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槭叶苹婆,Brachychiton acerifolius,梧桐科瓶木属植物,别名:澳洲火焰木、火焰酒瓶树。原产于澳洲。
1.性喜湿润、强光,以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沙质土亦可。
2.生长速度快,一年高度可达2m,胸径2-3cm/年。
3.耐旱、耐酸、耐寒,可耐零下4℃低温,抗病性强,虫害较少,易移植。
2.Φ(胸径)=15cm
H(高度)=7m
3.栽植株距:4m*4m
4.栽培
合适株行距2.5m*2.5m,挖穴至少50cm*50cm*40cm,施足底肥,一般10斤,混合75%畜禽肥、18%磷肥、7%钾肥、微量硫酸亚铁。施足基肥。追肥要勤施薄施,隔两个月施一次,第一次施尿素,以后施缓释型复合肥。
整地做厢:将底土进行翻耕,深20至30厘米,打碎土块,清除石块、瓦片、残根及杂草等。每亩施钙镁磷钾肥400至800公斤。红?木小苗采用厢式栽培,厢面高出地面20厘米,苗床宽1.2米,长度视地势而定。每两厢之间设宽40厘米的步行道,每厢外侧设一条20×20厘米的排灌水沟,整个地块在周边设40×30厘米的排灌水沟。
苗木移栽: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的状态下进行,起苗前3小时充分洒水,使湿润的土附在根群上,避免根群受伤。起苗时做到边起边栽,勿使其长期暴露于强光下。如需长途运输,苗木根部要打稀泥浆,并用塑料袋包紧。整个地块栽完后,及时灌水。栽苗季节以10月上至12月中旬和2月上旬至3月下旬为好,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易产生冻害,4月以后栽苗因光照强、气温高会影响成活。栽植可分沟植或穴植,每亩栽1至1.5万株。裸根移植应将根系舒展于穴内,勿使其卷曲,上盖细土,稍稍提动,使根群舒展,再轻轻压实,浇足压蔸水,再盖一层表土保墒。秋季栽植应避免冬季受冻,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要采取防寒措施,一般是在苗床上铺盖干草、落叶,也可拱盖薄膜。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能促进苗木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中耕深度依苗木根系的深浅及生长时期而定。幼苗小苗中耕宜浅,中苗大苗宜深;近植株根部宜浅,株间行间宜深,一般以3至5厘米为好。中耕除草常在5至6月进行,7月以后苗木根系已扩大到株行间,要停止中耕,否则将切断根群,使苗木受损。
特性
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2米,杆通直,树皮绿色。树形十分优美,整株成塔形或伞形,主干有时膨大。叶形优雅,四季葱翠美观,花色艳丽,花量丰富,适合行道树、庭院树等。春夏开花,花开满树,色彩鲜红,是一种相当好的观赏树种。我国南方已引进槭叶酒瓶树。
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尺蛾、黄夜蛾、盗盼夜蛾、大小地老虎及金龟子等。蚜虫会影响植物生长,诱发煤污病;尺蛾、夜蛾以幼虫食叶危害,严重时2至3天可吃光全部嫩梢;地老虎和金龟子以幼虫蛀食根系,地老虎主要危害扦插苗和幼苗,金龟子大、中、小苗均危害。防治蚜虫可于萌芽前喷5%柴油乳剂或波美3至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成虫和虫卵。
绿乔木(原产地为落叶乔木),主杆通直,冠幅较大,树形有层次感,株形立体感强。叶片宽大,开花时间为4-7月,花色艳红。叶:叶互生,掌状裂叶7-9裂,裂片再呈羽状深裂,先端锐尖,革质。花:夏季开花,圆锥花序。花的形状象小铃钟或小酒瓶,先叶开放,量大而红艳,一般可维持1个月至6个星期左右。果:蒴果。长圆状棱形,果瓣赤褐色,近木质。长约20厘米。
复叶槭(Acer negundo L.. ),复叶槭正名为梣叶槭.1。原产北美,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至长江流域均有栽培。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9),春...
复叶槭树前景
有一个乡镇叫卜塔集,有个一级红叶李示范基地叫金珠园林今年春天我在那买几车,2公分9元,3公分15元。
树形十分优美,整株成塔形或伞形,叶形优雅,四季葱翠美观,花色艳丽,花量丰富,适合行道树、庭院树等。春夏开花,花开满树,色彩鲜红,是一种相当好的观赏树种。
观花植物,花色红艳,株形美观。可作景观树和庭院树欣赏,花期较长。
复叶槭对防护林光肩星天牛诱集作用初报
复叶槭Acer negundo Linn.对防护林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成虫具有较强的诱集作用。自然情况下,宁夏防护林中复叶槭对100m 范围内的光肩星天牛的诱集率至少可达66% ;诱集距离至少可达240m ;诱集数量与当时天牛羽化数量正相关,可用于监测其种群数量变动;诱集数量与天气有关,雨天最少,而晴天和阴天的诱集量十分接近;复叶槭树体越大,当年生小枝越多,诱集量也越大。
凤眼莲、槐叶萍、水花生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能力分析
研究了3种漂浮植物凤眼莲、水花生、槐叶萍在污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凤眼莲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较好,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大,对氮、磷的吸收能力最强;水花生和槐叶萍次之。
应在品质优良的健壮母株上采集种子。秋季,当梣叶槭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采种,采后晾两三天,去杂袋藏。梣叶槭千粒重38克。
春季播种前20至30天,用40℃温水浸种。边倒入种子边搅拌,水自然冷却后换清水浸泡24小时,每10小时换一次清水。捞出后控干,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4小时,捞出用清水冲净种子,然后混3倍的湿沙,并均匀搅拌,堆于背风向阳处,每天喷一次温水,保持湿润(沙含水量为60%),要防止积水,以避免种子腐烂。每天中午翻动一次,待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翻耕耙平,精细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至2000千克,掺入50千克磷酸二铵。有条件的可施3至5厘米厚度的草炭土。充分搅拌,然后做床,并进行土壤消毒。
多在春季进行,播种量每平方米40克。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撒到平整的床面上,覆土厚度为1至1.5厘米。播后盖草帘,保持土壤湿润。
濒危种。梓叶槭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不仅分布区狭窄,且数量不多,零星散生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砍伐及毁林耕种,目前各产区极为罕见,已陷于濒危状态。
海拔下限(米):500
海拔上限(米):1300
种子采集:槭叶草在4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待外种皮变成浅褐色,个别荚果开列,可将整个花序(果穗)剪下,放在干燥、通风处阴干3-4天,反复抖落花序,去净杂物,即得纯净种子。槭叶草种子没有休眠期,采集后可立即播种。
播种:为了培育优良的槭叶草种栽,苗圃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排水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块。苗圃地在播种前进行翻耕、耙细,翻耕深度25-30厘米。结合秋翻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立方米左右,做宽1.2米,高25厘米,长10米的苗床。播种前按1:100-200的比例将种子和细河沙混拌均匀,播种采用条播法,即在畦面上按15-20厘米的行距,开深2-3厘米的浅沟,先填入1-2厘米细土,然后将种子撒入沟内,用山皮土盖上种子即可。在播种覆土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稻草帘或松针,以保持土壤湿度,至幼苗出土时揭去。
无性繁殖:槭叶草根茎具有产生多分支的特点,以单芽为单位分割成不同的个体(芽体连接1-2厘米块根),根据芽体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种栽实用性比较种植;按照有性繁殖方法做育苗床,以株距10厘米,行距20厘米,开8-10厘米深沟,将种栽分类摆放,上覆2-3厘米厚土,实施田间正常管理方法,一级种栽出苗率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