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拟榕叶冬青(学名:Ilex subficoidea)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湖南、海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500~1,35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地混交林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咱俩讨论吧 我也是业余爱好园林的
差不多要三年
有四五十块钱的 也有上千块钱的 看是要 送人的还是自己家里要用的  ...
大叶冬青与小叶冬青区别在哪里
本文将对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大叶冬青和小叶冬青进行对比,详细说明它们在生长环境、外观特征、适应性和用途等方面的区别。
全缘粗叶榕(变种)(新拟)短毛佛掌榕(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本变种叶倒卵形,长8-16厘米,宽4.7-8.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粗糙,背面被短糙毛,叶柄长1-3厘米。榕果径12-15毫米,密被柔毛。
产云南勐海至东南部,海拔180-500(-1380)米。越南北部至中都 越南芽庄为模式产地。
薄毛粗叶榕(变种)(新拟)三指佛掌榕(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本变种叶长圆状椭圆形,叶缘具细齿,被薄毛,毛长1-2毫米,榕果几无毛。
产云南、贵州、广东、海南。越南、老挝及泰国北部也有分布。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489.与977图似为本变种,而定名作掌叶榕。
大果粗叶榕(变种)(新拟)大果佛掌榕(云南种子植物名录),青冈果、马草果(河口、屏边),猫卵子果(屏边)
本变种叶通常掌状分裂。小枝和叶柄被褐色长糙毛。榕果大,近球形,直径25-30毫米,表面被褐色糙毛和灰绿色长柔毛,基生苞片卵状披针形,长6-8毫米,雄花和瘿花花被片不为齿裂。花果期4-6月。
产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常生于低海拔林下或林缘。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分布。
扇叶榕原产于中国台湾,中国各地有栽培。 扇叶榕喜暖、喜阳,喜湿润环境和疏松、肥沃的土壤,略耐阴,畏寒。
采种:齿叶冬青果实果皮转为黑紫色时,一般在11月份,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母树,用高枝剪剪取或用竹竿敲击至地面收集或直接用手采集。采回后喷水堆沤2-5天或水浸2天,使果肉软化后在竹筐内搓破果皮、捣碎果肉,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齿叶冬青的出种率19.4%、千粒重为15.2克。
藏种:种子晾干后随即用淡砂湿藏,淡砂的含水量以用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准,齿叶冬青休眠期短,贮藏过冬后在早春就可以播种,通常用陶瓷盆在室内贮存,底下铺一层10厘米左右湿砂,然后将种子和湿砂按1:2或1:3的比例,一层种子一层湿砂堆置到50厘米左右,上面再铺5厘米左右湿砂,贮藏期间经常检查翻动,湿度不够时及时洒水补充,对于休眠期长、具有隔年出苗特性的由于贮藏时间长,特别在夏季基质的湿度难以控制,通常将种子与湿砂按1:3比例拌匀后,置于陶瓷盆内,埋人室外排水良好、上有遮荫的地下贮藏,若一层种子一层湿砂堆置贮藏种子容易结块,至次年11-12月份播种,采用上述处理后播种其发芽率为84.5%。
播种:采用条播,播种前将播种床表面适当压实,同时苗床在3天前必须浇透,播种后均匀覆盖过筛的焦泥灰,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并适当加以镇压,之后浇水保湿,然后覆盖稻草。次年3月上旬,齿叶冬青于5月上旬陆续出土,15天后也基本出齐。苗期需做好遮荫、除草、施肥、灌溉等常规抚育管理工作,至12月调查测量,齿叶冬青一年生苗的平均高度为12.3厘米,平均基部直径为0.23厘米。
扦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插穗选用1-2年生充实的营养枝,不宜选用开花或结果枝。将枝条截段长15厘米,上端留1-2片叶,每片叶剪去1/3,插穗上端在芽的上方约0.8厘米处剪平,下端在芽的下方约0.2厘米剪斜。扦插前每50-100根扎成一束。宜选用ABT2号生根粉溶液处理,浓度为100毫克/升。在扦插时,用配好的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2-24小时。按10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插入圃地苗床,深8-10厘米插时开窄沟或用木棒引洞,然后再将插穗插入孔内,四周压实土壤。插后浇水,搭棚遮阳,保持苗床湿润。也可在6月采用嫩枝扦插,插入湿润的沙床内,插后喷水,搭拱形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60天后生根,80天后可移到圃地或上盆。
分株宜在早春冬芽萌发前进行。选阴雨天在母株周围先挖开土,然后用锹将母株周围的根蘖切割分离。若母株种在盆内,也可结合早春换盆,分割萌蘖株,另行种植。在生产上一般较少采用分株繁殖,只有少量繁殖时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