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2100433B
鹅掌柴,具掌状复叶,叶型优美,为常绿观赏小乔木,其花多具有蜜腺, 是蜜源植物之一,木材可作培养银耳的材料,根、皮、叶均可入药。在我国 多产于长江以南,山东少有引种栽培,为此,我们进行了鹅掌柴无性繁育方...
鹅掌柴又名鸭脚木、小叶手树,为五加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热带地区,因其数片小叶密生枝顶,如同翻转的鹅掌而得名。其盆栽一般高30-200厘米不等,分枝多,叶片繁密浓绿或有块状斑,具光泽。鹅掌柴栽培需要...
花叶鹅掌藤。掌状复叶,小叶6-9枚,革质,长卵圆形或椭圆形,叶绿色,叶面具不规则乳黄色至浅黄色斑块。分布:南洋群岛一带,花叶鹅掌柴为五加科鹅掌柴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鹅掌柴别名鸭脚木是被子植物门五加科...
花卉百科:黄金榕、鹅掌柴
1 一、黄金榕 桑科榕属,常绿乔木或灌木,高达 25m,树冠阔伞形,宽幅可达 30m,枝干上有下垂的气 根。单叶互生,倒卵形枝至椭圆形,长 4—10cm,革质,全缘。花单性,雌雄同株,隐头花 序。果实球形,熟时红色。 别名: 黄叶榕、 黄心榕 科属: 桑科 分布: 中国台湾 及华南地区,东南亚及 澳洲 也有分布。 习性: 喜光,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酸性 土壤 ,耐涝,抗污染能 力强 特征: 1. 幼芽或向阳的叶呈 黄金色 。 2.干多分枝带 褐色树冠广阔 。 3.叶互生倒卵形椭圆形光泽常绿小乔木,干直立,树冠 圆形。高度× 冠幅:3m~6m×2~4m。 质感: 中色泽:新叶金黄色,老叶或阴蔽地点叶色转为绿。 光照: 阳性植物,需强光。 生育适温: 23~32℃。耐热、耐湿、耐瘠、不耐阴、抗污染、耐剪、易 移植。 植物形态 2 常绿小 乔木 。树冠广阔,树干多分枝。单叶互生,叶形为椭
密脉鹅掌柴提取物中总皂苷及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密脉鹅掌柴提取物中总皂苷及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总皂苷的含量测定采用比色法,于552nm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4:1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结果:按选定的紫外条件进行测定,齐墩果酸在2.0~2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57%;HPLC定量试验中,齐墩果酸在0.4~8.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为推动“美丽那坡•生态乡村”活动扎实开展,宣传生态、文明、美丽那坡新形象,展示那坡山水美、人文美,激发全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家乡、共同建设天常蓝、树常绿、水常清、地常净“美丽那坡”的激情,那坡县将举办“生态那坡•美丽家园”全国摄影大赛。
据悉,本次活动由广西摄影家协会、那坡县人民政府主办,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承办。大赛将设金奖1名(奖金30000元)、银奖3名(奖金各10000元)、铜奖5名(奖金各6000元)、优秀奖30名(奖金各500元)以及入围奖100名(奖金各200元)。(梁盛)
辐叶鹅掌柴 Schefflera actinophylla (Endl.) Harms
金平鹅掌柴 Schefflera chinpinensis Tseng et Hoo
粉背鹅掌柴 Schefflera insignis C. N. Ho
吕宋鹅掌柴 Schefflera microphylla Merr.
总序鹅掌柴组 Sect. Agalma (Miq.) Tseng Hoo
头序鹅掌柴组 Sect. Cephaloschefflera Harms
伞序鹅掌柴组 Sect. Schefflera
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鹅掌柴的生长适温为16~27℃。3月~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冬季温度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
鹅掌柴喜湿怕干。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
鹅掌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有时也生于阳坡上,海拔100~2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