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收集整理行业信息,学习国际一流技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2. 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关行业、产业、技术政策等提供预案和建议;
3. 宣传贯彻国家标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研究;
4. 组织企业开展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活动;
5. 提供技术咨询,向用户宣传和推荐名优产品;
6. 制定“行规行约”,建立行业企业自律机制;
7. 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8. 组织国际间交流及考察活动;开展行业技术培训;
9. 搭建热泵行业科研、设计、工程、生产等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
10.做好会刊《热泵资讯》和全国地源热泵网的各项工作。
全国地源热泵网
委员会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技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为驱动力,依托各会员单位资源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等各方面力量,积极组织业内专家学者、设计、施工等技术人员围绕地源热泵工程应用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研讨;帮助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科学成果转化;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企业和行业诉求;维护行业合法权益;以全面提升我国地源热泵工程质量和应用效果为宗旨,积极促进和推动地源热泵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节能事业贡献力量。
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还是有区别的。 地源热泵包括地下水热泵、地表水(江、河、湖、海)热泵、土壤源热泵;利用自来水的水源热泵习惯上被称为水环热泵。 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
公司:上海能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我公司所做地源热泵工程所涵盖的区域遍及了上海市郊多个区县,如:南汇、奉贤、金山、闵行、嘉定、松江、宝山、浦东新区等,主要以别墅的地源热泵项目为主,同时也涉及公寓房的锅...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技术。热泵的理论基础源于卡诺循环,与制冷机相同,是按照逆循环工作的。由于全年地温波动小,冬暖夏凉,因此地热可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
会刊——《热泵资讯》
《热泵资讯》创刊于2009年6月,由全国地源热泵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地温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共同主办,是我国地源热泵行业的指导性、综合性刊物,为地源热泵行业人士及时提供行业最新动态与资讯。杂志内容包括:人物访谈、政策解读、城市动态、国际资讯、技术交流、会员平台等。
地源热泵简介地源热泵概述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地源热泵简介地源热泵概述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 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 (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 温位热能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 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 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 1kWh 的能量,用户 可以得到 4kWh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地源热泵由来 "地源热泵 "的概念,最早于 1912 年由瑞士的专家提出,而该技术 的提出始于英、 美两国。 北欧国家主要偏重于冬季采暖, 而美国则注重冬夏 联供。由于美国的气候条件与中国很相似,因此研究美国的地源热泵应用情 况,对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编辑本段地源热泵的热源 地 源热泵 目前,地源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系统的介绍
地源热泵 - 地源热泵系统的介绍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 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 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 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 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 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 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 4-5kW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与 锅炉 (电、燃料)供热系统相 比,锅炉供热只能将 90%以上的电能或 70~90%的燃料 内能为热量, 供用户使用, 因 此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 锅炉 节省约二分之一 的能量;由于地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 10~25℃,其制冷、制热 系数可达 4-5 ,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
(草案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和《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为了提高我国焊缝检测技术和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生产、使用、科研、教学和监督检验、认证认可等方面专家的作用,更好地开展焊缝检测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标准委,下同)批准,组建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焊缝检测分技术委员会(简称分委员会,下同)。
第三条 分委员会是在焊缝检测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负责全国焊缝检测,包括破坏检测和无损检测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对口 ISO/TC 44/SC 5。
第四条 分委员会隶属于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委员会,下同),其工作受委员会领导,同时接受国家标准委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简称中机联,下同)的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 工作任务
