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泡桐叶

泡桐叶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功效。

泡桐叶基本信息

泡桐叶化学成份

毛泡桐 叶含桃叶珊瑚甙( aucubin),泡桐甙(paulownioside),毛蕊花甙(verbascoside),异毛蕊花甙(isoverbas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乙酸熊果酸( acetylursolicacid)α、β。

查看详情

泡桐叶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泡桐

  • 品种:泡桐;胸径/米径Ф(cm):10-12;高度H(m):3.5;产品说明:带土球;系列:落乔木;土球直径(cm):80;
  • 正伦
  • 13%
  • 甘肃正伦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2025-07-22
查看价格

泡桐

  • 品种:泡桐;胸径/米径Φ(cm):3
  • 天壤
  • 13%
  • 浙江天壤绿化苗木有限公司山东直销
  • 2025-07-22
查看价格

泡桐

  • 品种:泡桐;胸径/米径Φ(cm):6;
  • 世腾
  • 13%
  • 河北世腾苗木基地山西销售
  • 2025-07-22
查看价格

泡桐

  • 品种:泡桐;胸径/米径Φ(cm):12;
  • 世腾
  • 13%
  • 河北世腾苗木基地山西销售
  • 2025-07-22
查看价格

泡桐

  • 品种:泡桐;胸径/米径Ф(cm):3
  • 天壤
  • 13%
  • 浙江天壤绿化苗木有限公司
  • 2025-07-22
查看价格

  • 【米径】13,自然高500-600,枝下高150-200,冠幅250-300,土球直径80,地苗
  • 深圳市2025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胸径7—8cm、苗高3—3.3m
  • 佛山市2025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胸径11-12cm 苗高3.5-4.0m
  • 阳江市2025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胸径13-14cm 苗高4.0-4.5m
  • 阳江市2025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胸径15-16cm 苗高4.0-4.5m
  • 阳江市2025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泡桐

  • 泡桐 胸径18-20cm,自然高350-450cm,冠幅200-250cm,假植苗
  • 30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08-16
查看价格

泡桐A

  • 泡桐A 胸径:25-28cm;高度:500-600cm;
  • 2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2-02
查看价格

泡桐

  • 胸径(米径:cm)15,高度(cm)500-600
  • 1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8-25
查看价格

泡桐

  • 胸径10-12cm,高度350-450cm,冠幅200-250cm 假植苗
  • 60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08-16
查看价格

泡桐

  • 胸径13-15 高度6.0-7.0 冠幅5.0-5.5 分枝高度≤2.5
  • 449
  • 4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1-12
查看价格

泡桐叶功能主治

主痈疽;疔疮肿毒;创伤出血

查看详情

泡桐叶原形态

1.泡桐,乔木,高达30m。树皮灰褐色,幼枝、叶、叶柄、花序各部及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叶柄长达12cm;叶片长卵状心脏形,长可达20cm,先端长渐尖或锐尖头,基部心形,全缘。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长约25cm;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头年秋天生花蕾,先叶开放;总花梗与花梗近等长;花萼倒圆锥形,长2-2.5cm,5裂达1-3,裂片卵形,果期变为狭三角形;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内有紫斑,长达10cm,筒直而向上逐渐扩大,上唇较狭,2裂,反卷,下唇3裂,先端均有齿痕状齿或凹头;雄蕊4,二强,隐藏于花冠筒内;子房2室,花柱细长,内弯。蒴果木质,长圆形,长6-10cm,室背2裂。种子多数,扁而有翅。花期2-3月,果期8-9月。

2.毛泡桐 其形态主要特征为:叶全缘或3-5浅裂。花外面通常淡紫色,内面白色,有紫色条纹。花期4-5月,果期8-9月。

查看详情

泡桐叶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泡桐叶采收储藏

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查看详情

泡桐叶性味

味苦;性寒

查看详情

泡桐叶用法用量

外用:以醋蒸贴、捣敷或捣汁涂。内服:煎汤,15-30g。2100433B

查看详情
泡桐木怎么样?一文带你全面了解! 泡桐木怎么样?一文带你全面了解!

