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铺地秋海棠

铺地秋海棠(学名:Begonia prostrata Irmsch.)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中型草本。根状茎匍匐,节处生根或平卧。叶互生,具极长柄;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宽卵形,上面深绿色或褐绿色,下面淡绿色,;托叶膜质,轮廓变化大。花雌雄异株;苞片变化大,宽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边有缘毛或无毛;子房卵球形,或近球形;花柱4,分枝状向外膨大又螺旋状扭曲,并带刺状乳头。蒴果下垂,无毛;轮廓顶端扁的倒卵球形;种子极多数,小,长圆形,淡褐色、光滑。花期5月,果期6月。

产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生于山地潮湿灌丛中,峡谷岩石缝隙中和潮湿热带雨林深谷中。铺地秋海棠花形、叶色柔媚,盆栽秋海棠常用来点缀客厅。

(概述图参考: )

铺地秋海棠基本信息

铺地秋海棠分布范围

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

查看详情

铺地秋海棠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铺地海棠

  • 30/25
  • 13%
  • 河南省潢川县绿洲园林花卉基地武汉分销处
  • 2025-07-22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冠幅W/P(cm):30;品种:秋海棠;苗高(cm):50
  • 好运来花卉
  • 13%
  • 东湖区好运来花卉园艺中心
  • 2025-07-22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品种:秋海棠;枝干长度L(m):2.5-3;
  • 美学
  • 13%
  • 佛山市美学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 2025-07-22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包装方式:袋装;品种:秋海棠;
  • 美学
  • 13%
  • 佛山市美学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 2025-07-22
查看价格

绚丽海棠

  • Ф15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5-07-22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长度(m)1.5—2
  • 肇庆市2025年上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长度2.5—3m、种植袋规格:30㎝
  • 佛山市2025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长度2.5—3m、种植袋规格:30㎝
  • 佛山市2025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长度2.5—3m、种植袋规格:30㎝
  • 佛山市2025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长度2.5-3.0m
  • 阳江市2025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1.草皮种类:秋海棠 2.高度、冠幅:H20、15
  • 1
  • 1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3-09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1.草皮种类:秋海棠 2.高度、冠幅:H20、153.养护期:含1个月成活养护费,11个月保存养护
  • 1
  • 3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07
查看价格

蟆叶秋海棠

  • 1.苗木、花卉种类:蟆叶秋海棠2.株高或蓬径:20-25×15-20cm
  • 1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2-23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高度20-30cm冠幅15-20cm
  • 522432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1-07
查看价格

秋海棠

  • 高度:30-35,冠幅:10-15
  • 100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0-26
查看价格

铺地秋海棠繁殖方法

播种

播种繁殖常用与国内外引种、品种改良和规模性商品生产。主要优点是繁殖系数高和培育新品种。播种繁殖均可在室内或温室内进行,播种常规引种以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为宜。因种子特别细小,播种时需谨慎操作。

播种方法:通常用浅瓦盆或播种箱,以高温消毒的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均匀拌和的土壤最好。播种容器要求干净清洁,常用新盆。先以瓦片把盆地垫好,均匀装上疏松、肥沃的播种土,再用园木板轻轻压平后,将种子均匀撒上,播种后不必覆土,用木板在轻压一下即可或撒上一层石英砂,用浇水会冲散种子,常从盆地浸水,湿润后取出。同时盆口盖上半透明玻璃,以保持盆内有较高湿度,并放室温18-22℃的半荫处,早晚喷雾。一般播后7-30天发芽。