第五条 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家标准委、中机联、委员会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下同)提出本专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
第六条 按照国家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负责组织制订本专业标准体系表,提出本专业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第七条 根据国家标准委、中机联、委员会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如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计划,协助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复审工作。
第八条 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负责,提出审查结论意见,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上报委员会。
第九条 受标准制定部门的委托,负责组织本专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对本专业已颁布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向国家标准委、中机联、委员会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如国家发改委)提出本专业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的建议。
第十条 受委员会委托,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焊接技术委员会焊缝检测分委员会(ISO/TC 44/SC 5)对口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包括对国际标准文件的表态,审查我国提案和国际标准的中文译稿,以及提出对外开展标准化技术交流活动的建议等。
第十一条 受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认证和评优等工作中,承担本专业标准化范围内产品质量标准水平评价工作。受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担本专业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标准化水平分析报告。
第十二条 在完成上述任务前提下,分委员会可面向社会开展本专业标准化工作,接受有关省、市和企业的委托,承担本专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审查和宣讲、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
第十三条 受国家标准委、委员会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办理与本专业标准化工作有关的其他事宜。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四条 分委员会的组成应以直接从事焊缝检测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为主体,其中,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科技管理人员不宜超过八分之一。
每届分委员会委员任期为五年。
分委员会的组成方案,由国家标准委审查批准。
第十五条 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二人。正副主任委员和正副秘书长以及委员应由在职工作人员担任;若设立工作组,则工作组的组长应由分委员会委员担任。需要时可聘请在本专业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一至三人担任分委员会的顾问。
第十六条 分委员会委员(简称委员,下同)应由从事焊缝检测技术工作,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熟悉和热心标准化工作,能积极参加标准化活动,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担任。正副主任委员、正副秘书长和委员的产生,由单位提出申请,分委员会推荐,其中正副主任委员和正副秘书长应各有一名从秘书处所在单位推荐,国家标准委审核后聘任,颁发聘书。委员可以连聘连任。对不履行职责,无故两次以上不参加分委员会活动,或经常不能参加分委员会活动及因工作变动,不适宜继续担任委员者,分委员会可提请有关单位重新推荐人选,报国家标准委另行聘任。
正副主任委员、正副秘书长和委员应参加国家标准委规定的业务培训。
委员应积极参加分委员会的工作(如对本专业技术标准的审查,对国际标准提案提出意见等)。委员在技术委员会内有表决权,有权获得技术委员会的资料和文件。
第十七条 根据国家标准委所实行的委员年审制度,自委员被聘任之日起,每两年年审一次。委员应按规定期限向技术委员会申请年审。分委员会根据委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委员是否通过年审的意见,并填写委员年审申请表,统一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申请。
委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年审准予通过:
(一)热心标准化工作,能够积极参加标准化活动;
(二)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国际标准提案审议工作,能够提出审查意见;
(三)按时完成所承担的制修订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和国家标准复审任务;
(四)按时并高质量完成分委员会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能够继续从事标准化工作或标准化相关工作;
(六)委员证书在有效期内。
委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审不予通过:
(一)违反标准化法律法规,在标准化活动中造成较大失误的;
(二)无故两次以上不参加技术委员会活动的,或经常不能参加技术委员会活动的;
(三)利用分委员会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没有完成分委员会布置的工作任务;
(五)由于工作变动,不宜继续担任委员的;
(六)委员证书不在有效期之内的;
(七)没有按规定期限向分委员会申请年审的。
第十八条 分委员会另设通讯委员,由与本专业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热心本专业标准化工作的科技人员自愿提出申请,技术委员会批准。通讯委员的数额不限,其证书由技术委员会颁发。
通讯委员可被邀请列席分委员会的会议,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但无表决权。
通讯委员有权获得分委员会的资料和文件。
第十九条 委员和通讯委员应向技术委员会交纳会费,交费办法由分委员会规定。
第二十条 分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受国家标准委和中机联委托,领导和管理秘书处的工作,委派工作人员担任秘书,为秘书处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秘书处的工作应纳入该单位的工作计划。
秘书处在秘书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包括标准草案的分发和反馈意见的处理、会议的准备、各相关报告的编写、标准的报批等。
第二十一条 根据工作需要,分委员会可设立标准制定工作组(简称工作组,下同),临时负责某系列标准的制修订及其相关内容的具体工作。
