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
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
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
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
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由于半导体热敏电阻有独特的性能,所以在应用方面,它不仅可以作为测量元件(如测量温度、流量、液位等),还可以作为控制元件(如热敏开关、限流器)和电路补偿元件.热敏电阻广泛用于家用电器、电力工业、通讯、军事科学、宇航等各个领域,发展前景极其广阔.2100433B
若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分别为n、p,迁移率分别为μn、μp,则半导体的电导为:
σ=q(nμn pμp)
因为n、p、μn、μp都是依赖温度T的函数,所以电导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可由测量电导而推算出温度的高低,并能做出电阻-温度特性曲线.这就是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以及临界温度热敏电阻(CTR)。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最好有电路图,具体可以上1688搜信瑞昌电子,里面会有工程师帮你解答
热敏电阻测温原理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
热敏电阻的作用:1、测温。作为测量温度的热敏电阻传感器一般结构较简单,价格较低廉;2、温度补偿。热敏电阻传感器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某些元器件湿度进行补偿;3、过热保护。当温度大于突变点时,电路中的电...
NTC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器 (thermistor) ——型号 MZ、MF: 是一种对温度反应较敏感、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非线性电阻器,通常由单晶、 多晶半导体材料制成。 文字符号: “RT”或“R” 热敏电阻器的种类: A.按结构及形状分类——圆片形(片状)、圆柱形(柱形)、圆圈形(垫圈形)等多种热 敏电阻器。 B.按温度变化的灵敏度分类——高灵敏度型(突变型)、低灵敏度型(缓变型)热敏电阻 器。 C.按受热方式分类——直热式热敏电阻器、旁热式热敏电阻器。 D.按温变(温度变化)特性分类——正温度系数( PTC)、负正温度系数( NTC)热敏电阻 器。 热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除标称阻值、额定功率和允许偏差等基本指标外,还有如下指标: 1)测量功率: 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 电阻体受测量电源加热而引起阻值变化不超过 0. 1%时所消耗的功率。 2)材料常数:是反应热敏电阻器热灵敏度的指标。通常,
PTC热敏电阻
1 / 7 PTC热敏电阻 恒温加热 PTC热敏电阻 1、产品概述 恒温加热 PTC热敏电阻具有恒温发热特性 ,其原理是 PTC热敏电阻加电后自热升温使阻值 进入跃变区 ,恒温加热 PTC热敏电阻表面温度将保持恒定值 ,该温度只与 PTC热敏电阻的居里温 度和外加电压有关 ,而与环境温度基本无关 . b5E2RGbCAP PTC加热器就是利用恒温加热 PTC热敏电阻恒温发热特性设计的加热器件 .在中小功率加 热场合 , PTC 加热器具有恒温发热、无明火、热转换率高、受电源电压影响极小、自然寿命长 等传统发热元件无法比拟的优势 , 在电热器具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发工程师的青 睐 . p1EanqFDPw 恒温加热 PTC热敏电阻可制作成多种外形结构和不同规格 ,常见的有圆片形、长方形、长 条形 、圆环以及蜂窝多孔状等 .把上述 PTC发热元件和金属构件进行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形式 的大功
多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得到,一般而言,酶都只能在合适的pH和温度范围内才能保持活性,天然酶的活性虽然很高,但是适用区间窄,稳定性差,现代技术通过筛选菌种、基因工程、蛋白质改造等手段,提高了酶的适用区间和稳定性。
酶标板根据其孔数可以分为48孔,96孔。一般常用的为96孔,这要根据您的酶标仪进行选择。
另外,又分可拆和不可拆的,对于不可拆的,就是一整块板上的板条都是连在一起的,那么可拆的就是板子上面的板条是分开的,分出来的板条又有12孔和8孔之分。一般现在用的较多的是可拆的酶标板,如果你之前买了一些这样的板子,那么现在完全可以只买些酶标板条就可以了。不同的厂家做出来的酶标板虽然整体看上去是差不多的,但是有些小的细节方面会做的不一样,比如结构等,这主要是因为要配合不同酶标仪使用,因此,当你在选择购买酶标板时还要考虑一下你的酶标仪是什么样子。不过一般都是适配的,只有个别的会有所不同。 因为酶标板的材质一般为聚苯乙烯(PS),而聚苯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可以被多种有机溶剂(如:芳烃、卤代烃等)溶解,会被强酸强碱腐蚀,不抗油脂,在受到紫外光照射后易变色,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
酶标板的蛋白质吸附性测定
可以使用已知浓度的某蛋白溶液,在ELISA用的空白聚苯乙烯板上进行包被。包被结束后测定孔内溶液的蛋白浓度,包被前孔内蛋白量减去包被后的蛋白量就是吸附在酶标板上的蛋白量。这样就可以知道酶标板的吸附性。
固定比酶拉术是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用人工方法同定在载体上。
1916年N elson和GrIm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同定化酶的研究工作。1969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第一次将同定化的酰化氨基酸水解酶用于从混合氨基酸中生产L一氮基酸,开辟了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新纪元。我国的固定化酶研究开始于1970年,首先是微生物所和I上海生化所的工作者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