泡桐木怎么样?一文带你全面了解!

格式:doc

大小:13KB

页数: 3页

在选择家具材料时,很多人会考虑其来源是否可持续、材质特性如何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泡桐木作为一种快速生长、分布广泛的木材,因其优良的材质和多样的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那泡桐木怎么样?

泡桐木材白度与相关变色的生理指标 泡桐木材白度与相关变色的生理指标

泡桐木材白度与相关变色的生理指标

格式:pdf

大小:420KB

页数: 未知

为了便于从泡桐群体中选择出材色优良的个体,对白花泡桐、毛泡桐、川泡桐和台湾泡桐4个种类共25个单株进行了木材白度的测定,并测定了与变色相关的关键生理指标(糖类和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各指标与木材白度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株之间木材白度及各项生理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酚类物质质量分数与木材白度达到极显著负相关(R=-0.518 62,P=0.0094),糖类物质质量分数和木材白度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R=-0.426 15,P=0.037 9),可以用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对个体材色性状进行间接选择,而PPO和POD活性无法作为间接选择的依据。

台湾泡桐物种分类

与"台湾泡桐 Paulowniakawakamii T. Itô"相关的种有:

南方泡桐Paulowniaaustralis T. Gong

楸叶泡桐Paulowniacatalpifolia T. Gong

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 S. Y. Hu

川泡桐Paulowniafargesii Franch.

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 (Seem.) Hemsl.

毛泡桐Paulowniatomentosa (Thunb.) Steud.

毛泡桐(原变种)Paulowniatomentosa (Thunb.) Steud. var. tomentosa

光泡桐(变种)Paulownia tomentosa(Thunb.) Steud. var. tsinlingensis (Pai) T. Gong

查看详情

泡桐属所有物种

泡桐属(共有8种)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学名

1

毛泡桐

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

2

光泡桐(变种)

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 var. tsinlingensis (Pai) Gong

3

兰考泡桐

Paulownia elongata S. Y. Hu

4

楸叶泡桐

Paulownia catalpifolia Gong Tong

5

白花泡桐

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

6

台湾泡桐

Paulownia kawakamii Ito

7

川泡桐

Paulownia fargesii Franch.

8

南方泡桐

Paulownia australis Gong Tong

查看详情

泡桐栽培技术

泡桐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因种类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泡桐

。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疏松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在怕水淹、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地下水位不足2米时,生长也差。土壤pH以6~7.5为好。泡桐生长迅速,7~8年生即可成材。在北方地区,以兰考泡桐生长最快。楸叶泡桐次之,毛泡桐生长较慢。不同种类的生长过程有所不同。如兰考泡桐的高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能由不定芽或潜伏芽形成强壮的徒长枝自然接干。栽植后经过2~8年,自然接干向上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能自然接干3~4次,个别能自然接干5次。第1次自然接干高生长量最大,可达3米以上,以后逐渐降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高峰在4~10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出现在7~14年,这种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条件和抚育管理措施。

泡桐是一种喜光的速生树种,原产于中国,春季先叶开花,花大,是不明显的唇形,略有香味,盛花时满树花非常壮观,花落后长出大叶,叶密而大,树荫非常隔光。是良好的绿化和行道树种。但泡桐不太耐寒,一般分布在海河流域南部和黄河流域以南,是黄河故道上防风固沙的最好树种。且泡桐抗污染性较强,用作工厂附近的隔离带十分好。

泡桐生长非常迅速,十几年树龄的泡桐要比同龄杨树直径大一倍,但生长

泡桐

时间长了,树干会出现中空。由于生长迅速,所以木材材质轻软,容易加工,但也耐酸耐腐,防湿隔热。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种、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应选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气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长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米,长、宽各 1米。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米;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株间还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实行粮食作物-泡桐间作时以桐为主的间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亩26株;以粮为主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亩3株;桐粮并重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亩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适种范围