工作组成员由委员或通讯委员组成。
工作组应遵守本章程。工作组成员聘书由技术委员会颁发。工作组不设秘书处,也无印章。工作组的工作由分委员会直接领导。
第二十二条 根据工作需要,分委员会可设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具体负责某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第二十三条 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与本专业范围联系较密切的其他技术委员会派联络员参加技术委员会的活动,以加强彼此工作的协调。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二十四条 分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委、中机联、委员会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如国家发改委)编制制定、修订标准计划的要求,提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的建议。行业标准的计划建议,报行业标准归口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经行业标准归口部门协调后列入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国家标准的计划建议经委员会报国家标准委,经协调后,列入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
第二十五条 分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委、中机联、委员会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如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计划,协助组织计划的实施,指导和督促工作组或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进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第二十六条 工作组或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在调查研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附件),分送分委员会有关委员以及有代表性的单位和个人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工作组或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对所提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后,对标准进行修改,提出标准送审稿,报秘书处。
第二十七条 秘书处将标准送审稿送主任委员或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初审后,提交全体委员进行审查(可用会议审查、也可用函审)。秘书处应在会议前一个月或投票前两个月,将标准送审稿(包括附件)提交给审查者。审查时原则上应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有全体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为通过(会审时未出席会议,也未说明意见者,以及函审时未按规定时间投票者,按弃权计票)。对有分歧意见的标准或条款,须有不同观点的论证材料。审查标准的投票情况应以书面材料记录在案,作为标准审查意见说明的附件。
第二十八条 审查通过的标准送审稿,由工作组或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按要求提出标准报批稿及其附件,送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组或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应对标准报批稿的技术内容和编写质量负责。
第二十九条 标准报批稿经秘书处复核,秘书长签字后,送主任委员或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审核签字报下达标准项目计划的主管部门审核。国家标准报国家标准委,行业标准报行业标准归口部门,批准发布。
第三十条 分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可与审查标准结合进行),总结上年度工作,安排下年度计划,检查经费使用情况等。分委员会应每年向委员会书面报告一次工作。
第五章 经 费
第三十一条 分委员会的活动经费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筹集和开支。
第三十二条 分委员会的活动经费由以下几方面提供:
(一)国家标准委、中机联、委员会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活动经费;
(二)委员和通讯委员交纳的会费;
(三)开展本专业标准化的咨询、服务工作的收入;
(四)有关方面对本专业标准化工作的资助。
第三十三条 技术委员会的经费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委员会会议等活动经费;
(二)向委员提供资料所需费用;
(三)对制定、修订标准提供补助;
(四)标准编写审查费;
(五)秘书处日常工作费用。
第三十四条 制定、修订标准所需经费,按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办理,主要由计划项目的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标准补助费。
第三十五条 分委员会秘书处应指派专人对分委员会的经费进行管理。经费的预、决算应由分委员会审定,秘书处执行。秘书处应每年向全体委员作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并书面报告委员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分委员会代号为SAC/TC 55/SC ××,顺序号由国家标准委编注。技术委员会英文名称为 Subcommittee ×× on Testing and Inspection of Welds of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55 on Welding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第三十七条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和《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文件发生修改,或国家标准委颁布了新规定,使得本章程与之矛盾时,应修订本章程或优先执行国家新法规和新规定。或分委员会委员或通讯委员提出修订建议,并提出了具体修订内容时,应修订本章程。
第三十八条 本章程及其修订版本由分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经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焊缝检测分技术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月××日讨论通过。本章程及其修订版本自分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之日起实施。
