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绿泥石chlorite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通常所称的绿泥石,指主要为Mg和Fe的矿物种,即斜绿泥石、鲕绿泥石等。它是一些变质岩的造岩矿物。火成岩中的镁铁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在低温热水作用下易形成绿泥石。其颜色随含铁量的多少呈深浅不同的绿色。玻璃光泽至无光泽,解理面可呈珍珠光泽。主要是中、低温热液作用,浅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的产物。
绿泥石与云母极相似,但前者具有特征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绿泥石是一些变质岩的造岩矿物。火成岩中的镁铁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在低温热水作用下易形成绿泥石。绿泥石,亦称碧石,产于台湾省花莲县七星潭。该石种颜色有黄绿、棕绿或碧绿色。石肌常呈凹凸、扭转、不规则突球状。石形多变化,有山、岛屿、湖、动物等。石质坚硬致密,触感佳。
(Chloritejade)为含(OH)-的镁、铁、铝的铝硅酸盐矿物。凡绿泥石集合体中的色泽艳丽、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块度较大者,均可用作玉雕材料,此即绿泥石玉(Chloritejade)。现知其品种有绿冻石、仁布玉、果日阿玉、崂山海底玉等。
绿冻石(Lvdongstone或jade,"steatite")又称"莱州玉"(Laizhoujade或stone),产于山东掖县城西,为符合工艺美术要求的绿泥石岩。因其色绿似冻,故后称"绿冻石"(Green-jelliedstone)。工艺美术上要求绿冻石绿色鲜艳,显蜡状光泽,半透明至透明,质地致密、细腻、坚韧,硬度大。根据色泽、透明度、质地、块度等因素,可将绿冻石分为三个等级(表12-38)
等级工艺美术要求或规格:一级绿色鲜艳,蜡状光泽强,透明度好,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无杂质,块重10公斤以上;二级绿色较鲜艳,蜡状光泽较强,透明度较好,质地致密细腻,稍有碎叉,无杂质,块重3公斤及其以上;三级绿、黄绿色,蜡状光泽较弱,微透明,质地致密细腻,稍有碎叉,有杂质,块重3公斤以下
仁布玉(Renbujade)以产于西藏仁布县而得名,亦为绿泥石玉。按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的差异,仁布玉除为镁绿泥石岩外,还有片理化镁绿泥石岩、片理化镁绿泥石滑石岩等。玉石呈暗绿、灰绿、浅绿色,具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微透明。质地致密、细腻、坚韧,硬度3左右,有滑感。可雕性良好。仁布玉矿床在约50年前即已开采,其玉材主要用来生产小件艺术品。藏族人民尤喜仁布玉,这是他们自己开采、加工利用的主要玉石品种之一。
产于西藏北部(藏北地区),为绿泥石软玉岩和含软玉绿泥石岩。它原为生产藏药的一种原料,现已用来加工玉器。外观为灰白、暗绿色及浅灰绿底带翠绿色斑点,其中以暗绿及带翠绿色斑点者为最好。其颜色的深浅与二价铁离子(Fe2+)含量的多少有关,多者呈暗绿色,少者呈淡绿色。质地致密、细腻、坚韧,硬度3~4,可雕性良好。深色者古朴凝重;带翠斑者酷似翡翠中的"梅花绿"、"满天星",故有"假翡翠"之称。已用来生产玉牌、玉锁、玉碗、文具、首饰等,别有风韵。
海底玉(Haidijade)以产于山东青岛崂山仰口村的大海底中而得名(Seabed或Submarinejade),为绿泥石质玉石。海底玉主要由绿泥石组成,并含少量角闪石、蛇纹石、叶蜡石、绢云母等矿物。颜色以绿色为基调,但又不是单一的绿色。深时呈墨绿、浓绿,浅时淡绿偏蓝。
此外,四川江油、辽宁岫岩、青海祁连等地也有绿泥石玉发现。四川江油的绿泥石玉由铁绿泥石组成,为致密块状,呈铁褐色。辽宁岫岩的绿泥石玉发现于岫岩县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石大理岩中,与蛇纹石玉、透闪石玉、滑石、菱镁矿等共生。玉石含叶绿泥石90%以上,另含蛇纹石、白云石等。贫镁、贫硅、富铝是玉石的一大特征。矿床在成因上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
在火成岩中,绿泥石多是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蚀变的产物。富铁绿泥石主要产于沉积铁矿中。由海相沉积而成的鲕绿泥石,达到工业利用指标的,可作铁矿石开采。绿泥石有十种之 多,含有铬离子的绿泥石称为铬绿泥石,颜色发紫,可用作工艺品和装饰物。绿泥石与云母极相似,但前者具有特征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
绿泥石原岩的主要产出于大渡河上游的大山深处之中,是由绿色玄武岩形成的河卵石,它的硬度约为2-2.5,嫩绿色至深绿色,呈粒状、板状、块状,由于岩石包裹发育,最易形成各种形态。
绿泥石的质地细润且光滑,颜色呈油绿色,极富雅气,可分为型石、画面石(墨画石)、葡萄石、梅花石、绿釉石(类彩陶石)等几种。造型石较易形成罗汉、人物、头像、各种动物等型,总体圆润秀美,有浅绿、黄绿、深绿等色,型纹结合,似天雕神塑,石表又有天然包浆,独具长江石之特色,形状各具风姿;葡萄石石面颗粒分布如葡萄,石型多呈瓜果状,石体上布满了白色、黄色、浅绿的凸起图纹,似葡萄熟了,供人玩赏品味,还有一种少见的梅花石,由小颗粒圆状纹路凸起形成,间或有条状枝杆,酷似绿萼梅花,华贵典雅,美不胜收;绿泥墨画石石面的纹理或图案颇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墨画石格调高雅,黑色线条极似素描钢笔画。
