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以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和植被相互影响关系,课题组开展了以“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的土壤与植被数据信息获取、与分析方法研究。 (1)研究了2003-2008年间的排土场土壤、植被等特征指标数据规律及其相关性(Guo Xiangyun, etc., 2010)。根据分析结果,固定了36个采样区,共采集了182个土样、126个植被样本,获得了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土壤水分、土壤电导率、土壤肥力指标、植被生物量、树高、小气候(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等基础数据。 (2)基于研究区的Spots、QB、IKnos和landsat遥感影像,构建了最佳回归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的方法(Zou Xiaochen, etc., 2010);发明了一套针对Landsat TM 遥感数据源的地面实测植被覆盖度及处理计算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137835.3);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土壤亮度、土壤绿度等4种植被指数,研究了排土场植被生物量估算方法(Zhu Xiang, etc., 2011)。生成了研究区DEM、土壤各指标、植被盖度、植物生物量、地形等专题图。 (3)研究分析了排土场植被恢复土壤、植被等特征指标时空变化规律及空间异质性(Guo Xiangyun, etc., 2010)。采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了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指数空间状况、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以及植被指数与土壤、地形因子在不同尺度上的相关关系分析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120312.8)。 (4)为揭示排土场生态系统植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调节规律和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提出了植被恢复后效果评价方法(Chen Yingyi etc., 2012)。研制了具有采集和遥感信息提取植被盖度、植被生物量、地形信息等功能的采集设备和信息系统(软件著作权 2010SRBJ5371,2011SRBJ4406,2010SRBJ3986,2010SRBJ3987)。集成了排土场土壤温湿度、小气候、植被视频等参数的远程动态监测平台(Chen Yingyi, etc., 2011)。课题组试探性的开展了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排土场植被恢复场景建模技术(Ma JunCheng. 2012)。 共发表论文8篇,收录待发表1篇,获得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培养博士2人,硕士4人。 2100433B
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08-15)中提到要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排土场植被恢复是焦点之一。文献表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植被的生长有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项目以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为基地,以03-08年对试验区内不同恢复模式、植物类型、恢复年限以及对应的土壤环境因子和植被生长状况调查数据和近30年的遥感数据为基础,分析和确定土壤(理化属性)和植被生长状况特征指标。.采用多元对数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土层厚度、土壤容重和土壤肥力主要指标)和植物(NDVI、植被覆盖度、土壤亮度、绿度)特征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土壤和植被特征指标交互影响模型。采用GIS平台,研制排土场土壤和植被特征指标的交互影响动态影响原型系统。.该研究结果,争取在植被恢复土壤与植被交互演替建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土壤和植被演替的机理研究,提高恢复效果,加快恢复速度。
应该不是光字面意思吧?? 植被 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 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或地球科学的名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
移植乔木,灌木,地被等。
就是把原来地表是树木、草地等植被破坏了,现在再来进行植树种草之类的。
公路施工取土场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研究
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取土场植被恢复技术,首先概述了取土场选址以及恢复管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分别在公路工程取土场植被恢复施工准备以及取土场恢复作业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以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取土场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提供合理的参考。
论述公路工程坡面施工与植被恢复
公路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存在以下几方面:加剧水土流失、破坏原生态环境、改变原地形地貌等,特别是对场地植被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环境。因此,植被恢复技术对公路工程皮面施工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研究了该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技术特点,研究了植被恢复技术的几种方法并做出相应的探讨。公路边坡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是公路工程建设长久走下去的最终之路,也是今后公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解决问题。
地方标准《草原矿区排土场坡面植被恢复微灌技术规程》(DB15/T 2128-2021)规定了草原矿区排土场边坡草灌植被恢复微灌系统规划设计及布设、灌溉制度和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干旱半干旱区域的草原矿区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微灌灌溉及用水管理。
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
DB 15/T 1016 草原矿区排土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
DB 15/T 1252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
参考资料:
地方标准《草原矿区排土场坡面植被恢复微灌技术规程》(DB15/T 2128-2021)的制定,为内蒙古草草原矿区排土场坡面植被恢复的攻关技术提供技术依据,提高内蒙古草原矿区生态技术成果转化率、完善脆弱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促进草原矿区生态环境好转。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