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垂叶榕是生长于晚白垩世至新生代,乌云组的植物,信息采集于黑龙江,嘉荫。
名称信息:Ficus protobenjamina(前垂叶榕)
采集信息:黑龙江,嘉荫
时代产地:晚白垩世至新生代,乌云组
参考文献:2000,《中国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植物区系发展演变》,陶君容,146,图版59,图6
是同一种 垂叶榕 为桑科大乔木,又名小叶榕、细叶榕,高可达20米,胸径30—50厘米,在热带雨林里它常常以绞杀方式“称雄霸道,杀死寄主,取而代之”。当动物把它的携带到其它树木的枝丫或树皮裂隙上后,这些...
小叶榕的叶尖没有垂榕来的尖锐细长,还有小叶榕叶缘平整,垂叶榕会有些波浪起伏
他的价格其实不贵,例如,福建绿大地,垂叶榕,报价:99.00元。垂叶榕,漳州垂叶榕 ,福建垂叶榕,报价:98.00元。价格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大叶榕
大叶榕 学 名: Ficus virens 别名: 黄葛树 、黄桷树、黄桷榕 拉丁名: Ficus virens 科属: 桑科榕属 落叶乔木 原产地: 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尤以重庆、四川、湖 北等地最多 园林用途: 适宜栽植于公园湖畔、草坪、河岸边、风 景区,孤植或群植造景,提供人们游憩、纳 凉的场所,也可用作行道树 分布: 我国、亚洲南部以及大洋洲等地 生态习性 光照: 土壤水份: 温度: PH值: 应用实例 观赏特性: 桑科落叶大乔木。叶互生,纸质,长 10-15 厘米,宽 4-7 厘米, 基出 3 脉,全缘,侧脉每边 7-10 条,下面凸起而明显,网脉较明 显;托叶广卵形。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的枝上,成熟 时黄色或红色,基部苞片卵圆形,细小,无总花梗;雄花、瘿花、 雌花生于同一花序内;雄花:具梗,少数;萼片 4 或 5 片,线形; 雄蕊 1 枚,花丝短;瘿花:具梗;萼片 3
漫谈细叶榕
适用于制作榕树盆景的白榕,称谓为小叶榕、细叶榕。实际上盆景爱好者都认为是大叶榕,而把某些叶子特小品种,称为细叶榕,而真正称得上细叶榕的品种极少,而“冒牌”的却很多。问题的提出和寻求《中国花卉盆景》于1994年12期转载了海外一篇精辟文章《浅谈杂木盆景》,作者写道:“在同一树种中,品种优劣,差距很大,例如榕树,目前榕树盆栽几乎全部实生苗,若要保持优秀品种原有特长,则必须以插枝培养,选择叶小、面平、富有光泽、叶与叶之间间隔小,并发育良好的品种。”这说明榕树在海外也不能满足盆景素材的要求,应寻找叶小、节短,发育良好的品种。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印度榕应用,最早见于耐翁先生1981年所著《盆栽技艺》。先生认为,“印度榕,叶小节密,但枝条肥笨、僵直,缺乏古树的老而瘦的气味,因叶特小,曾
名称信息:Ficus protobenjamina(古垂叶榕)
采集信息:西藏,拉孜
时代产地:始新世,柳区组中上部
参考文献:1988,《西藏拉孜县柳区植物化石组合及古气候意义》,陶君容,230,图版2, 图3
丛毛垂叶榕(学名:Ficus benjamina L. var. nuda (Miq.) Barrett)
在中国仅见于云南(金平、红河、西双版纳、耿马等地)。尼泊尔、印度东北部、越南、泰国、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
|
|
中国植物志>> 第23(1)卷 >> 桑科 Moraceae >> 榕属 Ficus
系2.垂叶榕系
Ser. Benjamineae Miq. in Ann. Mus. Bot. Lugd.-Bat. 3: 218.287. 1867.
叶薄革质,干后灰绿色至淡褐色,叶脉两面明显,基生侧脉不延长。
约3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至澳大利亚。
我国有下列2种1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