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宁式家具艺术》是我国第一本宁式家具文化类专著,全书分三篇对宁式家具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解读:上篇对宁式家具的品种特征、历史渊源、发展环境、民俗背景、纹样题材、选材、制作工艺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中篇点评了宁式家具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千工床"、"万工轿"和"红妆家具",下篇论述了宁式家具传承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宁式家具文化类专著,全书分三篇对宁式家具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解读:上篇对宁式家具的品种特征、历史渊源、发展环境、民俗背景、纹样题材、选材、制作工艺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中篇点评了宁式家具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千工床"、"万工轿"和"红妆家具",为读者打开了精彩的宁式家具的百宝箱。下篇论述了宁式家具传承与保护的相关问题,为有关部门对宁式家具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本书还首创了"文史饰材"这一艺术设计材料领域的新概念,为宁式家具等传统设计要素的现代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思路。
总序
前言
上篇 宁式家具--中国四大古典家具之一 浙江传统家具文化代表
1.传统遗珠,地域瑰宝--宁式家具的艺术特征及地位
1.1 宁式家具的概念
1.2 宁式家具的工艺品种
1.3 宁式家具的特征
1.4 宁式家具的地位
1.5 中国传统家具四大名作要素对比
2.历史悠久,特征鲜明--宁式家具的历史渊源
2.1 宁波地区早期家具的发展
2.2 宁式家具的形成、兴盛与衰落
2.3 明清时期宁式家具地域风格的历史演进
3.地理优越,人文相宜--宁式家具的发展土壤
3.1 经世致用、兼容并蓄
3.2 地理优越、经济发展
3.3 文化繁盛、名人荟萃
4.富贵长寿、繁华热闹--宁波民间习俗与宁式家具
4.1 民间民俗与传统宁式家具
4.2 宁波老话与宁波民间习俗
4.3 宁波民间婚俗与宁式家具
4.4 宁波民间商俗与宁式家具
5.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宁式家具的主要纹样
5.1 宁式家具中的纹样特征
5.2 宁式家具中的植物纹样
5.3 宁式家具中的动物纹样
5.4 宁式家具中的人物纹样
5.5 宁式家具中的风景纹样
5.6 宁式家具中的器物纹样
5.7 宁式家具中的几何纹样
6.惜木如金,软硬兼施--宁式家具的选材
6.1 宁式家具的木枓
6.2 宁式家具的嵌料
6.3 宁式家具的漆料
6.4 宁式家具的五金
7.精雕细刻,错彩镂金--宁式家具的制作工艺
7.1 宁式家具的木工工艺
7.2 宁式家具的漆工工艺
7.3 宁式家具的雕刻工艺
7.4 宁式家具的镶嵌工艺
中篇 传世精品--宁式家具精品品鉴
8.十里红妆,百里风光--宁式家具中的精品与绝品
8.1 红妆家具
8.2 "千工床"
8.3 "万工轿"
9.长幼有序,各就各位--宁式家具坐具
9.1 凳
9.2 太师椅
9.3 靠背椅
9.4 圈椅
9.5 小姐椅
9.6 官帽椅
9.7 交椅
9.8 扶手椅
9.9 箱椅
9.10 休闲椅
9.11 童椅
10.一生在世,半世在床--宁式家具中的卧具精品
10.1 骨木镶嵌架子床
10.2 雕刻小姐床
10.3 红妆拔步床
10.4 "一根藤"巡更床
10.5 其他精品床具
11 桌几案台,承载有别--宁式家具承具
11.1 桌
11.2 梳妆台
11.3 抽屉桌
11.4 案几
12.包容万物,端庄优雅--宁式家具庋具
12.1 灯橱
12.2 红橱
12.3 舍橱
12.4 幢橱
12.5 箱
13.小巧精致,玲珑剔透--宁式家具小件家具
13.1 梳洗用品
13.2 厨房用品
13.3 架类小件
13.4 女红用品
13.5 彩礼箱
下篇 传承发展--宁式家具现代演绎
14.发掘抢救,各方协同--宁式家具的保护
14.1 抢救整理,刻不容缓
14.2 法律保护,研究整理
14.3 骨干带动,官民联动
15.吸收精华,推陈出新--宁式家具的传承
15.1 产业促进,古为今用
15.2 继承为源,创新为本
15.3 传统文化,课堂传承
16."文史饰材",文脉永续--宁式家具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
16.1 "文史饰材"的内涵
16.2 "文史饰材"的类别
16.3 "文史饰材"的特征
16.4 "文史饰材"的作用
16.5 "文史饰材"的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书 名: 宁式家具艺术
作 者:刘超英,陈立未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
ISBN: 9787508374093
开本: 16开
定价: 68.00元
日常保养:使用干净的全棉软布顺着木纹来回轻擦,除净表面尘迹便可,以保持家具的整洁如新。当家具表面染上污垢时,可使用轻度的肥皂水洗净。待干燥后,上蜡一次,以恢复原貌。忌用汽油、煤油、松节油等溶剂性液体擦...
明代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盛世,其艺术门类广,技艺成熟。这同样反映在家具上。到明代中晚期,家具已显现出“简约”思想;家具的器形、制作工艺、风格特征都已经确立;家具的品种齐全。达到了中国家具历史的巅...
不大建议现在买,好像是说环保的,但其实环保这个问题所有家具都存在的呢;个人感觉罢了吧,其实奥汀堡家具还是不错的,但是呢前段时间好像有绯闻的, 首先,风格,是否和家里的装修配。。 其次,颜色,想好接下来...