《地源热泵》杂志创刊 于2006年8月,是在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后,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GCES)和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IGSHPA中国)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建筑节能推广战略联盟等科研机构及行业组织共同协办,为响应政府政策、推动地源热泵产品和技术在国内的认知和发展而推出的大型专业期刊杂志。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GCES,Geothermal China Energy Society)成立于1984年5月,是中国地热科技工作者 企业家和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会员遍及全国,并为国际地热协会(IGA)会员单位。国际地源热泵协会(IGSHPA, International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Association)成立于 1987 年,是国际性的非赢利会员制组织,总部设在俄克拉荷马州的州立大学内,目前是全球地源热泵行业中最活跃的专业组织,已拥有企业和机构会员约1800余个个人会员超过1500人其宗旨是通过技术交流和研发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地源热泵》杂志目前包括电子网络版 (包括PDF全彩电子版及POCO有声动态全彩电子版)和印刷邮寄版,是国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专业介绍地源热泵产品的期刊杂志,面向全国房地产开发商、设计院所及所有热泵空调从业人士等全面发行,每月15日出版发行印刷版及网络版每月共发行30000册(份),专门致力于推广地/水源热泵空调在国内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介绍
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绿色空调系统。热泵供热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环境(空气、水和大地)中的低品位热量,经热泵机组的工作而改变温度,进而实现对建筑物的供热和空调,同时还可以提供生活热水。
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循环液在封闭的地下埋管中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换热,利用大地岩土层中的可再生热能。由于较深的地层中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常年保持恒定的温度,与室外气温相比是冬暖夏凉,因此地源热泵可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且效率大大提高。在热泵机组中消耗1kW的电能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即能效比大于4。此外,它保持了地下水源热泵利用大地作为冷热源的优点,同时又不需要抽取地下水作为传热的介质。因此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1.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则是利用水源热泵的一种形式,它是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水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2.地源热泵技术路线
地源热泵技术路线有以下两种: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和水--水型地源热泵技术
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以美国的技术为代表,水--水地源热泵技术以北欧的技术为代表。二者的差别是:前者从浅层土壤或地下水中取热或向其排热,通过分散布置于各个房间的地源热泵机组直接转换成热风或冷风为房间供暖或制冷。后者是从地下水中取热或向其排热,经过热泵机组转换成热水或冷水,然后再经过布置在各个房间的风机盘管转换成热风或冷风给房间供暖或制冷。由于美国的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不用地下水,采用埋设垂直管、水平管或向地表水抛设管路等多种方式,直接从浅层土壤取效或向其排热,不受地下水开采的限制,推广的范围更大、更灵活。
3.地源分类
地源按照室外换热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1)土壤埋管系统,(2)地下水系统,(3)地表水系统。
根据循环水是否为密闭系统,地源又可分为闭环和开环系统。闭环系统如埋盘管方式 (垂直埋管或水平埋管),地表水安置换热器方式。开环系统如抽取地下水或地表水方式。
此外,还有一种“直接膨胀式”,它不象上述系统那样采用中间介质水来传递热量,而是直接将热泵的一个换热器(蒸发器)埋入地下进行换热。
4 地源热泵系统的形式
土-气型地源热泵系统按照室外换热方式不同分,主要有三类形式:
1)地耦管系统
该方案只需在建筑物的周边空地、道路或停车场打一些地耦管孔,室外水系统注满水后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循环,利用水的循环和地下土壤换热,将能量在空调室内和地下土壤之间进行转换。故该方案不需要直接抽取地下水,不会对本地区地下水的平衡和地下水的品质造成任何影响,不会受到国家地下水资源政策的限制。
2)地下水系统
项目附近如果有可利用的地表水,水温、水质、水量符合使用要求,则可采用开式地表水(直接抽取)换热方式,即直接抽取地表水,将其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室内水循环进行隔离换热,可以避免对地表水的污染。此种换热方式可以节省打井的施工费用,室外工程造价较低。
3)地表水系统
项目附近如果有可利用的地表水,水温、水质、水量符合使用要求,则可采用抛放地耦管换热方式,即将盘管放入河水(或湖水)中,盘管与室内循环水换热系统形成闭式系统。该方案不会影响热泵机组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河水(湖水)的水质不受到任何影响,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室外换热系统的施工费用。
----地源热泵的系统优势
1.高效节能
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约30-50%;全年的运行费用要比热网集中供热或燃油燃气供热系统降低20-60%。
2.绿色环保
地源热泵系统省去锅炉和锅炉房,全年仅采用电力这种清洁能源,彻底解决了锅炉造成的大气污染的问题。由于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大减少了由于建筑供热空调产生的CO2的排放量。同时避免了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能造成的对地下水的浪费和污染。它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环境效益。
3.一机多用
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机组紧凑、节省建筑空间。
4.美化建筑
系统不需锅炉和冷却塔,也不需家用空调的窗机,令建筑与环境更加赏心悦目。
5.分户计量
便于分户计量核算,计费合理方便。
6.安全可靠
地下换热器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管,寿命长达50年;热泵机组寿命20年以上。运行可靠,维护费用低廉。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常见技术问题解释
1.问:什么是地源热泵系统呢?
答: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浅层资源(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或城市中水)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它利用铺设在土壤、地表水等中的换热管道,实现空调房间和土壤、地表水等的换热,以达到建筑空调的效果。
2.问: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如何?
