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宁波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被浙江省宁波市科学技术局立项确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6年通过审查正式成立宁波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专注于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无损监测技术、浙东海域工程结构耐久性长期原体暴露试验站建设、海工混凝土早期变形特性与抗裂性、海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等细分领域研究。
宁波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建有富翅岛海洋环境工程结构耐久性暴露试验站1100m2,室内实验室331m2,具有环境模拟试验箱, Keithley®6717a/e静电计, IM6ex电化学工作站, ALS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系统, CANIN混凝土钢筋腐蚀分析仪, Fluke动态数字万用表等仪器设备共149台套,原价368万人民币。
宁波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在海洋工程结构耐久性方面与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海洋实验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等国外科研机构以及德国、美国、瑞士、丹麦等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有长久的合作关系,在学术委员会主任陈肇元院士的指导下迄今已主持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项。
宁波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金塘大桥、象山港公路大桥等工程等防腐、耐久性监测方面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省部级重点项目等8项。创新成果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交通部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2100433B
1原材料的选择。水泥类材料的强度和工程性能,是通过水泥砂浆的凝结,硬化形成的,水泥石一旦受损,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被破坏,因此水泥的选择需注意水泥品种的具体性能,选择碱含量小,水化热低,干缩性小,耐热...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所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结构对气候作用、化学侵蚀、物理作用或任何其它破坏过程的抵抗能力.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良的因素众多,而钢筋锈蚀是其中危害最大,...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指结构在所使用的环境下,由于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结构的长期演变,最终使混凝土丧失使用能力。即所为的耐久性失效,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很多,有抗冻失效,碱-集料反应失效,化学腐蚀失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预估研究进展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预估研究进展——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日益重要,在总结结构耐久性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预估需要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失效准则、专家数据库、耐久性指数和全寿命周期分析,认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应充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摘要】随着港口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问题日益突 出,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分析,得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 在预定作用和预期的维护与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部件能在预定 的期限内维持其所需的最低性能要求的能力,称之为混凝土结构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沿海城市正在进行大规 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改革开放的 30年中,建设项目普遍存 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以海港城市为例,由于受潮汐区、浪溅 区干湿交替及海水冲刷,负温及冻融循环等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 中的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破坏严重。港口、码头和桥梁一般 10~20年 即需大修,且费用高昂。例如山东青岛栈桥始建于 1892年,之后 陆续进行大修、改建、重建工程,年份分别为 1901年、1931年、 1942年、1952年、1977年、1984年和 1998年,其中 1998年的花 费为 350 按照钢
研究方向
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一个中心、一个基地、一支队伍”,即建成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研究的技术中心;形成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发明、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于一体,有能力承担国家(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研究与开发基地;聚集和培养一支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具有解决重大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的能力,知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
第1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概述
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1.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内容
1.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实例
第2章 材料的劣化与混凝土结构有耐久性
2.1 混凝土的碳化
2.2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2.3 碱-骨料反应
2.4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2.5 化学侵蚀
2.6 混凝土的表现磨损
第3章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
3.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的目的和内容
3.2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检测
3.3 耐主性损伤引起的材料力学性能退化规律
3.4 锈后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
3.5 钢筋锈蚀引起的混凝土胀裂损伤
3.6 耐久性退化后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的评估
3.7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级的综合评判
3.8 混凝土结构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
第4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4.1 设计使用寿命与结构工作环境
4.2 耐久性设计原则和内容
4.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
4.4 混凝土结构的全寿命设计
4.5 混凝土结构的等耐久性设计
4.6 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优化设计
第5章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5.1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途径
5.2 改进结构设计
5.3 加强施工管理
5.4 防止混凝土结构劣化的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围绕现行混凝土耐久性相关规范的内容展开,汇集了混凝土耐久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针对实际应用的需要,本书以工程应用为目标,结合现行规范和工程实践案例,融入先进的土木工程使用寿命(再)设计理论框架(PRSLD: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Based Service Life Design),分别从机理研究、材料性能、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检测评估、结构加固等几个层次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系统性剖析和论述,促进工程业主、技术和管理人员理解并自觉运用耐久性设计理论与技术,对于保障混凝土结构服役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同时,本书对未列入规范、处于发展中的新技术和某些特殊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机理、设计、检测和加固等方法也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工程应用中提出的大量疑难问题也作了简要释义,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应用。
本书既是混凝土耐久性相关规范的配套读本,又是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检测和加固技术的工具书,可供混凝土结构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检测、咨询等相关人员及高校土建专业师生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