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雄厚。实验室现有建筑面积56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00多万元,主要设备有:Gleeble1500D热模拟实验机、LS230激光粒度仪、SI1260 SI1287综合电化学测试仪、德国耐驰综合热分析仪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系统、德国耐驰激光导热系数仪、QUANTA 400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等。实验室拥有教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梯队成员平均年龄40岁。实验室在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实验任务的同时,注重社会服务,已成为内蒙古地区材料制备、材料检测和材料咨询等方面的中心。
实验室主要从事以钢铁、有色金属、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稀土材料及稀土新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利用我们丰富的稀土资源和金属材料的资源,开发包括性能更好的和新一代金属材料,开发研究和加工成形为主,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每年招多少人?分数大概多少?
去年70人,难度不是太大的,最低分数线319,比材料学院高出10分
只有宣贯辅导发你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更多信息和资讯。
内蒙古自治区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内蒙古自治区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计 划 任 务 书 实验室名称: 学 科 领 域 : 实验室主任: 依 托 单 位 : 主 管 部 门 : 通 讯 地 址 : 联 系 人 : 联 系 电 话 : 电 子 邮 件 : 填 报 日 期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七年制 1 填 表 说 明 一、自治区企业重点实验室名称应规范为“内蒙古自治区 +学 科(领域)名称 +企业重点实验室” 。 二、“依托单位”指企业实验室所在一级法人单位。 三、“主管部门”指依托单位的行政(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 科技管理部门。 四、计划任务书一式五份,加盖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后 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发展计划处。 2 一、企业重点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学术委员 会主任,建设规模,基础设施等。 ) 3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4 三
内蒙古自治区城地下综合管廊
内蒙古自治区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导则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三年三月 目 录 1 总 则 - 1 - 1.1 目的 ............................................................................................. - 1 - 1.2 依据 ............................................................................................. - 1 - 1.3 原则 ............................................................................................. - 3 - 1.4 适用范围 .....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相图及相形成规律
金属间化合物的精细相结构、有序结构和内界面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变、强度与脆性;
金属基及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强加工及组织纳米化
高性能新金属材料
多孔及泡沫金属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
材料功能效应,如电、光、声、热、力等及其相互转换效应的物理本质
材料的成分、功能特性与微结构的关系
功能器件特性与材料成分、结构、工艺及使用条件的关系
纳米及各向异性功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创新工艺的物理冶金基础
组织及取向的形成规律
制备与加工过程的工艺优化
组织-性能关系
快速凝固雾化喷射沉积成形新技术与新工艺
注射成形制备加工技术
半固态加工与连铸连轧技术与工艺
机械合金化的原理与工艺
定向凝固特种材料制备技术
原子层次上的计算材料学
计算机模拟经
验势、原子松弛技术以及热力学计算方法的应用
材料多层次模型化、仿真及其应用
各种材料的显微组织定量表征与组织-性能定量关系
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机模拟和寿命预测
材料合成新技术的计算机模拟与优化控制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研究立足于国际金属材料科学的前沿问题和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金属材料科学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目标瞄准研究和发展以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新一代基础材料及先进制备技术。研究工作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强调新材料、新机制,注重新材料的制备工艺-组织-性能关系研究,重视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方向跨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体包括:新金属结构材料的基础研究;新金属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材料制备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基础研究;新一代基础金属材料;新材料的计算机模拟与辅助设计;能源电站材料与寿命评估。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由吕昭平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C. T. Liu院士担任。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54人,教师40人,有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6人,北京市科技新星5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26人,教授和研究员29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10人,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超过半数为非本校取得的博士学位,学缘结构不断优化;45岁以下的教师占52.5%,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实验技术人员10人,90%具有高级技术职务,40%具有博士学位。实验室共有25人兼任各种学术机构的委员、理事、理事长、秘书长,学术期刊编委等职务。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和优化。
五年的时间,实验室立项的科研项目有500余项,实到经费约2.9亿元,其中纵向近2.4亿元,横向近0.5亿元,纵向科研经费约占科研经费总额的83%。国家“863”计划项目17项,国家“973”计划项目1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58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7项,省部委项目180项,横向协作课题190项。
五年的时间,实验室共获得3项国家级奖励,21项省部委级奖励,教学成果奖2项;获得国家专利195项;鉴定科研成果7项;出版和编辑专著22本。另外有两项成果被科技部选为“十一五”成就展参展展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950余篇(其中在国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10篇,国内重要期刊论文340篇),发表ISTP收录会议论文87篇。发表的论文中有766篇被SCI收录,占论文总数的73.9%;179篇被EI收录,占论文总数的17.3%;其中不乏影响因子10以上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实验室着力打造五个公共实验平台(材料制备与加工、微观结构分析、性能测试、物理模拟系统以及高性能计算模拟)。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共1600余台套,设备原值达8000余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设备22台套,30万元以上设备43台套,具备较完备的材料合成与加工、性能测试与组织结构分析、数据计算模拟与安全服役评估的仪器设备和装置系统。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突破,通过了CNAS权威认证,测试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实验室规划建设了五个研究合作平台(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滚动支持、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军工材料平台、轻合金国际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正在成为金属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
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联合与流动的方针,本实验室利用设备及技术上的优势,设立对外开放课题,积极吸收国内外人员作为访问学者来室工作;同时,通过主办国际性的会议,邀请国外知名教授来本室讲学,或派研究人员到国外参加国际会议、考察、短期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强与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实验室还十分注重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承担国内外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的材料科学研究、性能测试、检验及分析等技术服务与咨询工作。
实验室承担着培养高级科技服务人才的任务,五年的时间总计 培养学生463人(包括毕业和在读学生),其中博士128人,硕士335人,博士后24人。分别有毕业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北京市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十佳学术之星等称号。历年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均接近或达到百分之百。欢迎国内外博士后、访问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我室联合进行科学研究,欢迎年轻有为的硕士和博士来我室进一步深造。
职务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主任: |
C.T.Liu |
院士/教授 |
香港城市大学 |
副主任: |
黄伯云 |
院士/教授 |
中南大学 |
委员: |
周 廉 |
院士/教授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屠海令 |
院士/教授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
曹春晓 |
院士/教授 |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
陈立泉 |
院士/教授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
刘治国 |
教授 |
南京大学 |
|
谢长生 |
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 |
|
潘 峰 |
教授 |
清华大学 |
|
蒋 青 |
教授 |
吉林大学 |
|
束国刚 |
教授 |
中国广核电集团 |
|
董远达 |
教授 |
上海大学 |
|
孙祖庆 |
教授 |
北京科技大学 |
|
张 跃 |
教授 |
北京科技大学 |
|
张济山 |
教授 |
北京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