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碾压混凝土拱坝研究与实践》为清华大学刘光廷教授十余年来为发展软岩上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进行的科研成果。共选收论文100篇,内容涉及混凝土温度断裂、压剪断裂、三维曲面断裂、随机应力及不均质体强度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碾压混凝土拱坝新结构、混凝土双轴徐变、累计温度及自重徐变仿真设计、温热传导、水管冷却、裂隙岩体渗流、软岩渗流及饱合软岩强度折减等研究成果。书中阐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碾压混凝土拱坝新结构等都是作者本人及其指导研究生的创新性成果,其中很多已经得到工程实践的检验,并且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2100433B
作 者:刘光廷 著出 版 社:黄河水利出版社ISBN:9787806218419出版时间:2004-10-01版 次:1页 数:792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为我国首创,此项技术的研究进行了20多年。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课题,包括水工结构、混凝土坝温度应力补偿水泥化学、混凝土变形及工程现场施工和原型观测等学科。实践证明...
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为我国首创,此项技术的研究进行了20多年。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课题,包括水工结构、混凝土坝温度应力补偿水泥化学、混凝土变形及工程现场施工和原型观测等学科。实践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措施
1 简述 1.1 坝体结构简介 此拱坝设计为对数螺旋线型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 建基面高程 198.5m,坝顶 高程 305.5m,最大设计坝高 107m,底厚 18.5m,顶厚 6m,高厚比 0.17。坝体上 游部位采用二级配富胶材碾压混凝土防渗, 坝体内部采用三级配混凝土。 二级配 碾压混凝土设计标号为 C9020F150W8,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设计标号为 C9020F100W6。上下游面及两岸岩坡设 50cm宽变态混凝土。 从坝底到坝顶二、 三 级配混凝土分界线距大坝上游面 6m~1.5m。 大坝设置 3条诱导缝和 2条横缝, 诱导缝和横缝将坝体从左到右分成 6个坝段,其上游弧长依次为 22.28m、18m、 34m、41.5m、49.33m和 31.9m。诱导缝采用预埋双向间隔诱导板成缝,横缝采用 预埋双向连续诱导板成缝。诱导缝和横缝内均设置重复灌浆系统。 1.2 水文气象 此流域属亚
务川沙坝碾压混凝土拱坝优化设计
在原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对坝轴线、建基面和体型等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工程量相对较小的拱坝体型。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合理选择分缝数量、位置及型式,有效控制坝体裂缝的产生,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成缝,为碾压混凝土通仓浇筑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了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优势。
前言
第1章 工程概况
1.1 流域概况及地理位置
1.2 水文气象条件
1.3 工程地质条件
1.4 工程任务与规模
1.5 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6 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
1.7 工程特性
第2章 筑坝技术难点
2.1 宽谷拱坝体型设计
2.2 碾压混凝土技术应用
第3章 拦河坝选型
3.1 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3.2 项目建议书阶段
3.3 可行性研究阶段
3.4 初步设计阶段
3.5 体型优化与调整
第4章 碾压混凝土高拱坝筑坝技术
4.1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发展概况
4.2 碾压混凝土筑坝性能
4.3 材料特性研究
4.4 温控措施研究
4.5 坝体结构设计
4.6 施工技术要求
第5章 现场控制与检测
5.1 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
5.2 施工缺陷处理
第6章 观测资料分析
6.1 大坝观测设计
6.2 主要观测仪器埋设技术要求
6.3 安全监测施工进度
6.4 变形观测资料分析
6.5 温度观测资料分析
6.6 渗流观测资料分析
6.7 结论
第7章 结语
7.1 工程效益
7.2 经验和体会
参考文献 2100433B
拱坝碾压混凝土共38.3万立方米,是中国1990年~2000年重点科技攻关依托工程,为建设坝高百米级碾压混凝土拱坝积累了设计、科研、施工经验。工程于1997年6月开工,2001年建成 。2100433B
本书结合安徽省白莲崖水库工程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宽河谷、不对称地形条件下修筑拱坝以及碾压混凝土性能等技术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计算、分析和试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大坝选型、主要技术难点及成功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全过程的深入研究与论述。主要内容包括主坝选型、筑坝技术难点、筑坝技术研究、现场控制与监测、观测资料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