刘超英,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与建筑装饰专业主任,副教授,建设部聘任的全国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教育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近三年来担任浙江省哲学规划重点课题等四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出版了《宁式家具艺术》、《家装设计攻略》等六部专著;主编《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等四部国家级和建设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审订建筑设计、古建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七个建筑类专业的全国教育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获得第五届宁波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教学成果奖;2006~2007年指导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建筑类毕业设计比赛"一等奖。
木质家具装饰家居之艺术
在家居装饰中,运用木材质家具装点家居,要注意色调的选择。枯燥的水泥房间,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木质创意茶几就变得格调高雅,更因为一个精致的木质镜框就提亮了整个空间的色彩。人们在追求色彩的跑道上永远是以飞奔的速度向前迈进。
家具术语
楼主 打印 字体大小 : t T 发表于 2006-12-2 10:45 | 只看该作者 家具英语术语大全 Tags: 英语 , 术语 , 大全 , 家具 (一)家居种类 Adjustable bed 可调床 Air bed 气床 Anti-slip strip for stairs (儿童床)防滑楼梯打击扶手 Antique furniture 古式家具 Antique reproduction furniture 仿古家具 Armchair 扶手椅 B Baby crib 婴儿床 Backless wall-unit 不设背板的壁橱 Bamboo furniture 竹家具 Banqueting chair 宴会椅 Barstool 吧椅 Bathroom accessories 浴室配套装置 Bathroom combi
清代家具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着明式的风格和特征,和明代家具一并被人统称为明式家具。随着清初手工业技术的恢复和发展,到乾隆时期清代家具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独特的清式风格。它的突出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造型稳重,和明式家具的用料合理、朴素大方、坚固耐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具体而言,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比如有一种木床,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
其二、用材上视野广阔。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
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
其三、工艺上装饰丰富。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制作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当属雕饰和镶嵌。
其四、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我们用四个字来形容明式古典红木家具艺术风格。古、雅、精、丽、体现了简练质朴的艺术风格,饱含了工匠的精湛技艺,浸润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古 是指明式家具崇尚先人的质朴之风,追求大自然本身的朴素无华,不加装饰,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不加遮饰,利用木质肌理本色特有的材料美,来显示家具木材本身的自然质朴特色。
雅 是指明式古典红木家具的材料、工艺、造型、装饰所形成的总体风格具有典雅质朴、大方端庄的审美趣味,如注重家具线型变化,边框券口接触柔和适用,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比,横与直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形式美。还如装饰寓于造型之中,精练扼要,不失朴素大方,以清秀雅致见长,以简练大方取胜。再如金属附件,实用而兼装饰,为之增辉。总之,明式家具风格典雅清新、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
丽 是说明式家具体态秀丽、造型洗练、形象淳朴、不善繁缛。特别注意意匠美,注重面的处理,比例掌握合度,线脚运用适当。并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框架结构,使家具造型方圆立脚如柱、横档枨子似梁,变化适宜,从而形成了以框架为主的、以造型美取胜的明式家具特色,使得明式家具具有造型简洁利落、淳朴劲挺、柔婉秀丽的工艺美。
精 是指明式古典红木家具其做工精益求精,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非常注意结构美,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用钉和胶,因为不用胶可以防潮,不用钉可以防锈,而主要运用卯榫结构,榫有多种,适应多方面结构,既符合功能要求和力学结构,又使之牢固,美观耐用。
精美的良木雕刻是明式家具中主要的装饰手法,涵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超凡脱俗,焕采生辉。它的美学价值远远超出了传统家具本身的外在价值,实为中国古典艺术之奇珍。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其造型和做工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明式家具的精品主要用于宫廷、王公贵戚及高层次的文人士大夫之家。制作年代为明中期至清早期,时间跨度200余年。经典明式家具以其材质昂贵,做工精绝,式样讲究,数量稀少而称雄。 笔者多年从事明式家具雕刻品的收藏与研究,日积月累,心得渐增,遂不揣简陋,谨将个人藏品(兼收个别非本人所藏之件)拍成照片汇为一编,并于各作品下配以有关说明文字,题曰《明式家具雕刻艺术》,意欲与同道学者共相研讨。因此,本文所涉内容亦主要介绍经典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以奉献笔者的一愚之见。 从明式家具诸多雕刻作品的艺术形式观之,笔者以为足可归纳出三项颇为突出的美学原则:一曰点睛之笔,这是指在明式家具的显要位置点缀以纹饰,给家具安上"眼睛",使家具富有生命的活力。这种装饰在椅具中常放在靠背板上方,力求创造灵动通透、主题突出的美学效果。二曰流动之线,这是指在桌案的牙板四周施以雕刻,以求家具在静置中展现动态感,给家具环绕上一条流动的"飘带",以产生流动之美。这些家具腿足肩部多雕兽面,牙板多雕璃纹、凤纹、花草纹,纹饰异常生动活泼。三曰工巧之韵,这是指家具雕刻极力表现奢华与繁缛,以达到热烈华丽的审美效果。 中国传统家具就其整体造型而言,立足于沉稳端庄、方正严谨,但雕刻纹饰却与造型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无论山水花卉、鸟兽鱼虫,或是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大都具有热烈奔放的特征。这与端庄肃穆的明式家具造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沉静的形体平添了一笔流动的性情。 总而言之,雕刻在明式家具艺术整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明式家具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明式家具设计美学的智慧光芒,传递着明清两朝工艺思想追求的审美情趣,它是中国雕刻艺术形式的辉煌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又一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