泡桐原产中国,分布很广,大致分布于北纬20~40°、东经98~125°之间,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耐干旱能力较强,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的地方仍能正常生长,但不宜在强风袭击的风口和山脊处栽植。泡桐为喜光树种,不耐荫蔽,多栽于四旁,在土壤肥沃、深厚、湿润但不积水的阳坡山场或平原、岗地、丘陵、山区栽植,均能生长良好。

良种选择

泡桐有白花泡桐、楸叶泡桐、兰考泡桐、台湾泡桐、南方泡桐、鄂川泡桐、

泡桐

川泡桐、毛泡桐、山明泡桐等,江西宜推广乡土树种白花泡桐。白花泡桐在我国分布地域十分辽阔,根据抚州市林科所试验,广西乐业种源苗木生长期和高峰生长期较长,生长量较大,比江西种源可获24%的增益,是江西栽培的较佳种源。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增产效益显著。江西抚州市林科所通过白花泡桐地理种源试验和优良无性系繁育筛选,培育出了31号、159号、201号、202号、208号等5个增产效益均达25%以上的优良无性系。这些优良无性系应是作为短周期原料林建设的首选材料。

苗木培育

一年生壮苗的标准一般认为:高5米以上,地径7~8厘米为特级苗;高4~5米,地径6~7厘米为一级苗;高3~4米,地径5~6厘米为二级苗;高2~3米,地径4~5厘米为三级苗。造林时应选用二级苗以上的壮苗。泡桐苗木繁育比较容易,方法很多,其中埋根育苗具有技术简便、出苗整齐、出苗快、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育苗成本低等优点,是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方法。埋根育苗的操作如下。

种根采集与处理

用于育苗的最好种根是一年生苗木出圃后余留下来的或修剪下来的苗根。多年生的幼树或大树树根虽可作种根,但效果较差,一般不宜采用。种根采集时间从落叶到发芽前均可,但通常是与苗木出圃结合进行。种根挖出后,选择1~2厘米粗无损伤的苗根,按长10~15厘米剪集根条。剪取种根时,为防止埋根时倒埋种根的现象发生,应做到上端平剪、下端斜剪。种根剪取后应放置太阳下晾晒1~2天,然后再根据粗度不同分别按一定数量绑扎成捆。春季采集好的种根可放置阴凉处随时运往圃地埋根育苗。冬季采集的种根则应及时储藏。

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1米,深0.5~0.7米的储藏沟,

泡桐

沟长视种根多少而定,沟底铺10厘米的湿沙,将晾晒过的种根大头向上排列于沟内,种根之间的空隙用湿沙填实,种根太多时可上下排二层,中间用湿沙隔开,上面再盖20~30厘米湿沙,最后用土封坑,封土厚度以不冻种根为宜。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不出水,松手不散为宜。放种根时,每隔1~2米立一草把,以利通气。种根储藏后,周边应挖沟排水,防止雨雪水流入沟内。在种根储藏期间,每隔一月左右,检查一次,以防种根霉烂。如发现霉烂,应翻坑晾晒,也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根30分钟后,晾干再储藏。如沙子过干,应及时洒水保湿。圃地选择与整地:泡桐苗喜光、喜肥、喜湿、怕旱、怕淹,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层超过50厘米,土壤肥沃,通气性良好,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沙壤、壤土或轻黏土。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农杂肥300公斤,磷肥30公斤,然后深耕40~50厘米。最好在秋末冬初时深耕,可促使土壤风化,冻死越冬害虫。耙碎、耙平后作床,床高20厘米,床面宽70~75厘米。四周开好排灌边沟,圃地面积大的要开中沟。

