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气压继电器是利用液体压力来启闭电气触点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当系统压力达到气压继电器的调定压力时,气压继电器发出信号,控制电气元件(如电动机、电磁铁、电磁离合器、继电器等)的动作,实现泵的加载和卸荷、执行元件的顺序动作、系统的安全保护和连锁等。
气压继电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压力一位移转换器,第二部分是电气微动开关。按压力一位移转换器的结构将气压继电器分类,有柱塞式、弹簧管式、膜片式和波纹管式四种,其中以柱塞式最为常用。若按微动开关将气压继电器分类,有单触点式和双触点式,其中以单触点式应用最多。
柱塞式气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图图1左图所示。当系统的压力达到气压继电器的调定压力时,作用于柱塞1上的液压力克服弹簧力,顶杆2上移,使微动开关4的触头闭合,发出相应的电信号。调节螺帽3可调节弹簧的预压缩量,从而可改变气压继电器的调定压力。
此种柱塞式气压继电器适用于高压系统。因位移较大,反应较慢,不宜用在低压系统。
膜片式气压继电器的原理如图1右图所示。
控制口K和系统相连。当系统压力达到气压继电器的调定压力时,承压的膜片11变形,柱塞10上升,心杆4上升。心杆4的突肩和套筒3之间的轴向间隙就是膜片1 1最大的位移,此位移量很小。
柱塞10上升时利用其锥面,一方面通过钢球7压缩弹簧9,另一方面通过钢球6推动杠杆13,使其绕销轴12做反时针方向转动。杠杆13压下微动开关14的触头,发出电信号。4—微动开关
调节螺钉1可改变弹簧2的预压缩量,从而可以改变气压继电器的调定压力。
当油口K的压力下降到一定数值时,弹簧2和9通过钢球5和7将柱塞10压下,同时钢球6进入柱塞10的锥面槽内,微动开关的触头复位,并将杠杆13推回原位,电路断开。弹簧9的弹簧力作用在柱塞10向上的锥面上,其轴向分力使柱塞下行,其径向分力使柱塞贴紧柱塞L的内壁,从而使柱塞运动时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永远和柱塞的运动方向相反。柱塞上行时,压力油除要克服弹簧2的弹簧力外,还要克服摩擦力。柱塞下行时,弹簧力要克服油压力和摩擦力。所以,开启微动开关的压力小于闭合微动开关的压力。调节螺钉8,可以改变弹簧9的预压缩量,从而可以改变微动开关闭合力和开启压力的差值。膜片式气压继电器的位移很小,反应快,重复精度高,但易受压力波动影响,不能用与高压,只能用于低压。
气压继电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是灵敏度(亦称返回区问)和重复精度。在气压继电器的调定值内,多次升高(或降低)液压系统压力所得的开启压力(或闭合压力)的差值称为气压继电器的重复精度。差值越小,重复精度越高,气压继电器的可靠性越高。普通气压继电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靠性较低。可靠性低的表现形式为发误讯号率较高,即当气压继电器处于闭合工作状态时,由于液压系统压力波动而开启;处于开启状态时,由于液压系统压力波动而闭合。
通常采用双层绕组。线圈的有效部分包含左、右两个有效边。放在槽内且靠近槽口的有效边叫上层边,靠近槽底的有效边叫下层边。同一槽中上下层间用绝缘纸隔开。同一线圈上下两有效边沿圆周方向的距离即为线圈的跨距,通常用槽距(两相邻槽间距离)的倍数表示。跨距约等于一个极距(相邻两磁极的距离,也常用槽距的倍数表示)。
直流电枢绕组分叠绕组、波绕组和蛙绕组3种。每个线圈的两个出线端连接到换向器的两个换向片上,两者在换向器圆周表面上相隔的距离称为换向器节距,用Ys表示。不同形式的绕组具有不同的换向器节距。
有单叠绕组和复叠绕组之分。单叠绕组是将同一磁极下相邻的线圈依次串联起来,构成一条并联支路,所以对应一个磁极就有一条并联支路。单叠绕组的基本特征是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数。各条支路间通过电刷并联。单叠绕组线圈的换向器节距Ys=1。Ys>1者称复叠绕组。比较常用的是Ys=2的复叠绕组,又称双叠绕组。双叠绕组在一个磁极下有两条并联支路。例如一台四极直流电机,采用双叠绕组时,共有8条并联支路。各条支路间也是通过电刷并联。电刷组数等于电机的极数。其中一半为正电刷组,另一半为负电刷组。叠绕组的并联支路数较多,它等于极数或为极数的整倍数,所以又叫并联绕组。
电压继电器是检测电压高低动作的,相序继电器是检测三相电的相序关系动作的
欠电压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与被保护或检测电路并联,他的触头接在控制电路中,电路正常时他的触头系统已经动作,而当电压低至其设定值时,他的电磁系统产生的电磁力会减小,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触头系统会复位,从而使...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
通常采用双层绕组。线圈的有效部分包含左、右两个有效边。放在槽内且靠近槽口的有效边叫上层边,靠近槽底的有效边叫下层边。同一槽中上下层间用绝缘纸隔开。同一线圈上下两有效边沿圆周方向的距离即为线圈的跨距,通常用槽距(两相邻槽间距离)的倍数表示。跨距约等于一个极距(相邻两磁极的距离,也常用槽距的倍数表示)。
直流电枢绕组分叠绕组、波绕组和蛙绕组3种。每个线圈的两个出线端连接到换向器的两个换向片上,两者在换向器圆周表面上相隔的距离称为换向器节距,用Ys表示。不同形式的绕组具有不同的换向器节距。
