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内 容 提 要 配电网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欧洲配电业务的技术、经济和安全等方面都在电力市场化的全面监管之下,因此优质的配电网规划建设,需要以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低碳环保为目标。本书强调了对中低压配电网的系统性设计、灵活和经济地精准化规划,以及突出了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和对低压网络发展规划的重视。本书从配电网整体经济性的角度讨论了配电网发展、规划和改造的核心问题,并主要基于欧洲电力市场环境下配电网的实际案例。本书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第1~2章,介绍了配电网发展的外部条件,包括配电网发展的基本情况、各国配电网的运营实践、在电力市场化环境下配电网业务管理的经营模式;第二部分为第3~5章,介绍了配电网发展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包括配电网各种设备的基本模拟方法以及配电网的基本计算方法、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经济技术原则以及配电网发展的相关因素;第三部分为第...(展开全部) 内 容 提 要 配电网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欧洲配电业务的技术、经济和安全等方面都在电力市场化的全面监管之下,因此优质的配电网规划建设,需要以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低碳环保为目标。本书强调了对中低压配电网的系统性设计、灵活和经济地精准化规划,以及突出了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和对低压网络发展规划的重视。本书从配电网整体经济性的角度讨论了配电网发展、规划和改造的核心问题,并主要基于欧洲电力市场环境下配电网的实际案例。本书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第1~2章,介绍了配电网发展的外部条件,包括配电网发展的基本情况、各国配电网的运营实践、在电力市场化环境下配电网业务管理的经营模式;第二部分为第3~5章,介绍了配电网发展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包括配电网各种设备的基本模拟方法以及配电网的基本计算方法、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经济技术原则以及配电网发展的相关因素;第三部分为第6~8章,介绍了配电网的规划问题,包括高、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所涉及的问题以及故障电流保护计算所需考虑的因素;第四部分为第9~11章,介绍了配电网的管理模式,包括资产管理、配电网设计工具和配电企业的绩效管理。最后,在附录中介绍了芬兰配电行业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发展中国家农村电气化的核心问题。 本书旨在提高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当前电力市场环境下配电技术及其经济和管理相关问题的系统性认识,并为有经验的配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制定配电网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实施具体规划提供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书主要内容源于ElectricityDistributionTechnology,作者为芬兰学者ErkkiLakervi和JarmoPartanen。主要介绍了芬兰配电系统的实践以及其他国家的实践。第一作者ErkkiLakervi先生的 《配电网规划与设计》一书于1999年在中国出版,并5次再版。本书与前者相比,突出了对配电业务的全面监管,强调了电力市场化环境下中低压配电网的系统性设计、灵活和经济地精准化规划,以及强调了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和对低压网络的发展规划。2100433B
不是,电机工程学报是EI
新闻出版单位有出版社(图书),期刊社(连续出版物、杂志),报社。工程学报是期刊社,不是出版社,也许不会属于哪个出版社。这类单位大多有主办单位、主管单位。 像青年出版社有青年文摘连续出版物,现在可能分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是国内中文核心电气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建议投电机工程学报,找图灵电气他们和这个期刊有合作可以提高中稿率。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压专委会2009年学术年会征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压专委会拟于今年第四季度在武汉召开"高压专委会2009年学术会议"。征文范围为:过电压及绝缘配合;高压测试技术及设备
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在贵阳召开
2011年11月27日~29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协办,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电网公司、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支持的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在贵阳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电力安全
2020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安排了“院士专家论坛”等5场主题活动以及“全国旋转电机学术研讨会”等20场专题活动和电力科技成就展。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特邀7位专家围绕能源转型、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与重构、绿色氢能与液态阳光甲醇、碳中和等热点话题分享观点。活动中举行了颁奖仪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陈荣获2020年度顾毓琇电机工程奖。会上还颁发了2020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未来电力科技重大技术方向研究报告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18日在武汉举行2015年年会,发布了“十三五”电力科技重大技术方向研究报告,提出未来5年中国电力科技领域将重点开展9个重大技术方向、38项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作为中国电力行业的科技社团组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集合电网、火电、水电、核电及再生能源等全行业相关领域的院士和专家,开展了5年规划重大技术方向研究。研究报告提出9个重大技术方向:智能电网技术、中国新一代能源系统技术、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高效清洁火力发电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利用技术、水力发电技术、先进核能发电技术、系统能效提升技术、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
围绕上述方向,报告梳理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38个具体关键技术,如: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调控技术、海上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高性能大容量水电机组技术、第四代核电技术、无线输电技术、超导技术等。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在发布会上说,当前世界能源处于大调整、大变革时期,能源转型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时期,电力发展业已进入以绿色化、智能化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新时代,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支撑能源电力发展的助推器、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他说,“十二五”以来,中国电力技术蓬勃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及装备、智能电网、高效清洁燃煤、水电、第三代核电技术及装备、新能源并网发电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其中,特高压电网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第三代核电关键设备基本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风电、光伏发电产能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
193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上海成立,抗战爆发后搬迁到重庆并成立重庆分会。几经发展,逐步壮大,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设学术等5个工作委员会,电机电器等14个专业委员会,学会会员涵盖电网、电厂、高校、建造、科研领域50余家单位和5000多位电力科技工作者。
学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个服务”职责定位,传承近百年来的优良作风和创一流的奋斗精神,加强平台型、科技型学会建设,服务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
学会每年组织颁发“重庆市电力科学技术奖”,定期召开学术年会,邀请知名专家演讲,举办青年论坛,搭建优秀论文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编辑出版优秀论文期刊。学会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先进单位、重庆市民政局“5A社会组织”、重庆市科协年度考评特等奖单位。
学会坚持以会员为中心,动员激发电机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实施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电机工程科技事业的繁荣,促进电机工程科技人才的成长,在推动国家和行业创新发展中更加奋发有为,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