答: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它的制热量/制冷量和所消耗的电功率之间的比值全年平均高于4.0以上,既输入1千瓦的电能,就能够得到4千瓦以上的热量。制热能耗量较其他采暖方式减少50-70%;制冷能耗量较其他制冷方式减少40-60%。地源热泵系统会为您节省大量的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
3.问: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原理是什么?
答: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热量的来源(冬季)和热量的排放源(夏季)的土壤,深度在数米之下,全年温度基本恒定;冬季远高于室外空气温度,夏季又低于空气温度。因此,地源热泵的热量转移的条件远优于空气源热泵,仅需要较少的外界能源即可实现热量的顺利转移。
4.问: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制热和制冷吗?
答:可以。你可以非常方便的从采暖工况转换到制冷工况,甚至你不用到机房切换,只需要按一下安装在您的房间内的控制器。尤其是在大型建筑里面,你不用管别人是在采暖还是制冷,你所做的就是按您自己的感觉做,只要您喜欢。
5.问:地源热泵系统只用于民居建筑吗?
答:不是的。工商企业、商店、办公楼和学校、医院等建筑都可以使用该系统。事实上,仅在美国就安装了50万套左右的住宅和商住楼的地源热泵系统。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总结报告,学校是使用这种技术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最终用户。仅2000年一年,美国全国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学校节省的能源总量相当于2500万美元,减少了大约5亿磅的废气排放。据EPT测算,如果美国全国的学校都用上地源热泵系统,估算美国每年将减少进口石油6100万桶,创造的环保效能相当于新种植800万英亩树林,或将400万辆汽车改装成不排放废气的车。
6.问:地源热泵系统需要多么大的机房空间?
答: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泵机组有三种:一种是小型机组,单机制冷量不大于25 kW时可装于吊顶内,不占用任何室内空间;一种是大型螺杆机组,单机制冷量一般都在几百千瓦以上,需安装在专门的机房内;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机组一般分散安装于建筑内部,不占用专门的机房空间,但需要占用一定的室内空间。总体来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机组占地面积约为传统空调的三分之一。
7.问: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寿命是多少年?
答:地埋管换热部分寿命50年,热泵机组寿命25年。整个系统没有室外机组,没有风吹、日晒、雨淋、不用频繁的清洗,寿命远远长于空气源热泵的室外机组或者是水冷机组的冷却系统。
8.问:系统噪声多大?
答:地源热泵系统工作起来非常安静,它将为您提供一个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9.问: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吗?
答:地源热泵机组采用全自动“傻瓜操作模式”,整个系统采取五位的超低、超高压力保护,超低、超高温度保护和压缩机卸载保护。全部机组没有直接对外散热的风扇等设备,不会对儿童造成任何伤害。
10.问:舒适性如何?
答:地源热泵采取小温差工作模式,房间内您不会感觉到任何吹风感,加上自带的新风模式,整个系统为您提供回归大自然般的宜人环境。
11.问:地源热泵系统能为我家提供热水吗?
答:当然。地源热泵系统为您提供采暖、制冷和提供生活热水。提供生活热水所消耗的电能比电热水器可少多了。
12.问:我的室内已经有现成的风机盘管系统、全空气系统或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可以把它改成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吗?
答:完全可以。技术人员可能会对原有的空调末端系统提出微小的改动的建议,使供热空调效能达到最佳。但是,因为设计工作温度有较大的不同,地源热泵与传统的暖气散热器相连不是推荐的做法。
13.问: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如何呢?
答:地埋管换热系统采用最新的高科技产品,高效的换热效率,平滑的管内壁,一切都做的完美无缺。
14.问:地下埋设的闭合回路管道真的有效吗?
答:通过地下管道采集能源是热泵技术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这一技术的理论构想产生于40年代,但是,直到最近几年热泵技术设计上的革新和地下管道材料技术的发展,才使得以地热为能源的热泵技术,达到了商业化应用的最佳要求。到目前为止,地源热泵技术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已经成为与传统的供暖、制冷技术同时存在并在现实中应用的成熟技术。
15.问:地源热泵系统是怎样实现环保的?
