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 明式家具雕刻艺术》是 2003 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念祥 。
精美的良木雕刻是明式家具中主要的装饰手法,涵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超凡脱俗,焕采生辉。它的美学价值远远超出了传统家具本身的外在价值,实为中国古典艺术之奇珍。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其造型和做工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明式家具的精品主要用于宫廷、王公贵戚及高层次的文人士大夫之家。制作年代为明中期至清早期,时间跨度200余年。经典明式家具以其材质昂贵,做工精绝,式样讲究,数量稀少而称雄。 笔者多年从事明式家具雕刻品的收藏与研究,日积月累,心得渐增,遂不揣简陋,谨将个人藏品(兼收个别非本人所藏之件)拍成照片汇为一编,并于各作品下配以有关说明文字,题曰《明式家具雕刻艺术》,意欲与同道学者共相研讨。因此,本文所涉内容亦主要介绍经典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以奉献笔者的一愚之见。 从明式家具诸多雕刻作品的艺术形式观之,笔者以为足可归纳出三项颇为突出的美学原则:一曰点睛之笔,这是指在明式家具的显要位置点缀以纹饰,给家具安上"眼睛",使家具富有生命的活力。这种装饰在椅具中常放在靠背板上方,力求创造灵动通透、主题突出的美学效果。二曰流动之线,这是指在桌案的牙板四周施以雕刻,以求家具在静置中展现动态感,给家具环绕上一条流动的"飘带",以产生流动之美。这些家具腿足肩部多雕兽面,牙板多雕璃纹、凤纹、花草纹,纹饰异常生动活泼。三曰工巧之韵,这是指家具雕刻极力表现奢华与繁缛,以达到热烈华丽的审美效果。 中国传统家具就其整体造型而言,立足于沉稳端庄、方正严谨,但雕刻纹饰却与造型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无论山水花卉、鸟兽鱼虫,或是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大都具有热烈奔放的特征。这与端庄肃穆的明式家具造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沉静的形体平添了一笔流动的性情。 总而言之,雕刻在明式家具艺术整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明式家具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明式家具设计美学的智慧光芒,传递着明清两朝工艺思想追求的审美情趣,它是中国雕刻艺术形式的辉煌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又一宝贵遗产。
清·紫檀书桌
明·鸡翅木有束腰香几
明·黄花梨春凳
明·黄杨木枕凳
明·紫檀螭龙喜鹊鹿纹折叠式镜台背板透雕
明·黄花梨螭龙喜字纹曲屏芯板透雕
清·紫檀仙鹤展翅海云纹案屏风浮雕
明·黄花梨螭虎戏宝鼎纹透雕
明·黄花梨螭龙捧寿纹透雕
明·黄花梨虎纹浮雕
明·黄花梨瘿木宝炉
清·黄花梨狮纹马鞍
明·黄花梨螭虎纹浮雕
清·黄花梨狮纹马具
明·黄花梨螭龙纹架子床挂檐透雕
清·紫檀博古纹案屏风浮雕
明·黄花梨螭虎纹浮雕
明·黄花梨人物风景纹沲雕
明·黄花梨牡丹瓶花纹官帽椅靠背板浮雕
清·紫檀西番莲纹扶手椅靠背板浮雕
清·黄花梨二龙戏珠纹落地屏风浮雕
明·黄花梨松石独角兽高浮雕
明·黄花梨戥子
明·黄花梨太极八卦纹宝鼎底座浮雕
明·黄花梨提盒式小箱
明·紫檀无束腰方凳
清·黄花梨云龙戏珠纹牙板浮雕
明·紫檀牡丹双凤纹牙板透雕
明·紫檀山水人物纹高浮雕
明·黄花梨折枝石榴纹浮雕
清·黄花梨西番莲纹扶手椅
明·黄花梨螭虎纹浮雕
明·黄花梨座民间式小挂件透雕
明·黄花梨螭龙螭虎纹浮雕
明·黄花梨笔筒
清·紫檀博古纹浮雕
明·黄花梨竹节式双层套盒
明·黄花梨螭龙纹架子床持檐透雕
明·黄花梨瓜棱形围棋盒
明·黄花梨莲花螭纹曲屏透雕
清·黄花梨云龙纹牙板浮雕
明·黄花梨龙虎纹透雕
明·黄花梨镶黄杨木博古纹案屏浮雕
清·紫檀吉祥扶手椅靠背板浮雕兼透雕
明·黄花梨螭虎纹透雕
明·紫檀黄花梨桌案牙板浮雕
明·黄杨木花卉纹小罐浮雕
清·紫檀螭虎瓜果纹浮雕
明·黄花梨小箱
清·黄花梨吉祥纹官帽椅靠背板浮雕
清·紫檀蝙蝠寿字纹浮雕
明·黄花梨螭虎捧寿纹透浮雕
明·黄花梨人物故事纹浮雕
作 者: 王念祥 著
出 版 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 9787805264110
出版时间: 2003-01-01
版 次: 2
页 数: 70
装 帧: 平装
开 本:
所属分类: 图书>艺术>工艺美术
明式家具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撼人心魄的魅力,除了制作家具的珍贵木材外,家具的造型是其主要特征。我国传统家具,就其造型而言,主要吸取了建筑大木梁和壶门床及须弥座的组合形态。这种造型,把建筑艺术的连接有序、穿...