扦插

扦插可采用茎插、叶插和根茎插三种方法。

茎插:茎插繁殖在室温条件下,全年皆可进行,但以4-5月效果最好,生根快,成活率高。常选取健壮的茎部顶端做插穗,长10-15厘米,带2-3个芽,如插穗上生有花芽,对生根不利,往往插后容易开花,反而延迟生根,最好不用带花芽的顶茎做插穗。插壤用疏松、排水号的细河沙、珍珠岩或糠灰,扦插时插穗不宜埋得太深,以插穗的一半为宜,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20-22℃室温。插后一般在9-27天愈合生根。叶插:叶插繁殖以夏、秋季节效果最好。室温栽培,冬季也可进行,但生根缓慢。叶插材料应选择充分发育的成熟叶片,太嫩或老化的叶片,愈合生根慢,成苗率也低。叶片比较大的种类可采用平插法,将叶片平放在沙床上,在叶中央主脉处用刀片划1厘米切口,每片叶可划4-5个切口,然后用"n"铁丝把叶片扣紧于沙面上,也可用直径1.5-2厘米的卵石压在叶片切口周围,即能从叶脉切口长处小植物体。如扦插过程,插壤温度低于15℃,生根则要延迟,低于10℃时就难于生根。根茎插:适用于根茎密集的秋海棠,春、秋季将低下根茎剪成3-5厘米一节,斜插或平放于沙床,保持室温20-22℃。和较高的室内湿度,使之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一般插后15-20天长出不定根,30-40天萌发出不定芽,待形成几片小叶时即可移入小盆养护。
查看详情

铺地秋海棠形态特征

中型草本。根状茎匍匐,节处生根或平卧,可伸长达16厘米,直径3-8毫米,通常节间疏,被长的纤维状之根,无毛。

叶互生,具极长柄,超过叶片2-3倍;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宽卵形,长9-14厘米,宽7-10.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尾尖,基部极偏斜,窄侧呈截形至圆形,宽侧伸长3-5.5厘米,宽达4-6 (-8)厘米,呈宽大耳锤状,边缘有极疏小齿,上面深绿色或褐绿色,无毛或偶有硬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幼时在基部脉腋散生卷曲毛,掌状7条脉,窄侧2条,宽侧通常4条;叶柄长20-30厘米,无毛或在顶端散生硬毛;托叶膜质,轮廓变化大,卵形,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22毫米,宽6-10毫米,顶端具长约3.5毫米之刺毛,全缘,无毛。

花雌雄异株;雄花:2-4朵,二歧聚伞状,常紧缩成蝎尾状,花序梗长4-6厘米,无毛,花梗长5-13(-20)毫米,无毛;苞片长圆状卵形,长9-14毫米,宽5-8毫米,顶端具长约1毫米的刺尖头,边全缘,无毛;花被片4,白色,外轮2枚宽卵形,长11-16毫米,宽10-13毫米,先端圆钝,无毛,内轮2枚倒卵状长圆形,长11-14毫米,宽5-7.5毫米,无毛;雄蕊多数,花丝长1.2-1.6 厘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2毫米;雌花:白色,2-3朵呈蝎尾状,花序梗长1.2-4厘米,花梗长10-21厘米,无毛;苞片变化大,宽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4毫米,宽2.2-6.4毫米,先端渐尖,有短尖头,边有缘毛或无毛;花被片4,外面2枚宽卵形至宽椭圆形,长13-27毫米,宽9-19毫米,先端钝,内轮2枚长圆形,长9-14毫米,宽5-7毫米;子房卵球形,或近球形,长6-8毫米,4室,具中轴胎座,每室胎座具2裂片;花柱4,分枝状向外膨大又螺旋状扭曲,并带刺状乳头。

蒴果下垂,果梗长10-22厘米,无毛;轮廓顶端扁的倒卵球形,直径约14毫米,无毛,无翅,中部以上常有小三角形突起;种子极多数,小,长圆形,淡褐色、光滑。花期5月,果期6月。

查看详情

铺地秋海棠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铺地秋海棠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100-1500米的山地潮湿灌丛中,峡谷岩石缝隙中和潮湿热带雨林深谷中。模式标本采自思茅。

查看详情

铺地秋海棠栽培技术

遮阴

秋海棠应于温室中栽培,适当遮阴。因为温室环境可以使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例如雨水落在植株上。若秋海棠叶片过湿的话很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该病是一种严重病害。

通风

正确的生长空间布置也是生产出健康植株的关键因素,空间过密会导致叶柄过长、株形松散,植病性减弱,叶片也更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而摆放过稀的话,植物浇水后很容易失水,在通风较好室尤其如此。