答:首先,地源热泵系统不直接消耗煤或燃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没有任何直接排放的污染物;其次,地源热泵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土壤中存放,从源头上根除了空调系统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再次,高效的地源热泵系统采用非常严格的控制系统,实现了能量输出和建筑物能量需求的直接对应,减少了剩余能量的损耗;第四,高效的地源热泵系统,输出同等量的有用能量,仅仅消耗30-60%的电功率,高效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是地源热泵系统环保效果的最直接原因。
16.问:冻土层会影响地源热泵系统吗?
答:不会。我们的室外埋管部分仅有一小部分通过冻土层,通过我们合理的设计和安装,冻土层不会对系统的运行产生任何消极影响。
17.问:在极端低温的气候条件下,是否需要备用热源?
答:在通常的舒适性空调系统中,不需要备用热源。地表5米以下的岩土层中全年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不受大气温度的影响,因此地源热泵系统哪怕是在很冷的天气条件下也能够提供建筑所需要的热量。
18.问:地源热泵系统是怎样实现省钱的?
答:一方面,高效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比值。同样的建筑,您将节省下一大笔额外的运行费用;另一方面,“傻瓜操作模式”的运行管理。为您节省下一大笔管理费用和维护费用。两笔费用的节省,使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将您的初投资全部收回。
19.问:这项技术的成本很高吗?
答:初装费用确实比传统系统要高一些,主要是铺设地埋管换热器,费用贵在设计和安装上,而您每年省下的能源费用支出,会很快抵消高出传统系统的安装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能源消费的节省上,您可以很快收回投资。同时,系统近于免维护和维修,不仅节省开支,还使您的房产增值。
20.问: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难度大吗?
答:大多数系统均可方便的实现最优化设计和安装,在改造项目里面,更能体现真正的节能和环保效果。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末端部分和传统中央空调系统没什么大的区别,我们同样可以选择风机盘管加新风或者是全空气系统,也可以采用小型水环布置方式和地源热泵系统相结合。
21.问:铺设地下管道是否会破坏院内的草坪或花园景致?
答:研究和实践证明管道不会对自然环境有任何损害。平面铺设管道所挖的地沟宽度只有20厘米,当然这会暂时在草坪上留下一条裸露的地面,很容易用草籽或草皮修补。在中国主要采用竖直埋管的形式,单个钻孔直径约10厘米,占地面积更小,且埋在地下,对草坪没有任何影响。设置地埋管换热器的区域除了可用来绿化以外,也可用作停车场或运动场地等。
22.问:管道低于零下温度时,系统会受到影响吗?
答:不会。管道中的防冻液体可在-20℃时仍正常工作。
----地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经济性分析
户式中央空调是介于中央空调系统和家用空调设备(如窗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等)之间的一种供暖空调方式。对于高级住宅、别墅、小型高档办公场所,安装中央空调系统显得笨拙,不易调节,还需要专业人员维护,必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且中央空调系统即使只有一家使用,空调主机也要开机运行,费用又需共同承担,极不合理;使用家用空调器又会影响建筑整体美感,并且使用舒适性也不很满意。户式中央空调施工简单,无需专业人员维护,占用空间较小,所以成为该类场所供暖空调的最佳选择。
市场上现有的户式中央空调的形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制冷剂直接蒸发式一拖多系统。亦即使用一个室外机多个室内机组,分布在不同的房间内供暖空调。该系统安装方便,各居室温度可自由调节,管线占用空间小,但制冷剂管路长且复杂,氟利昂用量大,泄漏的危险也加大了;该系统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在-5℃以下使用时必须安装辅助加热器;该系统难以解决新风供应与冬季加湿问题;该系统价格相对较高。
2、室外机为空气-水热泵机,制备冷(热)水供应分布在不同房间内的多台风机盘管。该系统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与全空气系统比较占用建筑空间较少,也易与建筑装修融为一体;风机盘管容易控制,各房间可独立控制、方便使用,较易实现节能运行,便于节电。但是该系统无新风供应,风机盘管集水盘内容易滋生细菌,水管入户,存在漏水危险,对施工要求严格;该系统也受气候条件制约,低于-5℃时无法正常工作,需安装辅助加热装置。
