出现,具有监测、伺服、设备指示等功能,通常应用于各类工业控制和飞机、等武...
肖文鹏 硕士研究生,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2003 年 9 月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以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再度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通信、计算机、...
嵌入式系统工程,看这个名字貌似还非常不错。但这主要看它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及动手部分,就是实验以及项目实训是怎么安排的。我不清楚你们的具体课程以及项目实验是怎么安排的,就不太好下结论,我给你...
ARM嵌入式系统开发综述ARM开发工程师入门宝典
获取更多权威电子书 请登录 www.eetchina.com ARM 嵌入式系统开发综述 ARM 开发工程师入门宝典 获取更多权威电子书 请登录 www.eetchina.com 硬件工程师必读攻略 ----如何通过仿真有效提高数模混合设计性能 (上 ) 2 / 28 前 言 嵌入式系统通常是以具体应用为中心, 以处理器为核心且面向实际应用的软 硬件系统,其硬件是整个嵌入式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平台, 提供了软件运行所需的 物理平台和通信接口; 而嵌入式系统的软件一般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它们 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 提供人机交互的信息等。 所以,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通常 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的开发,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 MCU 或者 SOC 器件、存储器类型、通讯接口及 I/O、电源及其他的辅助设备等;软件部分主要 涉及 OS porting 和应用程序的开发等,与此同时,软件中断调试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第1章 嵌入式系统简介
1.1 嵌入式系统的含义
1.2 对比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系统
1.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
1.4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1.4.1 基于时代的分类
1.4.2 基于复杂度和性能的分类
1.5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1.6 嵌入式系统的用途
1.6.1 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数据显示
1.6.2 数据通信
1.6.3 数据(信号)处理
1.6.4 监测
1.6.5 控制
1.6.6 专用用户界面
1.7 adidas公司推出的智能跑鞋嵌入式技术与生活方式的创新结合
1.8 本章小结
1.9 重要术语
1.10 课后习题
1.11 复习题
第2章 典型的嵌入式系统
2.1 嵌入式系统的内核
2.1.1 通用处理器与专用处理器
2.1.2 专用集成电路
2.1.3 可编程逻辑器件
2.1.4 商用现货
2.2 存储器
2.2.1 程序存储器
2.2.2 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
2.2.3 基于接口类型的存储器分类
2.2.4 存储器映射
2.2.5 嵌入式系统中的存储器选型
2.3 传感器与激励器
2.3.1 传感器
2.3.2 激励器
2.3.3 i/o子系统
2.4 通信接口
2.4.1 板上通信接口
2.4.2 外部通信接口
2.5 嵌入式固件
2.6 系统其他元件
2.6.1 复位电路
2.6.2 欠压保护电路
2.6.3 振荡器
2.6.4 实时时钟
2.6.5 看门狗定时器
2.7 pcb与无源元件
2.8 本章小结
2.9 重要术语
2.10 课后习题
2.11 复习题
2.12 实验练习题
第3章 嵌入式系统的特征与质量属性
3.1 嵌入式系统的特征
3.1.1 面向特定应用和特定领域
3.1.2 反馈与实时性
3.1.3 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
3.1.4 分布式
3.1.5 尺寸小、重量轻
3.1.6 低功耗、节能
3.2 嵌入式系统的质量属性
3.2.1 工作模式下的质量属性
3.2.2 非工作模式下的质量属性
3.3 本章小结
3.4 重要术语
3.5 课后习题
3.6 复习题
第4章 嵌入式系统面向特定应用与特定领域
4.1 洗衣机 面向特定应用的嵌入式系统
4.2 汽车 面向特定领域的嵌入式系统
4.2.1 汽车嵌入式系统工作的内部情况
4.2.2 汽车通信总线
4.2.3 汽车嵌入式市场上的主流厂商
4.3 本章小结
4.4 重要术语
4.5 课后习题
4.6 复习题
第5章 使用8位微控制器8051设计嵌入式系统
5.1 控制器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5.1.1 功能集合
5.1.2 运行速度
5.1.3 代码存储空间
5.1.4 数据存储空间
5.1.5 开发环境支持
5.1.6 可用性
5.1.7 功耗
5.1.8 成本
5.2 选用8051微控制器的原因
5.3 基于8051的设计
5.3.1 8051的基本架构
5.3.2 存储器结构
5.3.3 寄存器
5.3.4 振荡器
