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琼花荚蒾产自于我国江苏、安徽等地
良好的庭院观花植物,可孤植于草坪及空旷地。栽于园路两侧,使其枝条形成花廊,人们漫步于花下,顿觉心旷神怡;配植于庭中堂前,墙下窗前,也极相宜。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枝广展,树冠半球形;芽、幼枝、叶柄均被灰白或黄白色星状毛;冬芽裸露。单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端钝,基部圆形,缘有细锯齿,下面疏生星状毛。聚伞花序集成伞房状,花序中间为两性可育花,边缘常具不育花。核果椭球形,先红后黑。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琼花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果期10—11月, 琼花枝、叶、果均可入药,...
叶子是区分琼花、天目琼花两者的主要依据,琼花的叶,纸质,卵形至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5-11厘米,顶端钝或稍尖,基部圆或有时微心形,边缘有小齿,上面初时密被簇状短毛。而天目琼花,叶浓绿色,单叶对生;卵...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牛耳抱珠。忍冬科落叶的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
荚蒾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园林观赏树木,奇特的花型、玲珑的果实,是城市绿化中优良的观花、观果植物。中国对荚蒾属植物应用较早,琼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唐代就在宫廷中栽培,古有隋炀帝下扬州观赏琼花的故事,琼花已成为扬州市花。日本珊瑚树是应用最多的荚蒾属植物之一,其四季常青、抗性强、生长旺盛,而且具有较强的富集重金属能力,适应污染区绿化。城市绿化中运用较多的还有全为不孕花的木绣球、皱叶荚蒾、北方著名的早春开花的属中香荚蒾等。
荚蒾属植物是重要的中药,很多植物的临床应用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其根、茎、叶以及成熟的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健脾消食、驱虫、强身、抗衰老等作用。在小儿食疗与保健、小儿发育不良、老年病防治、妇科疾病、镇咳祛痰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如该属天目琼花,以嫩枝、叶、果入药。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活血,镇痛,止痒。腰扭伤,关节疼痛:嫩枝、叶,4钱,水煎服。疮、疖、疥、癣瘙痒:叶、果实适量,煎水洗患处。
陕西荚蒾的果核背部隆起,在裸芽组内颇为突出。它的叶形颇似绣球荚蒾(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琼花 (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f. keteleeri (Carrière) Rehder)及聚花荚蒾(Viburnumglomeratum Maxim.);同前两者的区别在于花序无大型的不孕花,果核无背沟;与后者的区别在于萼筒无毛,叶的侧脉近叶缘前互相网结或仅部分伸至齿端。
真品琼花与聚八仙的差异
上世纪80年代,专家学者钩沉索引、梳理考证了若干关于琼花的史料后,形成了共识:扬州“天下无双独此花”“四海无同类”的琼花,在宋朝灭亡以后即已绝迹。此后,有人指聚八仙花为“琼花”,于是人们将错就错,得到了普遍认同。真品琼花与聚八仙差异很大,宋淳熙年间,扬州太守郑兴裔既见过真品琼花,也见过聚八仙。他在《琼花辨》一文中列举了两花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渐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此外,琼花一花九朵,而聚八仙则一花八朵,这应该是“不同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