3、室外机为空气-空气热泵,制备冷(热)风,通过风管送到每个房间。其优点是采用全空气系统,没有漏水危险;可引入新风,可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加湿、除臭等处理,空气品质好,是最为接近中央空调的系统形式。其缺点是风管管径较大,占用空间较多;各个房间温度不好单独进行大幅度调节;户外温度小于-5℃时,室外机能效低,产热量低,技术安全性差。
其中,2、3种方式都使用了热泵技术,具有节能效果,但是我们不提倡使用空气源热泵,因为还存在如下一系列问题:
1、存在热岛效应,使得外界局部空间环境条件恶化。
2、当空气温度低于零度时,机组效率下降,并且当温度低于-5℃时,机组效率极低,甚至无法开机,需要附加辅助热源。
3、冬季室外机组需要除霜,浪费能源。
近年兴起了地源热泵技术,使得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地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实际上就是利用地源热泵作为户式空调的热(冷)源,室外是地源热泵机组,冬季制备热水供室内的风机盘管和地板辐射供暖管路供暖,夏季制备冷水供室内风机盘管制冷。地源热泵技术的主要优点有:
1、高效:地温一年四季基本恒定,略高于该地区的年空气平均温度,使得热泵无论在制冷或制热工况中均处于高效率点。
2、节能:冬季运行时,COP约为4,即投入1KW电能,可得到4KW左右的热能,夏季运行时,COP可达到投入1KW电能,可得到4KW以上的冷量,能源利用效率为电采暖方式的3-4倍;并且理管热交换器不需要除霜,减少了结霜和除霜的能耗。
3、环保:供热时省去了锅炉房系统,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供冷时省去了冷却塔,避免了冷却塔噪音及霉菌污染。
4、节省运行费用:系统的高效率,压缩机的低功耗,使运行费用大幅减少,只有传统方式的2/3。
5、节省占地空间:省去了冷却塔、锅炉及与之配套的煤场和渣场,节约了土地资源,产生附加经济效益,并改善了建筑物的外部形象。
6、安全:无燃烧设备,从而不存在爆炸,燃烧的隐患。
7、可再生:土壤有较好的蓄热性能,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对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保证了大地热量的平衡。
----地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与常规家用空调比较的技术优势
与传统中央空调和常规空用空调相比,地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地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的设备性能稳定,系统寿命可达20年,地埋管换热器寿命更可达40-50年,比普通分体空调器优越的多;其未端既可以使用风机盘管,也可以与地板采暖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单独控制和随意调节各个房间温度,并且地板采暖舒适性更好。
2、地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继承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舒适性及家用空调布置的灵活性两者的优势,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要灵活设计,可以充分体现现代建筑以人为本的思想。
3、地源热泵机组不需要占用专门的机房,并且无需安装冷却塔及泵房,维修简单,运行方便,无需专业人员维护。
4、户式中央空调实现了分户计算,计费方式合理,没有了中央空调的不合理收费,还拥有中央空调的舒适性,既节省能源,又合乎公平性原则。
----经济性分析
北京100m2的家庭125天总耗热量为:100m2×125d×24h×3600×0.05kw=5400万kJ,为获得这么多热量,选用不同的采暖方式,耗用的燃料不同,燃烧效率不同,能源成本不同。现将100m2的家庭采用不同方式供暖成本计算如下:
能源 |
煤炭 |
天然气 |
石油气 |
柴油 |
电加热 |
风冷热泵 |
地源热泵 |
单位 |
kg |
m3 |
m3 |
Kg |
kwh |
kwh |
kwh |
热值(KJ) |
20900 |
36000 |
48566 |
43124 |
3600 |
3600 |
3600 |
效率 |
0.6 |
0.9 |
0.9 |
0.9 |
0.95 |
2 |
4 |
单价(元) |
0.3 |
1.6 |
3 |
3 |
0.4 |
0.4 |
0.4 |
成本(元) |
1 |
2.06 |
2.87 |
3.24 |
6.2 |
2.9 |
1.45 |
100m2总费用 |
1291 |
2622 |
3706 |
4174 |
6315 |
3000 |
1500 |
由上表可见,燃煤供暖最经济,但是由于北京地区已经限制燃煤使用,综合比较,地源热泵系统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