5.3.5 端口
5.3.6 中断
5.3.7 8051中断系统
5.3.8 定时器
5.3.9 串口
5.3.10 复位电路
5.3.11 省电节能模式
5.4 8052微控制器
5.5 8051/52的衍生产品
5.5.1 atmel公司的at89c51rd2/ed2
5.5.2 maxim公司的ds80c320/ds80c323
5.6 本章小结
5.7 重要术语
5.8 课后习题
5.9 复习题
5.10 实验练习题
第6章 基于8051微控制器的编程
6.1 8051支持的各种寻址模式
6.1.1 直接寻址
6.1.2 间接寻址
6.1.3 寄存器寻址
6.1.4 立即寻址
6.1.5 索引寻址
6.2 8051指令集
6.2.1 数据传输指令
6.2.2 算术运算指令
6.2.3 逻辑指令
6.2.4 布尔运算指令
6.2.5 程序控制转移指令
6.3 本章小结
6.4 重要术语
6.5 课后习题
6.6 复习题
6.7 实验练习题
第7章 软硬件协同设计与程序建模
7.1 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
7.2 嵌入式设计的计算模型
7.2.1 数据流程图模型
7.2.2 控制数据流程图
7.2.3 状态机模型
7.2.4 顺序程序模型
7.2.5 并发处理模型/通信处理模型
7.2.6 面向对象模型
7.3 统一建模语言简介
7.3.1 uml构建块
7.3.2 uml工具
7.4 软硬件权衡
7.5 本章小结
7.6 重要术语
7.7 课后习题
7.8 复习题
7.9 实验练习题
第2部分 嵌入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第8章 嵌入式硬件设计与开发
8.1 模拟电子元件
8.2 数字电子元件
8.2.1 集电极开路与三态输出
8.2.2 逻辑门
8.2.3 缓冲器
8.2.4 锁存器
8.2.5 译码器
8.2.6 编码器
8.2.7 多路复用器
8.2.8 多路输出选择器
8.2.9 组合电路
8.2.10 时序电路
8.3 vlsi与集成电路设计
8.4 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
8.5 orcad eda工具的用法
8.6 使用orcad的capture cis 工具实现电路图设计
8.6.1 电路图绘制窗口
8.6.2 电路图绘图工具
8.6.3 电路图绘制明细
8.6.4 创建元件编号
8.6.5 设计规则检查
8.6.6 创建材料清单
8.6.7 创建网表
8.7 pcb布局布线设计
8.7.1 布局布线构建块
8.7.2 使用orcad布局布线工具完成布局布线设计
8.7.3 pcb布局布线准则
8.8 印刷电路板制造
8.8.1 各种类型的pcb
8.8.2 pcb制造方法
8.8.3 pcb设计完成后,电路板外形及其调试测试
8.9 本章小结
8.10 重要术语
8.11 课后习题
8.12 复习题
8.13 实验练习题
第9章 嵌入式固件设计与开发
9.1 嵌入式固件设计方法
9.1.1 基于超循环的方法
9.1.2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方法
9.2 嵌入式固件开发语言
9.2.1 基于汇编语言的开发
9.2.2 基于高级语言的开发
9.2.3 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混合编程
9.3 嵌入式c编程
9.3.1 对比c语言与嵌入式c语言
9.3.2 对比编译器与交叉编译器
9.3.3 在嵌入式c编程中使用c语言
9.4 本章小结
9.5 重要术语
9.6 课后习题
9.7 复习题
9.8 实验练习题
第10章 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10.1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10.2 操作系统分类
10.2.1 通用操作系统
10.2.2 实时操作系统
10.3 任务、进程与线程
10.3.1 进程
10.3.2 线程
10.4 多处理与多任务
10.5 任务调度
10.5.1 非抢占式调度
10.5.2 抢占式调度
10.6 结合使用线程、进程与调度
10.7 任务通信
10.7.1 存储器共享
10.7.2 消息传递
10.7.3 远程过程调用与套接字
10.8 任务同步
10.8.1 任务通信/同步问题
10.8.2 任务同步技术
10.9 设备驱动程序
10.10 选择rtos的方法
10.10.1 功能性需求
10.10.2 非功能性需求
10.11 本章小结
10.12 重要术语
10.13 课后习题
10.14 复习题
10.15 实验练习题
第11章 基于vxworks与microc/os-iirtos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简介
11.1 vxworks
11.1.1 任务创建与管理
11.1.2 任务调度
11.1.3 内核服务
11.1.4 任务间通信
11.1.5 任务同步与互斥
11.1.6 中断处理
11.1.7 监控任务执行的看门狗
11.1.8 定时与定时基准
11.1.9 vxworks开发环境
11.2 microc/os-ii
11.2.1 任务创建与管理
11.2.2 内核函数与初始化
11.2.3 任务调度
11.2.4 任务间通信
11.2.5 互斥与任务同步
11.2.6 定时与定时基准
11.2.7 存储器管理
11.2.8 中断处理
11.2.9 microc/os-ii开发环境
11.3 本章小结
11.4 重要术语
11.5 课后习题
11.6 复习题
11.7 实验练习题
第12章 嵌入式硬件与固件的集成与测试
12.1 硬件与固件的集成
12.1.1 离线编程
12.1.2 在系统编程
12.1.3 在应用编程
12.1.4 使用厂家编程芯片
12.1.5 对基于操作系统的器件实现固件加载
12.2 电路板加电
12.3 本章小结
12.4 重要术语
12.5 复习题
第13章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13.1 集成开发环境