水肥

适度的水分:茎叶柔嫩、多汁、含有丰富的水分。由于自然生长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因此,提供了一个湿润的生态环境对秋海棠的生长极为有利,特别是盆栽秋海棠,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温度高,水分供应不足,茎叶易凋萎倒伏,直接影响生长,严重时茎叶皱缩死亡。相反,供水过量,盆内出现积水,易于因其根部腐烂。观叶类秋海棠夏季正值茎叶生长旺盛期,除供给足量水分歪,每天喷雾数次,模拟相对湿度较高的林下生态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6%-60%。这样,茎叶生长繁茂,色泽鲜艳,娇嫩。冬季秋海棠生长缓慢,供水相应减少。

为了节约用水,鼓励采用滴灌或其他地下灌溉的方式进行观叶秋海棠浇水、施肥等工作,这样以减少细菌性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另外在浇水时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

以泥炭为主的商业基质由于透气性和持水性都比较好,很适合秋海棠的生长,生产者一定要采用洁的基质进行秋海棠的生产。肥料的比例以N:P:K为3:1:2或2:1:2为好,再补充微量元素即可。记肥料浓度不可过高,否则积累在根系周围很容易烧根。

病虫防治

叶斑病

细菌性病害由斑点病菌引起的叶斑病症状: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该种菌所侵染,但是许多生产者对之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症,因为叶片边缘坏死和叶片斑点是最常见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秋海棠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控制方法:控制该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开始扦插繁殖之初就尽力避免感染病菌,发现病株后就及时集中销毁;此外要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这样也会抑制病情的发生和扩散;稍微降料的浓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叶斑病症状:病症一般出现在秋海棠叶片边缘、叶尖和破损叶片的叶脉上。坏死区域呈现黑褐色,然后是水渍状。诊断方法是下部的叶片经常会不规则形状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边缘为白色。

控制方法:喷洒杀真菌药剂、减少植株受伤和将肥料尽量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都可以减少该病生。

灰霉病

真菌病害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症状:秋海棠叶片灰霉病经常发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茎处与基质接触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润的病斑很快会扩散到整个叶整个植株,受害区域呈现坏死斑点,逐渐由褐色转变为黑色。当夜间温度较低、白天温度较高而且湿高时,病原孢子生长加快,受害的叶片上会长出灰绿色的霉状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扩散成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降低灰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叶片加快干燥、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根腐病

由腐霉菌引起的秋海棠根腐病症状:感染这种病菌后,扦插苗的根系弱、叶片发黄。诊断方法是茎部和根系出现黑色的糊状物,从插条的基部可以一直蔓延到茎和叶片的部。根部和茎段的腐烂经常是成片发生,而通过栽植床,很容易将病菌传染给健康的插条。

控制方法:首先从源头上控制,即从繁殖之初就使用无菌材料,对上盆基质和栽植床进行消毒处在栽种前后用杀真菌药剂进行处理可以很好地防治由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另外尽量减少水的灌溉量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促进根的长势。

猝倒病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症状:发病后有褐色的霉状物附着在病上。霉状物可以从盆土延伸到植株上。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是由于植物根茎部长出的霉状物。立枯丝颜色常为红褐色,外形似蜘蛛网。

控制方法: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可以用喷洒不同的杀菌剂来控制,大部分用土壤灌溉的方法。

枯萎病

由白绢病病菌引起的南方枯萎病症状:白绢病病菌可以侵染植株的一部分,但是在叶片和茎部最容易观察到。最初,茎段与介质接触的地方有水渍状病斑,另一个症状叶片表面或基质上长出扇圆形的霉状物,起初是白色的,以后随着发育变成黑褐色。尤其是在温暖的若植株受了感染,则很容易导致插条的腐烂。

控制方法:所有受到感染的植株及容器均应尽快移出种植区域并将植株销毁。现在还没有对白绢别有效的药剂。

冬暖夏凉的温度: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迅速,茎叶茂盛,花色鲜艳。生长适温为19-24℃,冬季温度不低于10℃,否则叶片易受冻,但根茎较耐寒。

半阴半阳的光照:秋海棠对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一般适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适宜的光照强度,根茎类为200-300lx。另外对光周期反应也十分明显。在短日照和夜间温度21℃的条件下,花期明显推迟。

疏松肥沃的土壤:野生种排水好,腐叶土层的林下或岩石缝隙中,这对根部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利。盆栽秋海棠的常用堆肥土、腐叶土和炭土。碱性或粘重,易板结的土壤作为盆栽用途,不利于新根生长、导致茎叶矮小,色彩暗淡,易引起萎黄病。适合生长在pH值6.5-7.5的中性土壤。

