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王春伟
成果名称 |
平板玻璃深加工柔性生产系统 |
成果完成单位 |
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批准登记单位 |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
登记日期 |
2020-05-18 |
登记号 |
2020N993Y002182 |
成果登记年份 |
2020 |
沈阳刚玉玻璃制型有限公司是主要致力于玻璃深加工的企业。主要产品有:中空玻璃、中空隐框玻璃、干法夹胶玻璃、防弹玻璃、防火玻璃、大板热弯玻璃、热熔玻璃、钢化玻璃、弯钢化玻璃、干法热弯夹胶玻璃等,并承揽各种...
玻璃深加工设备-1600mm全自动卧式玻璃清洗干燥机 配置高 玻璃深加工设备-1600mm全自动卧式玻璃清洗干燥机 配置高 功率:8 &n...
开介,磨边,钻孔,丝印,钢化,喷砂,清洗,组装,封装
加快平板玻璃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玻璃深加工是我厂发展的必由之路
、2编 々军 二,子稻瑕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1 99'/,N~-2 搿 足 , 加快平板玻璃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玻璃深加工 是我厂发展的必由之路 , . 通玻集团 我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哲盟通辽市.于 1982年 10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浮 法平板玻璃 96万重量箱。十多年来,由于我们重 视技术改造工作,不断完善提高现有生产线的技 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和设备,大力发展玻璃深加工,增加产品种类和 档次,使我厂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94年实现 利润 10127万元,上缴税金 3275万元。产品由最 初的 3~5ram浮法平板玻璃发展到 3~12ram 浮法平板玻璃和茶色本体着色浮法平板玻璃、中 空玻璃、大面积水平钢化玻璃和彩色釉面钢化玻 璃五种产品,经济效益在国内玻璃行业处于领先 地位。 回顾这些年来所走的道路
平板玻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资料 平板玻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资料 (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平板玻璃市场分析 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物料供应 第四章 总图运输 第五章 2×600T/D 浮法线技术方案与主要装备 第六章 环境保护 第七章 职业安全卫生 第八章 节约能源 第九章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专业资料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名称:集团玻璃工业园 二、某集团基本概况 某玻璃集团公司位于省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现有资产 3.8 亿 元。主要从事建筑玻璃、电器玻璃、汽车玻璃的生产。集团公司现有 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及职工共 668 人。集团公司下有: 1、某工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系省人民政府皖国资政( 2005)128号文件批准组建的股 份有限
“柔性”是指生产组织形式和自动化制造设备对加工任务(工件)的适应性。
是针对大规模生产的弊端而提出的新型生产模式。所谓柔性生产即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适应,同时消除冗余无用的损耗,力求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线棒式柔性生产线是一种技术复杂、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想和圆满地解决了机械制造高自动化与高柔性化之间的矛盾。具体优点如下。
1、设备利用率高:一组机床编入柔性生产线后,产量比这组机床在分散单机作业时的产量提高数倍。
2、在制品减少80%左右。
3、生产能力相对稳定:自动加工系统由一自或多台机床组成,发生故障时,有降级运转的能力,物料传送系统也有自行绕过故障机床的能力。
4、产品质量高: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装卸一次完成,加工精度高,加工形式稳定。
5、运行灵活:有些柔性生产线的检验、装卡和维护工作可在第一班完成,第二、第三班可在无人照看下正常生产。在理想的柔性生产线中,其监控系统还能处理诸如刀具的磨损调换、物流的堵塞疏通等运行过程中不可预料的问题。
6、产品应变能力大:刀具、夹具及物料运输装置具有可调性,且系统平面布置合理,便于增减设备,满足市场需要。
柔性制造系统(FMS)
关于柔性制造系统的定义很多,权威性的定义有:
美国国家标准局把FMS定义为:“由一个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一些设备,传输装置把工件放在其他联结装置上送到各加工设备,使工件加工准确、迅速和自动化。中央计算机控制机床和传输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有时可同时加工几种不同的零件。 国际生产工程研究协会指出“柔性制造系统是一个自动化的生产制造系统,在最少人的干预下,能够生产任何范围的产品族,系统的柔性通常受到系统设计时所考虑的产品族的限制。”而我国国家军用标准则定义为“柔性制造系统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简单地说,FMS是由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并能根据制造任务和生产品种变化而迅速进行调整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
常见的组成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与车削中心等),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反映工厂整体水平的FMS是第一代FMS,日本从1991年开始实施的“智能制造系统”(IMS)国际性开发项目,属于第二代FMS;而真正完善的第二代FMS预计本世纪十年代后才会实现。
FMC的问世并在生产中使用约比FMS晚6~8年,FMC可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的一种产物,它是由1~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其特点是实现单机柔性化及自动化,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非柔性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之间的生产线。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专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柔性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它是以离散型生产中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连续生过程中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生产线柔性化及自动化,其技术已日臻成熟,迄今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FMF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它包括了CAD/CAM,并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投入实际,实现生产系统柔性化及自动化,进而实现全厂范围的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及物料贮运进程的全盘化。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它是将制造、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的自动化连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的智能制造系统(IM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工厂柔性化及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