13.1.1 基于8051的keil&muvision3
13.1.2 嵌入式系统开发ide概述
13.2 交叉编译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文件
13.2.1 列表文件(.lst)
13.2.2 预处理器输出文件
13.2.3 目标文件(.obj)
13.2.4 map文件(.map)
13.2.5 hex文件(.hex)
13.3 反汇编器与反编译器
13.4 模拟器、仿真器与调试
13.4.1 模拟器
13.4.2 仿真器与调试器
13.5 目标硬件调试
13.5.1 放大镜
13.5.2 万用表
13.5.3 数字cro
13.5.4 逻辑分析仪
13.5.5 函数生成器
13.6 边界扫描
13.7 本章小结
13.8 重要术语
13.9 课后习题
13.10 复习题
13.11 实验练习题
第14章 产品外壳设计与开发
14.1 产品外壳设计工具
14.2 产品外壳开发技术
14.2.1 外壳手工设计
14.2.2 快速原型开发
14.2.3 加工与制模
14.2.4 金属薄板
14.2.5 商用现货外壳
14.3 本章小结
14.4 重要术语
14.5 课后习题
14.6 复习题
第15章 嵌入式产品开发生命周期
15.1 edlc的含义
15.2 edlc的作用
15.3 edlc的目标
15.3.1 保障产品质量
15.3.2 通过管理降低风险并预防缺陷
15.3.3 提高生产效率
15.4 edlc的各个阶段
15.4.1 需求
15.4.2 概念成型
15.4.3 分析
15.4.4 设计
15.4.5 开发与测试
15.4.6 部署
15.4.7 支持
15.4.8 升级
15.4.9 退市
15.5 edlc方法(edlc建模)
15.5.1 线性/瀑布模型
15.5.2 迭代/增量模型(也称为喷泉模型)
15.5.3 原型/演化模型
15.5.4 螺旋模型
15.6 本章小结
15.7 重要术语
15.8 课后习题
15.9 复习题
第16章 嵌入式产业发展趋势
16.1 嵌入式系统处理器发展趋势
16.1.1 片上系统
16.1.2 多核处理器/片上多处理器
16.1.3 可重构处理器
16.2 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趋势
16.3 开发语言发展趋势
16.3.1 基于java的嵌入式开发
16.3.2 基于.net cf的嵌入式开发
16.4 开放式标准、框架与联盟
16.4.1 开放式移动联盟
16.4.2 开放式手机联盟
16.4.3 android
16.4.4 openmoko
16.5 瓶颈
16.5.1 存储器性能
16.5.2 缺少标准或标准执行力度不够
16.5.3 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
附录a pic系列微控制器、avr系列微控制器、arm处理器简介
附录b 设计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系统软件层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on System,RTOS)、文件系统、图形用户接口(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网络系统及通用组件模块组成。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
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peration System,EOS)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过去它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和国防系统领域。EOS负责嵌入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任务调度,控制、协调并发活动。它必须体现其所在系统的特征,能够通过装卸某些模块来达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已推出一些应用比较成功的EOS产品系列。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信息家电的普及应用及EOS的微型化和专业化,EOS开始从单一的弱功能向高专业化的强功能方向发展。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系统实时高效性、硬件的相关依赖性、软件固化以及应用的专用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EOS是相对于一般操作系统而言的,它除具有了一般操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还有以下功能:如任务调度、同步机制、中断处理、文件处理等。
通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功能:
提供用户对文件操作的命令。
提供用户共享文件的机制。
管理文件的存储介质。
提供文件的存取控制机制,保障文件及文件系统的安全性。
提供文件及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功能。
提供对文件的加密和解密功能。
嵌入式文件系统比较简单,主要提供文件存储、检索和更新等功能,一般不提供保护和加密等安全机制。它以系统调用和命令方式提供文件的各种操作,主要有:
设置、修改对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权限。
提供建立、修改、改变和删除目录等服务。
提供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和撤销文件等服务。
文件系统的特点:
