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凝胶泵工作原理
主泵用来输送已加入促凝剂的水。辅泵用来输送液态纯胶(山东中煤)。这两种液料经各自的输送胶管输送到混合器中均匀混合后,经三个出液口送出。根据各料的配比不同,这种液态的高水胶料混合液可在30~400秒内形成固态胶体,用于煤矿灭火和防火。
凝胶泵使用与维护
1)新机器运转一个月之后,应全部更换泵内和变速器内的润滑油。
2)阶段性注胶结束后,应将机器全部运上地面进行清洗、维护和保养。以备下一阶段注胶时机器能及时、正常的投入使用,同时也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发现流量偏小时,检查泵的密封圈和吸管、排液阀,磨损严重或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4)检查三角皮带是否过松。过松时可首先用皮带张紧螺钉调节拉紧。若仍不能拉紧,可考虑将泵垫高。只要皮带不损坏就不需要更换。若需要更换时,必须两根皮带同时更换。
凝胶泵技术参数
主泵流量:80 L/min
辅泵流量:(3~8) L/min,可无级调节
压力:2.0 Mpa,最大 2.2 MPa
电机功率:7.5 kW
电机转速:1440 rpm
整机重量:230 kg
外形尺寸:长×宽×高=1190×550×900。
凝胶泵工作原理
主泵用来输送已加入促凝剂的水。辅泵用来输送液态纯胶(山东中煤)。这两种液料经各自的输送胶管输送到混合器中均匀混合后,经三个出液口送出。根据各料的配比不同,这种液态的高水胶料混合液可在30~400秒内形成固态胶体,用于煤矿灭火和防火。
凝胶泵使用与维护
1)新机器运转一个月之后,应全部更换泵内和变速器内的润滑油。
2)阶段性注胶结束后,应将机器全部运上地面进行清洗、维护和保养。以备下一阶段注胶时机器能及时、正常的投入使用,同时也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发现流量偏小时,检查泵的密封圈和吸管、排液阀,磨损严重或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4)检查三角皮带是否过松。过松时可首先用皮带张紧螺钉调节拉紧。若仍不能拉紧,可考虑将泵垫高。只要皮带不损坏就不需要更换。若需要更换时,必须两根皮带同时更换。
凝胶泵技术参数
主泵流量:80 L/min
辅泵流量:(3~8) L/min,可无级调节
压力:2.0 Mpa,最大 2.2 MPa
电机功率:7.5 kW
电机转速:1440 rpm
整机重量:230 kg
外形尺寸:长×宽×高=1190×550×900。
推荐石水泵业 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渣浆泵,泡沫泵,胶泵,衬胶泵,沙泵,泥浆泵,渣浆泵配件,渣浆泵叶轮,渣浆泵护板,渣浆泵护套,高扬程渣浆泵,耐磨渣浆泵,耐腐蚀渣浆泵,高效率渣浆泵,矿山渣浆泵,电厂渣浆泵...
涂胶泵是泵的一种,主要用于涂胶行业,分为好多种,立柱式的,往复式的,迪邦科技的技术员给我看了这方面详细的资料.
滴胶泵工作原理:压缩空气送入胶瓶(注射器),将胶压进和活塞室相连的进给管中,在此加热,温度受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始终如一的粘性。使用一个球座结构,胶剂填充由于球从座中缩回留下的空缺。当球回来时,由于加速...
SCA涂胶泵机资料PPT课件
SCA涂胶泵机资料PPT课件
根据微凝胶分子内部交联密度的不同,微凝胶可以分为硬质微凝胶和软质微凝胶两类。交联密度越高,微凝胶硬度越高;反之,微凝胶越柔软,趋向于线型聚合物。根据分子内及表面有无反应性基团,微凝胶又可以分为反应性微凝胶和非反应性微凝胶两类,其中以反应性微凝胶的研究最为活跃,应用最为广泛。我国相关文献报道也是反应性微凝胶居多。反应性微凝胶常见活性基团有双键、羟基、羧基、氨基和环氧基等。
气凝胶最初是由S.Kistler命名,由于他采用超临界干燥方法成功制备了二氧化硅气凝胶,故将气凝胶定义为:湿凝胶经超临界干燥所得到的材料,称之为气凝胶。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常压干燥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目前普遍接受的气凝胶的定义是:不论采用何种干燥方法,只要是将湿凝胶中的液体被气体所取代,同时凝胶的网络结构基本保留不变,这样所得的材料都称为气凝胶。气凝胶的结构特征是拥有高通透性的圆筒形多分枝纳米多孔三位网络结构,拥有极高孔洞率、极低的密度、高比表面积、超高孔体积率,其体密度在0.003-0.500 g/cm-3范围内可调。(空气的密度为0.00129 g/cm-3)。
气凝胶的制备通常由溶胶凝胶过程和超临界干燥处理构成。在溶胶凝胶过程中,通过控制溶液的水解和缩聚反应条件,在溶体内形成不同结构的纳米团簇,团簇之间的相互粘连形成凝胶体,而在凝胶体的固态骨架周围则充满化学反应后剩余的液态试剂。为了防止凝胶干燥过程中微孔洞内的表面张力导致材料结构的破坏,采用超临界干燥工艺处理,把凝胶置于压力容器中加温升压,使凝胶内的液体发生相变成超临界态的流体,气液界面消失,表面张力不复存在,此时将这种超临界流体从压力容器中释放,即可得到多孔、无序、具有纳米量级连续网络结构的低密度气凝胶材料。
气凝胶内含大量的空气,典型的孔洞线度在l—l00纳米范围,孔洞率在80%以上,是一种具有纳米结构的多孔材料,在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等诸方面均显示其独特性质。它们明显不同于孔洞结构在微米和毫米量级的多孔材料,其纤细的纳米结构使得材料的热导率极低,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对光、声的散射均比传统的多孔性材料小得多,这些独特的性质不仅使得该材料在基础研究中引起人们兴趣,而且在许多领域蕴藏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凝胶(又称微胶)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型功能性聚合物,在改善漆膜流挂性和机械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早在1934年微凝胶就由Staudinger等人合成。Funke在微凝胶,特别是在反应性微凝胶方面做了大量理论和实验工作,用二乙烯基苯或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多官能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制成活性微凝胶,并给出了微凝胶的定义。之后人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对微凝胶及其在涂料中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把微凝胶的定义修正为凡凝胶颗粒大小在1~1000nm之间,具有分子内交联结构的颗粒都称为微凝胶。微凝胶的大小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线型聚合物相当,分子内是交联结构,与空间网状交联聚合物相似,有时其交联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