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绪言 1
1.1 电网及电网企业的功能 1
1.2 编制电网规划的目的 2
1.3 电网规划的编制原则 2
1.4 科学的电网规划 3
1.4.1 什么是科学的电网规划 3
1.4.2 科学的电网规划的意义 3
1.5 电网规划的分类 4
1.5.1 按规划阶段分类 4
1.5.2 按规划需求分类 5
1.6 电网规划的编制步骤 5
1.7 电网规划的实施 6
第2章 数据收集 7
2.1 概述 7
2.2 了解规划目标和建设项目 7
2.3 电网规划所需的数据 8
2.3.1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8
2.3.2 电力历史发展资料 9
2.3.3 高压电网数据 11
2.3.4 中压电网数据 14
2.3.5 其他数据 15
2.3.6 数据说明汇总 18
2.4 数据的整理、核实及总结 19
2.4.1 数据的整理和核实 19
2.4.2 总结 20
第3章 规划区域的经济、人文概况 22
3.1 区域位置、人文历史及交通 22
3.1.1 区域位置 22
3.1.2 人文历史 24
3.1.3 交通 25
3.2 经济定位、区域特点及优势 25
3.2.1 经济定位 25
3.2.2 区域特点及优势 26
3.3 区域发展方向及目标 27
3.3.1 区域发展方向 27
3.3.2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8
第4章 规划区域的综合现状分析 29
4.1 经济现状分析 29
4.1.1 生产、交通现状分析 29
4.1.2 居住、环境现状分析 29
4.2 电网供电现状分析 30
4.2.1 概述 30
4.2.2 高压电网分析 30
4.2.3 中压电网分析 34
4.3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与总结 42
4.3.1 问题汇总 42
4.3.2 问题分析与总结 43
第5章 负荷预测 44
5.1 负荷预测的定义、意义与分类 44
5.1.1 负荷预测的定义 44
5.1.2 负荷预测的意义 44
5.1.3 负荷预测的分类 44
5.2 与负荷预测相关的基本概念 45
5.2.1 负荷 45
5.2.2 电量 46
5.2.3 负荷曲线 47
5.2.4 同时率 48
5.2.5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49
5.2.6 负荷密度指标 49
5.3 负荷预测的数据收集 49
5.4 负荷预测的思路 49
5.5 负荷预测方法 50
5.5.1 系统负荷预测 50
5.5.2 空间负荷预测 57
5.5.3 综合预测法 62
5.6 负荷预测的注意事项 66
第6章 技术原则 68
6.1 规范性技术文件与标准 68
6.2 基本概念 68
6.2.1 相关标准 68
6.2.2 术语解释 69
6.2.3 电网企业 70
6.2.4 区域划分 70
6.3 一般技术原则 71
6.3.1 电压等级与供电可靠性 71
6.3.2 容载比与中性点运行方式 72
6.3.3 无功补偿与短路电流 72
6.3.4 电压允许偏差及线路电压损失分配值 72
6.3.5 设备选型 73
6.3.6 配电网智能化 73
6.4 高压配电网 74
6.4.1 高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74
6.4.2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接线方式 75
6.4.3 导线的选用 76
6.5 中压配电网 77
6.5.1 中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77
6.5.2 中压配电网线路 79
6.6 低压配电网 80
6.6.1 供电半径 80
6.6.2 导线规格及敷设 80
6.7 用户接入 81
6.7.1 电力用户供电电压等级 81
6.7.2 重要用户 81
第7章 中压电网规划 82
7.1 变电站选址 82
7.1.1 变电站选址的思路、原理及方法 82
7.1.2 变电站选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83
7.2 中压电网规划的相关内容 84
7.2.1 中压电网规划的思路 84
7.2.2 中压电网规划的目标 84
7.2.3 设备选型原则 85
7.2.4 中压电网接线模式 86
7.3 开闭所供电模式 88
7.4 规划方案 89
7.5 各级电网的配合 90
7.5.1 推荐方式及故障处理方式 90
7.5.2 实例 90
第8章 规划成效 94
8.1 电网规划后供电能力的评估 94
8.1.1 规划后供电能力分析 94
8.1.2 供电可靠性评估 94
8.2 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95
8.2.1 投资估算依据 95
8.2.2 投资估算 96
8.2.3 经济效益分析 96
8.2.4 社会效益分析 96
8.3 规划成效分析 98
8.3.1 配电网整体规划效果 98
8.3.2 35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效果 98
8.4 总结 98
第9章 应用实例 100
9.1 配电网单元制规划思路 100
9.1.1 单元制规划理念及优势 100
9.1.2 规划工作原则及要求 101
9.1.3 整体解决方案 102
9.2 乌鲁木齐高新区配电网单元制规划 102
9.2.1 概述 102
9.2.2 区域概况 104
9.2.3 负荷特性分析及电力需求预测 109
9.3 昌吉市南部城区配电网单元制规划 119
9.3.1 区域概况 119
9.3.2 配电网示范区规划建设技术原则 122
9.4 伊宁市城区配电网单元制规划 139
9.4.1 规划思路 140
9.4.2 规划亮点 141
9.4.3 地区发展概况 144
9.4.4 负荷特性分析及电力需求预测 147
参考文献 1532100433B
本书首先介绍了""电网”的一些相关概念,广义""电网”涵盖着""供、输、配”三个方面内容,""供”方面关联着发电厂、新能源等,不属于我们讨论范围,本书只谈""输、配电网”,而""输、配”均指同一事物,所以""输、配电网”实质就是""配电网”(简称""电网”)。本书详尽地论述了编制""电网规划”的目的、原则和依据;讲述了""科学电网规划”概念和意义;介绍了""电网规划”的种类和编制思路;分章节论述了""电网规划”编制步骤。
摘要:在现代城市电网建设中,单凭经验或“直观法”的做法已经过时。做好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系统结构,全面推进调度管理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已成为电力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城市配网规划中的若干问...