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Y3【Z4O10】(OH)2·Y3(OH)6,晶体属单斜、三斜或正交(斜方)晶系的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化学式中Y主要代表Mg、Fe、Al和Fe,在某些矿物种(如镍绿泥石、锰绿泥石、锂硼绿泥石等)中还可以是Cr、Ni、Mn、V、Cu或Li;Z主要是Si和Al,偶尔可以是Fe或B。但通常所称的绿泥石,往往只指其中主要为Mg和Fe的矿物种,即斜绿泥石、鲕绿泥石等。还可根据Fe:R(二价阳离子)比值和Si原子数的不同再分出诸如叶绿泥石、鳞绿泥石等亚种。绿泥石的晶体结构由带负电荷的2:1型结构单元层Y3【Z4O10】(OH)2与带正电荷的八面体片Y3(OH)6交替组成。绿泥石多型发育,多型的种类与其成分的变化和形成条件有关。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薄片具挠性,集合体呈鳞片状、土状。颜色随含铁量的多少呈深浅不同的绿色。玻璃光泽至无光泽,解理面可呈珍珠光泽。比重2.6~3.3,摩斯硬度2~3。绿泥石主要是中、低温热液作用,浅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的产物。在火成岩中,绿泥石多是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蚀变的产物。富铁绿泥石主要产于沉积铁矿中。由海相沉积而成的鲕绿泥石,达到工业利用指标的,可作铁矿石开采。
名字来源:以其和绿泥石相似而命名;
化学组成:成分变化较大,还常含有CaO及TiO2;
类别:硅酸盐矿物-岛状硅酸盐-硬绿泥石族;
晶系和空间群:有两种多型,为三斜晶系和单斜晶系,空间群分别为Ci和C2/c;
晶胞参数:a0=0.950nm,b0=0.548nm,c0=0.916nm,α=90o11,β=90o111,γ=90o11(三斜),a0=0.952nm,b0=0.547nm,c0=1.819nm,α=90
形态:晶体为假六方晶体片状,通常以鳞片状或玫瑰花形集合体产出;
颜色:深灰色,或从浅绿色至绿黑色;
条痕:同颜色;
透明度:半透明;
光泽:玻璃光泽,解理面上可见珍珠光泽;
解理和断口:解理完全,参差状断口;
比重:3.6g/cm
其他性质:薄片可弯曲,但易折断,无弹性;
鉴定特征:以较高的硬度和脆性区别绿泥石,与云母的区别是薄片无弹性;
成因和产状:形成于区域变质形成的岩石,如片岩和千枚岩,还形成于伟晶岩,伴生矿物有白云母、绿泥石、石榴子石、十字石和蓝晶石。
紫砂的泥料,主要有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其使用、养护方法同紫砂壶。 自己爱喝的茶都可泡。 一般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
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 山绿泥最好是绿茶养,红茶普洱等颜色深的茶泡养效果不如绿茶 现在的绿泥98%是化料的。...
民国时期有潜陶刻字,国良款,省立宜陶的紫砂瓶,真品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50000左右;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不过在金陵玩家上的紫砂壶都说几百元左右的。 价格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黑云母蓝晶石绿泥石片岩
岩石名称:黑云母蓝晶石绿泥石片岩 英文名称: Biotite kyanite chlorite schist 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云母 30%,蓝晶石 30%,绿泥石 35%,石英 5% 所属岩类: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 \片岩 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 成因:泥质岩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 产地:山西五台 采集:桑隆康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0 描述:周汉文 数字化:周汉文
兖州矿区红层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和成因
运用带有X射线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研究了兖州矿区上侏罗统红层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水文地质意义.根据其在砂岩孔隙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颗粒骨架的关系,自生绿泥石的产状可分为网膜式,渡桥式和填隙式(玫瑰花状集合体)3种;依据扫描电镜图片中矿物间的赋存关系并参考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成岩环境,自生绿泥石的成因被划分为高岭石蚀变形、钾长石蚀变形和酸性热液生成3类.