查看详情
悬垂秋海棠的组织培养(摘编) 悬垂秋海棠的组织培养(摘编)

悬垂秋海棠的组织培养(摘编)

格式:pdf

大小:15KB

页数: 1页

悬垂秋海棠的组织培养(摘编)

紫叶秋海棠 紫叶秋海棠

紫叶秋海棠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 5页

本文将对紫叶秋海棠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和比较,从不同角度详细说明其特点和优势。

铺地简介

房舍的室内地面一般都要铺设水磨方砖。室外月台大多使用条石铺地取其平坦。而在园路、走廊、庭院、山坡蹬道等处为防止积水或风雨浸蚀则常以砖、瓦、条 石、不规则的石版、卵石以及碎瓷、缸片等材料,或单独使用,或相互配合,组成丰富多彩的各种精美图案,极具装饰效果。

明清园林中的铺地充分发挥了匠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创造出变幻无穷的铺地图案,其中以江南苏州一带最为著名,被称作花街铺地。常见的纹样有:完全用 砖的席纹、人字、间方、斗纹等。砖石片与卵石混砌的六角、套六方、套八方等。砖瓦与卵石相嵌的海棠、十字灯景、冰裂纹等。以瓦与卵石相间的球门、套钱、芝 花等,以及全用碎瓦的水浪纹等。还有用碎瓷、缸片、砖、石等镶嵌成寿字、鹤、鹿、狮毽、博古、文房四宝,以及植物纹样的。其他地方的园林中各种形式的铺地 也都有使用,但样式不如苏州地区丰富。明清时皇家苑囿在大量使用方砖、条石铺地的同时,受着江南园林的影响,也在园径两旁用卵石或碎石镶边,使之产生变 化,形成主次分明、庄重而不失雅致的地面装饰。

查看详情

散水铺地简介

内容简介

铺地

铺地是用一种或几种材料对房屋内外的地面进行加工处理,使地面在实用之外更为美观。中国早期人们习惯席地而坐,所以室内外多用地板,后来随着家具的发展,人们渐渐改变了长久以来的跪坐习惯,在地面上不再注重做地板,而逐渐追求对自然形式地面的加工与美化,所以有了“铺地”。

铺地主要以砖墁地做法为主,它又可以细分为方砖类铺地和条砖类铺地两类。除了砖铺地外,还有石铺地、夯土地,但夯土地实际上已不算是我们所说的铺地了,并且留存的古建筑中也确实难见到夯土地面。所以我们这里要说的铺地主要是砖、石两大类,另外还有一类较为常见的就是砖石、瓦等材料混铺地面。

砖墁地有细墁地面、淌白地面、金砖铺地、糙墁地面等区别。 2100433B

查看详情

铺地石加工类型

主要有分为:平面板铺地石、磨砂亚光铺地石、毛面铺地石、机刨条纹石

铺地石平面板

产品经磨抛光或火烧工艺处理,广泛用于室外各种环境地面铺装,最常用的地方有:景观道路、社区花园路面、休闲娱乐场所、建筑广场、车站、码头、停车场等。因间隙灰缝施工,具有较好的防滑性,并易保持清洁,这种天然材质使环境提升档次和品味。

铺地石磨砂亚光

广泛用于室内、室外环境地面铺装和墙面装饰。产品最佳的适用范围是:水上运动项目场馆、卫浴环境、商业娱乐场所、要求特殊室内效果的星级酒店和家居等。

铺地石毛面

以手工打制为主,在产品表面打制出自然断面、剁斧条纹面、点状如荔枝表皮面或菠萝表皮面效果。材质以花岗石为主。主要产品有铺地石(用于铺装不同景观路段)、墙角石等毛面手工石材,厚度大方,回归自然,耐用性好,铺地石、台阶石为常用产品。使用寿命长,是大型标志性、历史性、永久性建筑的常用选材。

铺地石机刨条纹石

在室外石材的应用中,为了防滑并增加立体效果,有剁斧石、机刨石、火烧石等作法,但这些传统的作法满足不了日益高档装饰建设的需要。条纹石以其纹路清晰分明且圆滑的特点,为现代城市建设增添了亮丽的风采。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