埋根育苗:2月中下旬至3月底都可埋根。埋根时对粗度不同的种根应分开育苗。

埋根方法:首先按株行距定点挖穴或用竹签引眼,将种根大头向上直插于穴中,注意不要损伤种根和幼芽,上端略低于地面1~2厘米,然后填土压实,使种根与土壤密接,再在上面盖少量虚土。若种根分不清大小头,则将种根平埋,以避免倒插种根现象。一般培育干高4米左右的一级苗木,其密度每亩667株、株行距各1米。若要培育5米以上的特级苗,其株行距可适当加大到12米。为便于管理操作,也可以采用宽行距、窄株距的方式。

苗期管理:出苗期:从埋根到5月上中旬苗木出齐,高约10厘米时为出苗期。这个时期一是要及时排除苗地积水,二是防止雨后地表板结。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既可增加地温,又可防止地表板结,延长苗木的生长期。三是对每穴萌发出的数个萌芽,只保留1~2个健壮芽,其余的芽及时抹去。生长初期:5月中下旬至6月底7月初为生长初期。这一时期苗木的根系生长较快,苗高生长较慢。此期的管理工作,一是定苗。当苗高达10~20厘米时,每穴保留一株健壮幼苗,其余的除掉。二是搞好幼苗根部松土、培土和苗地除草。三是每隔10天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公斤。也可以在5月底以前,每亩施硫酸铵26~40公斤;6月中下旬,每亩施磷酸铵40~50公斤。施肥方法是在离苗木20~30厘米处挖半月形沟,施肥后封土。天旱时应结合施肥适当灌水。速生期:7月中下旬至8月底9月初为速生期。这一时期苗木地上、地下部分生长迅速,高生长10天可达1米多。因此,该阶段的水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这阶段高温、高湿、雨水多,杂草生长很快,要采取人工或化学除草方式及时除去杂草。除草时,为了能促进埋根苗根系发育,提高苗木质量,应结合进行一次根部培土5~10厘米。雨水季节要保证排水沟畅通,雨后苗地无积水;干旱季节要注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在7月上旬、下旬、8月中旬,要各追施一次速效肥,每次每亩施硫酸铵60~100公斤。为促进苗干的生长,苗木在生长期间由叶腋萌发的副梢,应及时抹掉。速生期叶腋芽长速很快,应5天左右抹一次。

生长后期:9月上旬以后,苗木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缓,至10月中、下旬封顶,高生长完全停止。但9月上旬至下旬,此时苗木生长量仍大,可在9月上旬每亩再施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促进苗木的后期生长,提高苗木质量。在整个苗木生长过程中,还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泡桐苗期的害虫主要有金龟子、小地老虎、泡桐网蝽、泡桐叶甲等。金龟子的幼虫叫蛴螬,在土里过冬,春暖后爬到土表层咬食苗木。防治方法主要是圃地翻耕时放鸡鸭吃掉或人工捕杀;苗木出土后,在被害的苗木上浇洒20%桐子饼液(10公斤桐子饼渗水40公斤),防治效果很好。小地老虎的幼虫在4月底开始出来活动,白天躲在土里,晚上爬到地面咬断幼苗根部。防治方法主要在被害苗木附近扒开土来捕杀。泡桐网蝽主要危害叶片,可用40%乐果800~1000倍液喷杀。泡桐叶甲也是危害叶片,可用敌百虫粉剂喷杀。病害有炭疽病、黑豆病,以炭疽病为主。可用1份硫酸铜和10份碳酸氢铵混合,密封24小时后,配制200倍液喷洒幼苗,防治炭疽病和黑豆病都有较好的效果。苗木出圃:泡桐埋根苗出圃除秋季10月左右带叶造林外,通常是在春节前后进行。泡桐苗木根系脆嫩,在挖苗、运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苗根,防止辟裂、折断。由于泡桐埋根苗多数形成两层根,出圃时除挖出上层根外,还应挖出下层根;起苗时根幅大小一般保持在50厘米左右为宜。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