据野外产状和分布特征,岩相学测定、变晶矿物成分和组合标志以及硅酸盐成分分析表明,组成桐柏黑硬绿泥变质带的原岩主要分属于两种类型,一是辉长岩类,二是斜长花岗岩类。
类岩石中黑硬绿泥石的形成过程虽长,但基本上是在一个变质作用过程中的产物,只是其发育有先有后而已。早阶段形成的黑硬绿泥石都和糜棱叶理相一致,晚阶段发育起来的硬绿泥石则斜交片理,二者虽有穿插现象但绝无交代作用可见,而且较大的变斑晶黑硬绿泥石可有筛状变晶结构,中包斜长石、绿帘石、角闪石或石英长石,白云母绿帘石等矿物包体。这些包体矿物一般都是原岩中原生矿物粒化重结晶的变晶矿物。说明这两类岩石中的黑硬绿泥石都是在原岩受到糜棱岩化作用过程中的变晶矿物,所以,黑硬绿泥石的变质作用实是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带内辉长岩体和斜长花岗片麻岩体的一种退变质作用的结果。
变质作用时代也就是糜棱岩形成的时代,其中白云斜长片麻糜棱岩的39Ar/40Ar同位素年龄为230Ma,相当于印支期,也就是说桐柏北部黑硬绿泥石变质带的形成时代和整个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发育的印支期糜棱岩化变形作用是同步发展起来的。其形成时的温压条件,参考变质作用带内相邻同变质期岩类中多硅白云母的Si=3.40~3.50,按MassonneandSchreyer(1987)的图解,于温度达673.15K时,压力应在0.8GPa~1.2GPa之间。若依其平均压力1GPa,采用Kroph(1978)和GreenandHellman(1982)[15]石榴石多硅白云母地质温度计,求得本带变质作用的温度为644.15K~765.15K。也就是说桐柏北部黑硬绿泥石变质带中,黑硬绿泥石 黑云母 白云母±绿泥石±石英 钠长石和黑硬绿泥石 白云母 阳起石±绿泥石 钠长石组合形成作用的温压条件是在约1.0±0.3GPa,703.15±323.15K,黑硬绿泥石可稳定的情况下,这和鄂北蓝片岩带形成的温压条件p/GPa=0.5~0.7,T=623.15K~723.15K是相近的。由于这个黑硬绿泥石变质带无硬柱石发育,而且有富锰铝榴石石榴石、黑云母和绿帘石形成。因此,其变质作用温度要比北美加里福尼亚有硬柱石出现的黑硬绿泥石变质带的形成温度要高些,即在临近黑云母变质带的温度范围内。桐柏黑硬绿泥石的变质带内无典型的蓝闪石分布,而常见冻蓝闪石和蓝透闪石与镁钠闪石产生,也表明这个变质带形成时的温度可能相对较高,应相当于通常的绿泥石带的上部至黑云母带的下部温度之间的过渡带内。这和地质温度计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桐柏黑硬绿泥石变质带内的黑硬绿泥石与多硅白云母、阳起石、绿帘石、钠长石和绿泥石共生,两无钾长石发育,这和Brown(1975)对含黑硬绿泥石的高压绿片岩相的分析相吻合。因此,桐柏黑硬绿泥石变质带应属于高压条件下的较高温蓝闪绿片岩相变质形成物 。
硬绿泥石是指一种硅酸盐矿物,为锰、镁和铁的碱性铝硅酸盐。矿物颜色为暗绿色,具有珍珠光泽。如果富含锰就称为锰硬绿泥石;富镁则称镁硬绿泥石。
本研究所分析的样品主要为矽卡岩型矿石。首先,把所采样品磨制成光薄片;然后,在光学显微镜观察鉴定的基础上,选用了绿泥石化比较明显的7个样品(5-1、TJ-19、2-1-3、2-3-2、DLG-118、6-1-2、LZ1-4)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其中,样品5-1、TJ-19采自铜街矿段,2-1-3、2-3-2采自曼家寨矿段,DLG-118、6-1-2、LZ1-4采自辣子寨矿段。镜下特征显示,绿泥石主要呈片状、磷片状,与锡石、石英、萤石等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广泛交代黑云母、阳起石及各种硫化物,或沿其矿物裂隙分布、充填(图2)。各样品的显微特征描述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