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锡在常温下富有展性。特别是在100℃时,它的展性非常好,可以展成极薄的锡箔。平常,人们便用锡箔包装香烟、糖果,以防受潮(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箔代替锡箔。铝箔与锡箔很易分辨--锡箔比铝箔光亮得多)。不过,锡的延性却很差,一拉就断,不能拉成细丝 。
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tin]--元素符号Sn。
锡,原子序数50,原子量118.71,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在约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已开始使用锡。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几乎都以锡石(氧化锡)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极少量的锡的硫化物矿。锡有14种同位素,其中10种是稳定同位素,分别是:锡112、114、115、116、117、118、119、120、122、124。
金属锡柔软,易弯曲,熔点231.89°C,沸点2260°C。有三种同素异形体:白锡为四方晶系,密度7.28克/厘米³,硬度2,延展性好;灰锡为金刚石形立方晶系,密度5.75克/厘米³;脆锡为正交晶系,密度6.54克/厘米³。
在空气中锡的表面生成二氧化锡保护膜而稳定,加热下氧化反应加快;锡与卤素加热下反应生成四卤化锡;也能与硫反应;锡对水稳定,能缓慢溶于稀酸,较快溶于浓酸中;锡能溶于强碱性溶液;在氯化铁、氯化锌等盐类的酸性溶液中会被腐蚀。
锡是银白色的软金属,比重为7.3,熔点低,只有232,你把它放进煤球炉中,它便会熔成水银般的液体。锡很柔软,用小刀能切开它。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易被氧气氧化,所以它经常保持银闪闪的光泽。锡无毒,人们常把它镀在铜锅内壁,以防铜温水生成有毒的铜绿。牙膏壳也常用锡做(牙膏壳是两层锡中央着一层铅做成的。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代替锡制造牙膏壳)。焊锡,也含有锡,一般含锡61%,有的是铅锡各半,也有的是由90%铅、6%锡和4%锑组成。
主要是因为地面潮湿,而地面潮湿往往是地面返潮或局部渗水等原因造成的。采用龙骨架铺设法时,由于木材的湿胀干缩因木质的不同而不同,且纵横向伸缩性差异很大
哪个厂家生产扫雪滚刷质量比较好?需要中间带轴的片状形的那种。
红阳毛刷厂是专业生产扫雪滚刷的厂家,为北京、哈尔滨等多家扫雪车厂家配套供应扫雪滚刷。片状形的外经从400到900都有。
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用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区别? 答:1)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用碎石针片状颗粒的含量试验可用“规准仪法”试验,但是两套不同孔宽和间距的“规准仪”。 (2)沥青混凝土针片状颗粒含...
19.3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1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实施细则 根据现行规范《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制定本水泥混凝土 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实施细则。 一、仪器设备要求: 1.针片状规准仪; 2.台秤或电子称; 3.4.75 ~37.5mm 试验筛。 二、操作方法与步骤 1.用试验筛将试样分成 4.75-9.5 、9.5-16 、16-19、19-26.5 、26.5-31.5 、3 1.5-37.5 粒级。 2.用规准仪按规定的粒级对试样逐粒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 上相应间距备,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的为片状颗粒。 3.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片状和针状颗粒总量( m1)。 4.计算结果 碎石或砾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Qe = m1/m0×100 式中 Qe ----- 试样的 针片状颗粒含量( %) m1 -
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2)
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2.1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随针片状含量的增加而变差 泵送混凝土,为便于泵送与施工,坍落度一般控制在 20 cm 左右,扩展度控制在 50 cm 左右,浆体量、粘聚性适中,不离析不泌水。为使混凝土达到这种好的泵送效果, 对粗骨料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①。粗骨料的颗粒级配要合理,粒形要好,既要求碎石 扁圆、方圆状石头多,又要求针片状石头少,这是因为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扁圆、 方圆状石头是滚动的,摩擦阻力小,坍落度、扩展度大,便于泵送与施工;针片状石 头是滑动的,摩擦阻力大,致使坍落度、扩展度小,不利于泵送与施工。同样重量的 碎石,针片状碎石的表面积大于扁圆、方圆形碎石。针片状碎石表面积大,吸水量也 大,从而造成游离水相对少而使流动性不好。同时,由于针片状碎石表面积大,就需 要更多的砂浆去包裹它们;但在浆体量一定的情况下,针片状碎石含量多,却没有足 够多的浆体去包裹碎石。
灰口铸铁中常表现为片状或曲片状的石墨。
片状石墨分布特征 :
A 型 —— 均匀分布,无方向性的片状和曲片状石墨。
B 型 —— 聚集无方向性 , 但在共晶团中心区域石墨片细小 , 外围较粗大 , 亦称菊花状石墨。
C 型 —— 部分带尖角块状 , 平直粗大的初生片状石墨末日小片状共晶石墨。 通常在过共晶铸铁或生铁锭中发现。
D 型 —— 无方向性 , 分布于枝晶间,石墨片细小,分枝频繁 。
E 型 —— 有方向性 , 分布于枝晶间, 石墨片细小。
F 型 —— 小型蜿蛛状初生石墨和小型片状共晶石墨混合均布。
片状增强体通常为长与宽尺度相近的薄片。片状增强体有天然、人造和在复合工艺过程中自身生长出来的三种类型。天然片状增强体的典型代表是云母,人造的片状增强体有玻璃、铝和银等。
村田的片状电感器采用了多层工艺、薄膜工艺、绕线工艺等多种工艺,针对用途做最适合的设计,实现了小型化且高性能化的电感器。提供从电源用到高频用等丰富的产品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