强电主要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在供配电工作中,还应合理的处理局部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某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
不能添加,您可以试着在工料机分析内补充
城市配电网规划探讨 (2)
城市配电网规划探讨 (2)
前言
第1篇配电网的模型化方法
第1章配电网的数学模型
第2章馈线地理接线图到电气接线图的转换
第3章配电网的负荷模型
第2篇配电网负荷预测
第4章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
第5章配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
第3篇配电网简化分析
第6章配电网潮流计算
第7章配电网潮流的降规模计算
第8章基于等效负荷模型的配电网简化分析
第9章基于等效负荷密度模型的配电网简化分析
第10章周期性波动负荷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第11章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研究
第12章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
第13章配电网抗灾变性分析及其应用
第4篇配电网网络重构
第14章配电网网络重构的研究进展
第15章配电网络重构的改进支路交换法
第16章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络重构
第5篇配电网故障判断和处理
第17章配电网故障区域判断和隔离
第18章紧急状态下配电网大面积断电快速恢复
第19章重合器和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参数整定
第6篇配电网优化规划
第20章配电网架规划研究现状
第21章基于改进最小生成树算法的配电网架规划
第22章配电网架扩展规划
第23章基于蒙特卡罗分析的配电网架规划方法比较
第24章配电网架的不确定性规划
第25章配电网架多阶段动态规划
第26章配电网分段和联络开关安装位置的优化规划
第27章配电网分区规划
附录
附录1文献[371]中规划算例的数据
附录2文献[400]中西北某城市配电网规划算例数据
附录3某城市配电网规划算例
参考文献
配电网规划是指在分析和研究未来负荷增长情况以及城市配电网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系统扩建和改造的计划。在尽可能满足未来用户容量和电能质量的情况下,对可能的各种接线形式、不同的线路数和不同的导线截面,以运行经济性为指标,选择最优或次优方案作为规划改造方案,使电力公司及其有关部门获得最大利益的过程。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负荷预测、变电站优化、配电网网架优化、配电网潮流计算、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可靠性分析等。
配电网规划是配电网发展和改造的总体计划。包括近期(1~5年)、中期(6~15年)和远期(16~30年)规划。规划制定的顺序是从长期开始,依次为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远期规划属于战略规划,它主要决策城市电网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如建立新的电压等级、确定新的城市电网电源点、论证规划末期的城市需电量以及城市可能发生的改造和扩展方向),为中期和近期规划制定目标。中期和近期规划属于战役规划,主要为远期规划的任务和目标如何实施确定时间表。远期规划要求中期和近期的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是远期电网发展目标的一部分,保证近期和远期投入的设备在规划期间不会发生拆除的现象。一般是以长期规划指导中期和近期规划,以中期、近期规划落实和调整长期规划。配电网规划的流程如下:
(1)原始资料的收集准备:配电设施从负荷密度大的大城市到负荷密度小的乡村,其对象广、数量多,而且是多样化的。因此,必须掌握各种配电地区的特性及将来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
(2)确定可能的配电规划方案: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按地区从满足长期供电需要出发,并考虑经济等因素。确定各可行方案。
(3)对可行方案进行评价,对各可行方案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供电电压的要求及对未来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详细的积极性评价。
(4)确定最佳配电网规划方案。
本书系统介绍了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总论、配电网负荷预测、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高压配电网规划、中压配电网规划、低压配电网规划、配电网无功规划、二次系统规划、电源接入、电能质量、潮流计算、短路电力计算、供电可靠性计算、技术经济评价、配电网设备设施、农村电网改造升、主动配电网规划、、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网格化规划。书中还给出了规划设计常用的技术方法、计算公式、数据资料、图标曲线,可供查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