有单叠绕组和复叠绕组之分。单叠绕组是将同一磁极下相邻的线圈依次串联起来,构成一条并联支路,所以对应一个磁极就有一条并联支路。单叠绕组的基本特征是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数。各条支路间通过电刷并联。单叠绕组线圈的换向器节距Ys=1。Ys>1者称复叠绕组。比较常用的是Ys=2的复叠绕组,又称双叠绕组。双叠绕组在一个磁极下有两条并联支路。例如一台四极直流电机,采用双叠绕组时,共有8条并联支路。各条支路间也是通过电刷并联。电刷组数等于电机的极数。其中一半为正电刷组,另一半为负电刷组。叠绕组的并联支路数较多,它等于极数或为极数的整倍数,所以又叫并联绕组。
1、继电器工作性能的简便判断方法
接通点火开关,然后用耳朵或听诊器倾听控制继电器内有无吸合声,或者用手感受一下继电器有没有振动感,如有,说明继电器工作基本正常,用电器不工作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否则,说明该继电器工作失常。也可以拔下继电器进行试验,例如发生空调压缩机不工作的故障,可以启动发动机,然后接通鼓风机开关和空调开关。再拔下空调压缩机继电器的插接器进行判断。如果能够听到该继电器动作的声音,而且拔下继电器时发动机的转速明显下降,插入该继电器时发动机的转速又提升,说明空调压缩机的继电器及其控制线路是正常的。
2、设法减少继电器触点的接触电阻
车用继电器触点间存在的接触电阻,主要由收缩电阻和表面膜电阻两部分构成。触点的接触电阻与触点的接触形式、材料性能及表面加工等因素有关。由此可见,要减少继电器触点的接触电阻,在接触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善接触状态和改进接触材料入手。
3、继电器的常见放障
继电器的常见故障现象有:线圈烧断、匝间短路(绝缘老化)、触点烧蚀、热衰变以及无法调整初始动作电流等。
①继电器线圈烧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进行维修、保养及电焊时,如果温度可能超过80℃,应当拆下对温度比较敏感的继电器和电控单元。
②触点烧蚀。例如金杯海狮轿车(采用491Q—ME发动机)空调冷凝器风扇的继电器,它正好处在玻璃清洗喷水管的下方,若该喷水管破裂,清洗液将泄漏到继电器上,使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锈蚀而不能断开,会导致空调冷凝器风扇常转不停的故障。因此,应当严防继电器进水。 2100433B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实验一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 DL型电流继电器和 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 动作电流值、动作电压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和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动作电流(压) 、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 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三、原理说明 DL—20c 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 保护装置中。 DY—20c 系列电压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电压升高(过电压 保护)或电压降低(低电压起动)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L—20c、DY—20c 系列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 1-1。 上述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 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 定值时,衔
按照地理位置,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分为 :赤道低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30度附近),副极地低压带(南北纬60度附近),极地高压带(南北极点附近)。
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这个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由于这个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压带。
这样,在假设不自转的地球上,就形成了上述的七个气压带。
气象台站测的气压值为本站气压,为比较各台站间的气压值,需作海平面气压订正。海平面气压订正=本站气压 测站海拔高度的假想气柱的重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0为海平面气压,单位为hPa;Ps为本站气压,单位为hPa;h为气压传感器海拔高度,单位为m;Tm为气压平均温度,单位为℃,Tm=(t t12)/2 h/400,t为干球温度,单位℃,t12为观测前12小时气温,单位为℃。
我们通常所说的蒸气压为液体的蒸气压,当气相和液相达到平衡时,气相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无论是固体或液体,蒸气压大的称为易挥发性物质,蒸气压小的称为难挥发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