1)兼容性。嵌入式文件系统通常支持几种标准的文件系统,如FAT32、JFFS2、YAFFS等。
2)实时文件系统。除支持标准的文件系统外,为提高实时性,有些嵌入式文件系统还支持自定义的实时文件系统,这些文件系统一般采用连续的方式存储文件。
3)可裁剪、可配置。根据嵌入式系统的要求选择所需的文件系统,选择所需的存储介质,配置可同时打开的最大文件数等。
4)支持多种存储设备。嵌入式系统的外存形式多样了,嵌入式文件系统需方便的挂接不同存储设备的驱动程序,具有灵活的设备管理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外部存储器的特点,嵌入式文件系统还需要考虑其性能、寿命等因素,发挥不同外存的优势,提高存储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性。
GUI的广泛应用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他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从此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可用用通过窗口、菜单、按键等方式来方便地进行操作。而嵌入式GUI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轻型、占用资源少、高性能、高可靠性、便于移植、可配置等特点。
嵌入式系统中的图形界面,一般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实现:
针对特定的图形设备输出接口,自行开发相关的功能函数。
购买针对特定嵌入式系统的图形中间软件包。
采用源码开放的嵌入式GUI系统。
使用独立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嵌入式GUI产品。
应用软件层是由基于实时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组成,用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功能。功能层是要面对被控对象和用户,为方便用户操作,往往需要提供一个友好的人机界面。
对于一些复杂的系统,在系统设计的初期阶段就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然后将系统的功能映射到整个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执行装置的设计过程中,称为系统的功能实现。
第1章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与开发简介
1.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1.3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1.4 ARM处理器介绍
第2章 Super-ARM教学实验系统
2.1 Super-ARM 教学实验系统的特点
2.2 Super-ARM教学实验系统的组成
2.2.1 模块化设计的实验箱
2.2.2 完善的编译调试环境
2.3 Super-ARM教学实验系统硬件的使用
2.3.1 主板资源、接口及其配置
2.3.2 底板资源、接口及其配置
2.3.3 核心板的使用
2.3.4 扩展板的使用
2.4 Super-ARM教学实验系统软件的使用
2.4.1 Super-ARM-Demo的使用
2.4.2 Linux-Demo的使用
2.4.3 Linux-Demo的基本操作
2.5 基于JTAG的Flash下载软件
2.5.1 JTAG下载软件的安装
2.5.2 JTAG下载软件的使用
第3章 软件实验环境介绍
3.1 基于ARM的嵌入式开发环境与工具
3.1.1 ARM Developer Suite(ADS)
3.1.2 RealView Developer Suite(RVDS)
3.1.3 ARM硬件仿真器Multi-ICE与Multi-Trace
3.1.4 ARM新版硬件仿真套件RealView-ICE与RealView-Trace
3.1.5 德国Lauterbach公司的TRACE32开发系统
3.2 ARM Developer Suite(ADS)的安装与使用
3.2.1 ARM Developer Suite(ADS)的安装
3.2.2 ADS系统配置
3.2.3 工程项目管理
3.2.4 代码编译与链接
3.2.5 加载调试
3.2.6 实验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的链接
第4章 基于ARM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
4.1 ARM和Thumb指令系统及上机实验
4.2 C语言编程及上机实验
4.3 C语言与汇编语言交互工作实验
第5章 基本接口实验
5.1 ARM启动及工作模式切换实验
5.2 I/O控制及LED显示实验
5.3 中断处理编程及实验
5.4 定时器及时钟中断实验
5.5 Flash驱动编程及实验
5.6 Nand Flash驱动编程及实验
5.7 实时时钟实验
5.8 I2C驱动编程及实验
5.9 Altera EPM3032A 编程实验
第6章 人机接口实验
6.1 矩阵键盘编程及实验
6.2 LCD真彩色显示驱动编程及实验
6.3 触摸屏(TouchPanel)控制实验
6.4 嵌入式系统汉字显示实验
6.5 A/D转换编程及实验
第7章 通信和总线接口实验
7.1 串口通信实验
7.2 USB1.1协议及S3C2410 USB设备实验
7.3 以太网通信实验
7.4 I2S总线驱动音频实验
7.5 GPRS编程与实验
7.6 GPS编程与实验
7.7 蓝牙编程与实验
7.8 步进电机驱动编程及实验
第8章 实时操作系统实验
8.1 RTOS基础和Nucleus移植实验
8.2 Nucleus应用实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