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欧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宗教传播与中国的教堂建筑
第二节银行与办公建筑
第三节交通与教育建筑
第二章五种柱式的构成规则
第一节塔斯干柱式
第二节陶立克柱式
第三节爱奥尼柱式
第四节科林斯柱式
第五节混合式柱式
第六节设计实例
第三章建筑立面构图
第一节立面的水平划分
第二节立面的垂直划分
第三节形式美法则
第四节建筑线脚
第四章建筑整体和局部的几何对位关系
第一节拱和券
第二节门与窗
第三节建筑屋顶
第四节基座和台阶
第五节栏杆
第六节建筑设计实例
第五章建筑室外环境
第一节建筑外环境的规划
第二节喷泉与水池
第三节绿化种植2100433B
《欧式建筑细部设计法则》(作者黄运昇、杨莽华、马全宝)作为一本资料性的参考书,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编排和修订,现在终于完成。这份资料,集合了多方面的辛劳与合作。
欧洲古典建筑的学习,对世界各国建筑院校的学生,都是认识建筑的启蒙。由于这些学习,学生们明白了“建筑”和“房子”在概念上的差别。追本溯源,欧洲的古典建筑,被比作欧洲语言的拉丁文。那些颇为严格的形式规则,被比喻为支配语言的文法。
黄运舁,湖南人,1968年底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在广西生活九年,从事施工劳动、工程设计和结构试验。在北京除设计工作外,曾参加工程技术引进和短期教研工作。1981年获中科院硕士学位后赴美,到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课题涉及历史建筑的技术分析和结构美学。与此相关,译出《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完成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先后在康乃尔大学和维吉尼亚大学任教,并长期致力于中美建筑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工作。
杨莽华,一级注册建筑师,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注重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关联性,长期置身于设计创作、遗产保护和规划编制工作当中,虽然悟性迟滞,只是由感而生,才觉得妥当。近年来完成多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规划、风景旅游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感慨建筑史的功底对此类工作大有裨益,希望与同行分享这种感受。
马全宝,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筑设计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有: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工作;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申报工作。苏州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编写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中“徽派传统民居”项目等。发表的论文有《殊途回归—柯布西耶与密斯建筑设计作品中自由精神的表达》、《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田野考察与保护方法探析》、《精巧构筑未来——2010上海世博会展馆建筑》等,合著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丛书中苏州、闽南分册。完成文物保护规划、建筑设计、旅游规划等十余项。
细部就是量小,位置突出比较直观。常规的细部如一个转角装饰、线条、踢脚线、门窗套、屋顶线脚等都算是,项目不同细部也不相同,主要还是要根据现场实际来判定的。
表面的有效深度细部专题探讨精妙的表面大卫·切波菲尔德的柏林新博物馆向Ascoll Picen0学习报道WSP设计的三项目荣获2009芝加哥国际建筑奖迪拜新加坡岛上的“S”丹佛的充气森林凉亭纽约的时装精...
GRC是英文GlassfiberReinforecdCement的缩写,指的是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混合材料建筑细部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建筑设计不可分离。建筑细部不只是建筑构造,它是“诗意的建造”,...
暗挖车站建筑细部设计探讨
对暗挖车站结构形式及特点进行介绍,结合7号线达官营站设计,分析暗挖车站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武汉欧式建筑
第 1 页 共 7 页 武汉欧式建筑 特 征码 标签 特征码 ] 说起武汉欧式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莲溪寺、 江汉关、问津书院、 无影塔等武汉标志性建筑。武汉,简称汉,中国湖北省省会。地处江 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 将 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以下是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武汉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武汉欧式建筑江汉关 江汉关简介: 江汉关大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交汇 处,南临长江,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汉口租界的核心建筑。 汉口海关江汉关于 1861年 11月成立。 1922年 11月 4日,江汉 关成立 60周年时,该楼举行奠基典礼,于 1924年 1月 21日正式落 成。大楼占地 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 4009平方米,总高度 46.3 米, 为武汉当时最高建筑,其中钟楼顶端海拔 83.8
内容简介
为什么建筑物要这样处理细部"para" label-module="para">
为什么建筑师和工程师在细部问题上会作出相同的决策?
我们对这样的状况是否满意?
随着设计师对环境的日益关注,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否”。总之,建筑师、工程师和专家需要再次回顾他们是怎样处理建筑细部的,并说明材料和组合部分之间最重要和潜在的节点难题。
本书作者对建筑细化的方法提出质疑,尤其是对于惯用手法进行重新思考。本书提供实践指导,并通过运用多种工具帮助学建筑的同学进行细部的决策。全书强调重点是创新而有效的使用构造知识,来构筑宜人而可持续的环境。
本书风格清晰易懂,运用大量的图片、表格、照片来说明:
与之相关的所有设计和构筑过程;
设计、技术和管理是一个整体;
提供清晰指导以及使用简单工具的方法,从而帮助用户从第一法则来发展细部;
从大量实例和清单总结方法。
2100433B
《英国建筑细部设计:城堡建筑细部设计》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W.HY雪儿创作室(U.K.)
《英国建筑细部设计:墙雕建筑细部设计》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