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介绍
《桥梁美学(桥梁工程专业用)》供桥梁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使用,也可供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研究人员及其他土木工程类技术人员参考。
2100433B
美观设计可能增加雕塑元素、景观照明等非功能性支出,这些可能占总造价的5%~10%。温馨提示:美学价值有时可通过商业开发来回收投资,但也需权衡成本效益。
桥梁本体的景观形式美一般包括桥梁的线型、造型、色彩、饰面肌理,在桥梁景观学的整体构架中可称其为桥梁本体景观设计。但桥梁之于城市景观的功用远较本体的自我美学表现更具有宏观的意义。 桥梁景观因...
桥梁单方造价指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桥梁的设计和建设质量,从而影响桥梁的美学效益。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 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但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 更感人至深。 建筑不仅是技术 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沉淀而来的的人文情怀,桥梁亦是如此。 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 它从自身的实用性、 巨 大性、艺术性而极大的影响人类的生活。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学对于城市或区域 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桥梁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 人们所建设的桥梁不 仅希望桥梁所能达到实用的功能, 而且还注重桥梁美的特性。 例如北京郊区的卢沟桥。 不仅 栏杆上雕刻的 485 个狮子千姿百态, 堪称一绝, 桥头的华表, 碑亭更是典雅华丽, 比例恰当, 精美异常,而且大桥的整体造型,对称均衡,比例恰当,和谐统一。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颐 和园玉带桥和 17孔桥,也以其独特和美丽的造型驰名中外,洁白的桥身与清山碧波、绿树 红花、亭台楼阁融为一体,和谐美观、相映
第八章桥梁美学
第六章 桥梁美学 内容提要:在本章内主要介绍桥梁建筑艺术, 从美学的基本理论入手, 分别从整体造型、 细部处理、主体结构、局部附属等几大方面结合桥例进行分析。 学习的基本要求: 1、了解桥梁建筑环境美学 2、了解桥梁结构设计要求 3、了解桥梁附属结构美学设计 同其它建筑一样, 人类依靠着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 不断地将美好的愿望、 审美的追求, 渗透到桥梁的建筑中, “按着美的规律来建造”桥梁。我国的桥梁建筑对世界桥梁事业的发 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史书记载, 我国远在战国时代就已产生结构较复杂的梁、 柱式桥梁 (史称“秦梁汉柱” ,与当时古老建筑的“秦砖汉瓦”相媲美) ,是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的古老 建筑技术。同时中国古桥体现了结构功能和造型艺术的统一, 是一些美的规律和法则的浓缩, 深刻蕴含着当时社会文化艺术的风采。 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中国的桥梁建筑时说 “没 有一座中国桥是欠美的,
本书共10章,分上下两篇。
上篇5章为基础篇。按照本书体系,桥梁设计美学属于桥梁美的创造,是桥梁美学的核心;桥梁美学是技术美学的分支;技术美学是应用美学的一支。作为桥梁设计美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篇,编写的思路是依循美学——技术美学——桥梁美学的美学体系以及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的美学结构。内容的编排是以前者为横轴,用前3章分别叙述绪论、相关的美学知识和技术美学要点;以后者为竖轴,用后2章分别叙述桥梁美学和桥梁美、桥梁美感和桥梁美的欣赏。作为桥梁美创造的桥梁设计美学在下篇专题讨论。
下篇5章为设计篇,专篇论述桥梁设计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充分阐述基本原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桥梁实际,特别是作者自己做过的实践进行探讨。本书认为桥梁美是技术美的一种,结合桥梁美的具体情况,前一章叙述桥梁设计美学概述。后4章分别论述桥梁美的4种形态,环境美、结构美、功能美以及形式美及其创造。由于,在后工业时代讨论桥梁设计美学,因此,把与人类生存关系最为密切的桥梁环境的创造列于首位。桥梁本身的美主要在结构,因此,接着的一章讨论桥梁结构美的创造。桥梁美属于技术美,技术美离不开功能和形式,最后两章分别叙述桥梁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创造。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桥梁美学基础
1.3 立交桥景观基本原则
第2章 立交桥造型艺术的形式思维与设计
2.1 高速公路立交桥设置与环境
2.2 景观设计原则
2.3 分离式立交的景观设计
2.3.1 景观与景观设计
2.3.2 景观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2.3.3 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2.4 景观效果研究
2.4.1 桥梁造型艺术的形态思维
2.4.2 桥型效果
2.4.3 分离式立交的适宜形式
第3章 立交桥上部结构的形式与景观效果
3.1 梁式桥的景观及景观效果
3.1.1 梁式桥
3.1.2 梁式桥的主要形式
3.1.3 梁式桥造型景观效果分析
3.1.4 图集
3.2 刚构桥的景观及景观效果
3.2.1 刚构桥
3.2.2 刚构桥的主要形式
3.2.3 刚构桥造型景观效果分析
3.2.4 图集
3.3 拱桥的景观及景观效果
3.3.1 拱桥
3.3.2 拱桥的主要形式
3.3.3 拱桥造型景观效果分析
3.3.4 图集
3.4 斜拉桥及钢桁架桥的景观及景观效果
3.4.1 斜拉桥
3.4.2 斜拉桥造型景观及其景观效果分析
3.4.3 钢桁架桥造型景观效果分析
第4章 立交桥下部结构形式与景观效果
4.1 桥墩
4.1.1 重力式墩
4.1.2 钢筋混凝土实体薄壁(墙式)墩
4.1.3 柱式墩
4.1.4 柔性排架墩
4.1.5 其他类墩
4.1.6 桥墩的选型原则
4.2 桥台
4.2.1 重力式桥台
4.2.2 埋置式桥台
4.2.3 轻型桥台
4.2.4 排架式桥台
4.2.5 组合式桥台
4.2.6 桥台的选型原则
第5章 立交桥附属设施的形式与景观效果
5.1 目力可及的接坡
5.2 灯饰夜景及照明系统
5.2.1 灯饰夜景设计
5.2.2照 明系统设计
5.3 涂装及色彩效果
5.3.1 涂装的美化作用
5.3.2 涂装的心理作用
5.3.3 涂装的景观效果
5.3.4 桥梁配色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6章 美丽的江西高速公路立交桥
6.1 早期立交桥
6.2 建设中期立交桥
6.2.1 连续梁桥
6.2.2 刚构桥
6.3 近期建设的立交桥
6.3.1 人行拱桥
6.3.2 上承式板拱
6.3.3 异形拱
6.3.4 提篮拱
6.3.5 其他拱桥图集
6.4 结语
第7章 问题与思考
7.1 桥梁上的广告
7.2 桥下净空
7.2.1 斜腿刚构桥下净空
7.2.2 其他桥下净空
7.3 思考
7.3.1 广告问题
7.3.2 硬路肩净空不足
7.3.3 景观设计与投入
参考文献2100433B
任丽莎,201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桥梁美学与桥梁景观。曾作为访问学者在意大利威尼斯建筑人学、威尼斯国际大学和美国里海大学交流访问。在《大设计》、《桥梁》等国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并在IASDR(国际设计研究协会联合会)、DRS(设计研究协会)、CUMULUS(国际艺术设计院校联盟大会)等国际会议发表专业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