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产于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及南部、广西西北部、云南东南部。
含笑树冠浑圆, 绿叶葱笼, 开花时节苞润如玉、浓香扑鼻,是庭院观赏、园林绿化、美化环境的理想树种。因其种类丰富, 株形大小不一、高矮多态, 可根据园林绿化的不同需要选择。可配植于园门入口、园路一侧;也可数株集中种植于园落内, 造成小园春色无限;还可与其他花木如桂花、玉兰、腊梅等香花植物组景, 可造成群芳吐艳的场景。在现代园林绿化中, 含笑属树种的主要应用途径和方式有:
(1)用于绿地中观赏乔灌木。含笑属植物枝叶繁茂, 花色淡雅, 清香宜人, 可成片群植作为景观边界。因含笑可耐半阴, 故也可将其间植于疏林中, 与落叶大乔木搭配如玉兰、马褂木等构成景观。含笑还可以盆栽, 摆放于城市广场和休闲绿地中, 起到绿化效果
2)用于行道树绿化。含笑属中多数种类树形高大、叶繁花香,非常适合作为行道树。如乐昌含笑、灰毛含笑等种,不但能耐一定程度的低温,还能吸附大量的粉尘。又如金叶含笑,叶背被红褐色绒毛,微风吹起金光闪闪,用作行道树宛如金光大道。
(3)用于景观小品点缀。可以配植于假山后,或栽于休憩亭旁,花叶俱美、芳香扑鼻。将含笑作为陪衬种植于数株常绿阔叶乔木的边缘,或者将阔瓣含笑、黄心夜合、多花含笑等种类组合种植,点缀在路边、广场角隅, 效果甚佳。
乔木,多分枝,高达10米,树皮灰白色,小枝黑色;芽,嫩枝、叶柄、嫩叶下面、花梗、果梗均被银灰色或红褐色平伏柔毛。
叶薄革质,狭长圆形或狭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0-20 (24)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急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上面中脉凹入,常残留有毛,下面苍白色,被银灰色、或红褐色柔毛;侧脉纤细,每边11-15条,网脉致密,两面均凸起;叶柄长1.5-3厘米,老时变黑色,无托叶痕。
花蕾狭卵圆形,长约3厘米,佛焰苞状苞片密被红褐色平伏长柔毛,花梗长1.5-2.5厘米,具1-2苞片脱落痕;花被片纸质,约12片,有透明腺点,外轮3片倒卵状椭圆形,长2.5-4厘米,向内渐狭小;雄蕊长1.2-1.4厘米,花药长约8毫米,内向开裂,药隔伸出长约1毫米的尖头,雄蕊基部被灰黄色柔毛;雌蕊群狭卵形,长约1厘米,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雌蕊长约4毫米,心皮卵圆形,密被平伏微柔毛,花柱被灰黄色柔毛,约与子房等长。
聚合果长5-10厘米;蓇葖倒卵圆形或长圆体形,长1.5-2厘米,具白色皮孔,腹背2瓣开裂,顶端圆或稍有短尖。
花期3月,果期9-10月。
用花来分辨的话很好分辨,白兰花10瓣以上;含笑6瓣4-6月开花,花很小,有香蕉的味道;乐昌含笑6瓣3-4月开花;深山含笑9瓣2-3月开花,兰花香;醉香含笑9-12瓣3-4月开花。 没有花的时候,...
乐昌含笑 学名:Michelia chapensis 科属:木兰科 分类:乔木类 〔原产地〕 浙江金华 〔冠幅〕 3.5-4.5/3.0-4.5m 别名:景烈含笑、南方白兰花 学名:Michelia ...
含笑球,木兰科植物。别名为香蕉花、含笑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枝紧密,组成圆形树冠。小枝和叶柄上均密被褐色茸毛。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革质,全缘,嫩绿色。花单生于叶腋间,小而直立,乳黄色或乳白色,花...
生于海拔800-1 500米的密林中。 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平伐。
平伐含笑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的抗寒性测定
以3年生和6年生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含笑叶片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拐点值来估计其半致死温度,探讨其抗寒性。结果表明,经过冬季低温锻炼,除3年生乐昌含笑的半致死温度略高于-10℃外,其余均低于-11℃。深山含笑的抗寒性大于乐昌含笑,且随着树龄的增大、生长地气温的下降,抗寒性增加。在南京地区引种这两个树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乐昌含笑
这是一种植物。含笑为木兰科,别名香蕉花或含笑花。形态 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分枝紧密, 组成圆形树冠。 小枝和叶柄上均密被褐色茸毛。 叶椭圆 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革质,全缘,嫩绿色。花单生于叶腋间,小而直立,乳黄色或乳白色, 花瓣 6枚,瓣缘常带紫晕,肉质,香味浓郁,有香蕉香味。 4 月~6月开花。 9 月果熟。 乐昌含笑只是含笑的一种,它的命名大概来源于乐昌公主的故事。千余年前之南北朝, 最后为隋朝统一。南朝最后一位皇帝为陈后主叔宝,个人骄淫,不理朝政,盛修宫室,百端 歛财。隋文帝代周而立,灭西梁统一北方后。于开皇九年(公元五八九年) ,派贺若弼、韩擒 虎、杨素、刘仁恩等大将统率五十万大军南伐,陈后主总恃长江天险,不以为虑。迨隋兵攻 破首都建康,乃仓卒命家族及官僚全部投降。其本人则与十余美女逃入景阳井内。隋军投绳 井中呼叔宝不应,乃声言要下石,叔宝始惊叫与张、孔二贵妃同缚上井投降。陈亡
在混交林中,伐除抑制目的树种生长发育的非目的树种以及灌木、藤木以至高大的草本植物。在天然纯林(如云杉、落叶松等属)中,伐除密度过大、树冠交错重叠、生长落后、干形不良的植株;对入侵的阔叶树种或其他针叶树种,如有利或不妨碍目的树种的生长时则予以保留。在人工更新的幼林中,如目的树种的数量已达营林要求,可伐去萌芽起源的植株。在已完成天然更新的采伐迹地上,或在林冠下人工更新成功时,应伐除上层老龄林和过熟林。萌芽更新的幼林(如栎、柳等属)中有大量萌芽条,宜存优除劣;对于入侵的其他树种,不妨碍目的树种成长者可保留。
在中国东北封山育林地区,可用"栽针保阔"的造林抚育措施,以加速恢复阔叶红松林;在长江流域的封山育林区,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恢复后,可采用"伐劣留优、伐密补疏"的方法,以促进珍贵树种迅速成长。
根据伐区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均匀渐伐和带状渐伐。前者是在预定进行渐伐的全林范围内分几次采伐,保证全林所更新起来的新林都是同龄林。后者是将全部采伐的林分划分为若干带,按一定方向分带采伐。采伐由一端开始,在第1带内首先进行预备伐,其他带保留不动。经几年后,第1带进行下种伐的同时,在第2带进行预备伐。再经几年,在第1带进行受光伐的同时,第2带进行下种伐,第3带进行预备伐。依次类推(图2)。
在较长期限内(一般不超过一个龄级)分次伐掉伐区上全部成熟林木的森林主伐方式。又称遮荫木法或伞伐法(shelterwood cutting)。渐伐的更新过程和采伐过程同时并进,通过逐次采伐,为林木的结实及下种创造有利条件,留存的林木则对幼苗起保护作用。渐伐根据林下更新状况进行,当留存林木的遮荫对幼苗、幼树有妨碍时,即把所有林木伐去。成熟林木全部采伐完毕,林地也就全部得到更新,新林基本上是相对同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