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马蹄荷3-4月开花,10-11月果实由青绿色转为黄褐色时即可采收。选择生长12-30年、长势良好的母树上采种。将果实摘取,经日晒3-4天微裂后,置通风避雨处阴干,待蒴果开裂,可反复推动蒴果,使种子从蒴果中掉出来,然后收取种子,用麻袋装好,放进通风干燥的库房备用。因其果实内含有假种,假种木质,无翅,质量约占98%;种子具短翅,种子质量仅占2%,假种和种子混合,较难分离,一般混合收藏和播种。一般种子千粒重2.2克,发芽率10%-20%。
马蹄荷幼苗喜阴凉、怕干旱、忌水渍,应选择缓坡、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及用水便利、坡向东南或东北坡育苗。苗床高25厘米,床宽120厘米,土壤细碎,床面平坦,沟道畅通,去净树根、石块进行土壤消毒,施足基肥。2月进行播种,采用撒播,下种(含假种)750千克/公顷,因种子细小且有翅,播种时需拌适量草木灰。播后覆盖草木灰与黄心土混合1厘米厚。也可进行营养杯育苗。种子发芽出土约10%时,需搭荫棚遮荫。
乔木高20米,小枝被短柔毛,节膨大。
叶革质,阔卵圆形,全缘,或嫩叶有掌状3浅裂,长10-17厘米,宽9-13厘米,嫩叶有时更大;先端尖锐,基部心形,或偶为短的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无毛;掌状脉5-7条,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上下两面均明显;叶柄长3-6厘米,嫩叶的叶柄更长,圆筒形,无毛;托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3厘米,宽1-2厘米,有明显的脉纹。
头状花序单生或数枝排成总状花序,有花8-12朵,花序柄长1-2厘米,被柔毛;花两性或单性;萼齿不明显,常为鳞片状;花瓣长2-3毫米,或缺花瓣;雄蕊长约5毫米,花丝纤细,无毛;子房半下位,被黄褐色柔毛,花柱长3-4毫米,直立。头状果序直径约2厘米,有蒴果8-12个,果序柄长1.5-2厘米;蒴果椭圆形,长7-9毫米,宽5-6毫米,上半部2片裂开,果皮表面平滑,不具小瘤状突起;种子具窄翅,位于胎座基部的数个种子正常发育。
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贵州及广西的山地常绿林;亦见于缅甸,泰国及印度。该种最先在印度东部被发现,中国西南各省的标本。
马蹄荷防火林带能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木材收入,使林种多样化。
马蹄荷树形高大美观,林带内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是马蹄荷防火林带所起的绿色防火屏障作用,已得到国家林业局重视。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活络;止痛。
【主治】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主治偏瘫。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性味】酸;温;有小毒。
【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的茎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克。
苗期注意蝼蛄、地老虎等虫害,可用毒饵诱法防治。
在5-8月期间,马蹄荷易发生炭疽病、叶斑病害,必须加强管理。在阴天或傍晚揭除遮阳网,为苗木创造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发病前期,每隔半个月喷洒波尔多液(加3-5滴敌敌畏或乐果)或65%的代森锌600倍液1次。发病初期清除患病枝叶,或用草木灰和生石灰粉3:1均匀撒在局部发病处,或喷洒50%的多菌灵、50%的托布津500-800倍液。
自然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中 ,
适宜生长在西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根系发达,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红黄土壤,对中性土壤也能适应,生长较快,萌芽力强,具有抗干旱瘠薄、防风耐压、抗火性能好的特点。
苗期管理:苗期需严加管理,及时除草松土,适当间苗,松土及灌溉、追肥。追肥一般前期追施氮肥,后期施钾肥,共需施肥3次。多雨时期要加强排水,连续干旱时期要注意浇水抗旱,9月以后要停止施肥浇水。当年苗高可达40厘米以上,地径0.5厘米左右,翌春可出圃造林,产苗量22万-30万株/公顷。不足40厘米的小苗可留床作二年生苗。
林带种植:挖大穴或暗坎块状整地,穴规格为长0.8米、宽0.8米、深0.5米,要求碎土,表土回穴。定植株行距2.2×2.5米或3米×3米,定植时间为12月下旬至翌年3月初。起苗注意保护根系,不伤顶芽,用黄泥浆蘸根,当天起苗当天种完。起苗定植天气以雨后泥土湿透为佳,栽植回土比原土痕深5厘米,要求根系舒展,土要压实,苗木端正,履以细土。若二年生苗造林,要剪去部分叶,减少蒸腾。一般成活率可达90%以上。
栽植头3年每年要进行2-3次抚育,4-6月间进行块状松土除草,9-10月间进行全面除草松土。第4年幼树郁闭成林,即可起到防火隔离作用,每年可结合防火林带抚育清扫,把病虫害枝条、部分多余的萌芽枝条砍掉,把枯枝落叶堆积挖坑埋于树蔸四周,可改良土壤,隔离林火。
长瓣马蹄荷是马蹄荷属中原始类型,是仅具花瓣的种,在研究马蹄荷属植物的起源与进化上具有一定意义。其木材优良,结构细,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树形枝叶美丽繁茂,可作南部地区的绿化树种。
长瓣马蹄荷与马蹄荷属其他3个种相比,长瓣马蹄荷具有特别明显的花瓣;其他3个种罕见有花瓣的,或仅有极短的花瓣。
长瓣马蹄荷生长在中国贵州的南部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纬度位置偏南、地势较低,因此热量条件良好,年平均温18.3℃,≥10℃的年活动积温达5767.9℃,无霜期311天,温暖的气候为长瓣马蹄荷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荔波茂兰,长瓣马路荷生长在河谷斜坡上,土壤为由砂岩发育形成的酸性土,土层深厚,一般可达1米左右,pH值为5.5,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含有长瓣马蹄荷的常绿阔叶林为以短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 var. spinulosa)占优势的森林,除短刺米槠外,主要种类还有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蕈树(Altingia chinensis)、光叶石楠(Photinia glabra)、杨梅(Myrica rubra)、小花红花荷(Rhodoleia parvipetala)、八角(Illicium verum)、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及榕树(Ficus sp.)等。在林中,长瓣马蹄荷与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同时出现,后者种群数量稍多。长瓣马蹄荷喜温、耐荫,在常绿林下生长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