自古以来,非洲大陆的人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非洲文化。非洲的造型艺术,尤其是雕刻艺术以其简洁的线条;夸张变化的造型手法;古朴自然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异的艺术风格,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
万字格中,有“卐”字纹,用“卐”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种锦纹,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
清涧石板雕刻艺术研究
清涧石板雕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性及文化特征,如何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构建陕北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清涧石板雕刻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出发,阐述了其所表现的题材与内容,分析了清涧石板雕刻的审美特性,为现代艺术提供丰富的艺术源泉。
论徽州建筑雕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徽州建筑雕刻艺术不仅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样式和内容,还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图形遗产",这些"图形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现代设计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传统的徽州建筑雕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进行分离、重构,获得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样式和形态。
明式家具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就雕刻内容而言,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丰富多彩。倘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比如,明式家具雕刻中常见的飞禽走兽纹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造像的遗风,雄浑而博大,使人不由地想起汉代宫阙的深厚拙朴,六朝陵墓石兽那般奔放劲健的风姿;花卉人物吉祥图案,继承并弘扬了唐代的遗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饱满豪放的审美追求;山水人物则往往是带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画面;博古纹案雕工细致,意境高古,俨然有金石拓本之美;西洋纹饰则反映了外来艺术的美学影响。
明式家具中的精品雕刻,把紫檀木纹路中细若游丝的精微、凝重沉穆的圆润、劲健浑厚的质地发挥得淋漓尽致,又把黄花梨木温润似玉的情调、行云流水的纹理、不翘不裂的特性运用得炉火纯青。明式家具雕刻珍品历经几百年的风化,在器物表层形成了厚厚的包浆,宛如剔透莹润的美玉。
其雕刻技法包括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等。圆雕,多用在家具的搭脑上,浮雕,有高浅之分,高浮雕纹面凸起,多层交叠。
浅浮雕以刀代笔,如同线描。透雕,是把图案以外的部分剔除镂空,造成虚实相间、玲珑剔透的美感。它有一面作和两面作之别,两面雕在平面上追求类似于圆雕的效果。
透雕多用于隔扇、屏风、架子床、衣架、镜台等。
半浮雕半透雕,主要用在桌案的牙板与牙头上,展示出一种扑朔迷离的美感。
首先:线脚的走势产生极富动感的韵律。根据不同的家具风格,采用不同的线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装饰效果,通过自然畅达的线脚走势,我们完全可以品味到明式家具雕刻艺术中富于流动感的美妙韵律。
其次:曲线结构是明式家具雕刻艺术的灵魂。明式家具中的罗锅枨、三弯腿、透光、彭牙、鼓腿、内翻马蹄、云纹牙头、鼓钉等,既具备了加固、支撑、实用的功能,又起到了点缀美化的作用,体现着雕刻工艺的特征。
最后:优美的造型即是完整的雕塑杰作。我国传统家具造型,把建筑艺术的连接有序、穿插有度,以及须弥座的稳定牢固、平衡和谐、美观通透的东方美学神韵发挥到极至,无一不体现出方正凝重的三维造型。
我们用四个字来形容明式古典红木家具艺术风格。古、雅、精、丽、体现了简练质朴的艺术风格,饱含了工匠的精湛技艺,浸润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古 是指明式家具崇尚先人的质朴之风,追求大自然本身的朴素无华,不加装饰,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不加遮饰,利用木质肌理本色特有的材料美,来显示家具木材本身的自然质朴特色。
雅 是指明式古典红木家具的材料、工艺、造型、装饰所形成的总体风格具有典雅质朴、大方端庄的审美趣味,如注重家具线型变化,边框券口接触柔和适用,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比,横与直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形式美。还如装饰寓于造型之中,精练扼要,不失朴素大方,以清秀雅致见长,以简练大方取胜。再如金属附件,实用而兼装饰,为之增辉。总之,明式家具风格典雅清新、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
丽 是说明式家具体态秀丽、造型洗练、形象淳朴、不善繁缛。特别注意意匠美,注重面的处理,比例掌握合度,线脚运用适当。并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框架结构,使家具造型方圆立脚如柱、横档枨子似梁,变化适宜,从而形成了以框架为主的、以造型美取胜的明式家具特色,使得明式家具具有造型简洁利落、淳朴劲挺、柔婉秀丽的工艺美。
精 是指明式古典红木家具其做工精益求精,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非常注意结构美,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用钉和胶,因为不用胶可以防潮,不用钉可以防锈,而主要运用卯榫结构,榫有多种,适应多方面结构,既符合功能要求和力学结构,又使之牢固,美观耐用。
明式家具并不是指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
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良,风格简约的优质家具。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已达到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平。是中国智慧的杰出代表。
造型
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
结构
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坚实牢固。
材料
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
工艺
雕刻线脚处理得当。
饰件
金属饰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