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215-2016)规定了流苏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播种育苗、出圃、大苗培育、栽植、病虫害防治。该标准适用于流苏树的栽培。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
DB41/T 383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
- |
参考资料:
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et Paxt.)为木樨科流苏树属的落叶乔木,树形高大优美,枝叶茂盛,树高可达2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灰黄色,密生绒毛。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或有小锯齿。初夏满树白花,如覆霜盖雪,清丽宜人。秋季结果,核果椭圆形,蓝黑色,花期4~5月,花期10天左右,果熟期9~10月,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流苏树不仅是用材和园林观赏树木,同时还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枝、干又是嫁接桂花的优良砧木。流苏树的芽、叶亦有药用价值,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加强开发研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是由于其萌发成苗困难,自然更新不易,是造成资源数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定了地方标准《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215-2016)。
起草阶段
2014年10月,济源市林木种子站开始着手制订标准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济源市及周边地区调查、收集流苏树育苗的关键技术环节。2015年4月济源市林木种子站对“流苏树育苗”作了认真调查和研究。2015年6月召开了济源市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和苗农代表参加的标准征求意见会。在总结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编写了《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初稿。随后,济源市育苗专家范长虹、林业专家马兴旗等相关人员对标准初稿进行研究分析,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2016年3月18日,地方标准《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215-2016)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16年6月18日,地方标准《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215-2016)实施。
地方标准《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215-2016)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规则起草。
起草单位:济源市林木种子站。
主要起草人:牛文魁、原佩剑、闫琰、卢伟、常东东、高雪梅、郭在彬。
参加起草人:齐铭锟、王传兴、李杨平、李洁、买倩、齐蕾、卢庆华。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沉香树是很具有市场前景的树木,沉香树的种植技术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种好一株沉香树,需要掌握很多方面的东西,比如说沉香树的习性,沉香树的种植方式还有沉香树的养护工作,这些在种植沉香树的过程中都是必不可...
闷24小时,使室温升高。在过道的墙上,靠地面和檐下方各开1.5平方米的地窗及高窗一扇,要求打水泥地面以便灌水保湿。 培养灵芝的瓶子放在地上或架上,卧放或立放,卧放可不用架子,直接卧于地上,放入...
前言 |
Ⅰ |
---|---|
1范围 |
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术语和定义 |
1 |
4播种育苗 |
1 |
5出圃 |
3 |
6大苗培育 |
3 |
7栽植 |
4 |
8病虫害防治 |
4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流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5 |
参考资料:
建议河南省在流苏树栽培或推广中认真执行《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促进流苏树苗木繁育和栽培的规范化、标准化,减少苗木繁育期间的经济损失,发挥流苏树的美化和绿化效果。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不断完善熟化技术,为以后该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依据。
《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215-2016)规范了流苏树栽培过程中的技术措施,有利于流苏树的推广和利用,有利于培养流苏树优质壮苗,对进一步开发流苏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2100433B
朴树栽培技术
朴树栽植技术 一、朴树概述 朴树,别名有沙朴、朴子树、朴仔树。落叶乔木,高达 20m,胸 径 1m;树冠扁球形。小枝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叶卵状椭圆形,长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对称,锯齿钝,表面有光泽,背脉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时橙红色,径 4-5mm, 果柄与叶柄近等长,果核表面有凹 点及棱脊。花期 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 肥沃、湿润、深厚之中性粘质壤土, 能耐轻盐碱土。 深根性,抗风力强。 寿命较长,在中心分布区常见 200-300 年生的老树。抗烟尘及有毒气 体。 三、朴树的主要品种 在四川地区,朴树主要品种为小叶朴 、大叶朴、珊瑚朴、西川 朴。 (一)小叶朴 别名:黑弹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 20米,树冠倒广卵形至扁球形。 树皮灰褐色 ,平滑 .当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较深,无毛,散生 椭圆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
苏州地区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探讨
通过树木的移植,可以发挥相应的成景特征,对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园林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充分应用树木栽培技术,已然成为了园林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分析了苏州地区园林工程树木栽培中的影响因素,对主要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9-10月份种子成熟后进行采收。采收后进行水选。水选的方法是: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同时放入0.1%的高锰酸钾进行种子消毒。在浸泡过程中,将成熟度不高的种子及虫蛟种子飘浮捞出得到纯净的种子。同时结合浸泡,用手搓去种子表层的褐色表皮,以利于种子发芽。
方法一:催根。选背风向阳排水性良好的地方,挖坑深10厘米,长度可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将流苏种子与清水沙(消毒筛选干净)按1:2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坑中分布均匀,然后上面铺上2c米的沙,浇透水,盖地膜保持湿润。畦中可竖一部分草靶,通风、透气,防止种子腐烂、表层见干浇透水。经过两个月后流苏种子的根基本全部生齐,根系可达4-5c米,此时可将畦中种子取出,挑取带根种子进行栽植。也可以等到年后取出栽植,此种方法可以从秋天栽到第二年春天,年前不农忙,节约劳动力,年前栽出的慢、年后栽植出的快。
方法二:催芽。选背风向阳的地方打畦,浇透水隔二天后将纯净的种子均匀的撒在畦中,上面盖上0.5厘米的土,然后盖上0.5厘米的沙,上面盖上地膜。经常观察注意土壤的干湿度,干后要浇水,注意除草,松土,保证种子的发芽率。等到第二年3月下旬,种子基本破土而出,加强管理,到5月上旬叶片长成到3-4片叶时,直接栽植到大田中。
方法三:扦插。此种方法多在雨季进行,方法是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基质选用沙壤土即可。应用很少,原因一是只能适应部分品种;二是扦插后原品种的稳定性保持不强。
比较:前两种方法在流苏育苗过程中都表现出很好的效果,总体试验比较表明,经过移栽后第二种方法不如第一种方法出苗后,苗木生长旺盛,第一种方法催的是根,栽根后出苗旺盛,而第二种移栽时是小苗,要经过一定缓苗期,但第二种方法的优点是发芽率高,出苗整齐,第一种方法省地,避开农忙季节;第二种方法费地,正值农忙。
在大田中整畦,漫灌浇水,每亩栽植20000株;株行距30厘米×10厘米米;2年后可用嫁接桂花的砧木。若培养绿化苗,可逐年从中移植,根据株行距进行移植、培养大苗,苗木移栽宜在春、秋两季进行,小苗与中等苗需带宿土移栽,大苗带土球。在栽植过程中,若日后和作本用的流苏,可用育苗方法中的第一种培养盆景,方法是栽根时,由于根系比较软,将根尖放入土中1c米,然后将剩余的根左转一下,再右转一下,按入土中堆土栽实,2年后将流苏苗上盆搞嫁接时,把弯曲的那一部根系提出土外,就形成了平常所见的桂花底部形形色色、奇形怪壮的盆景,可根据造形不同,栽植时将根随意弯曲,但注意不能伤根。流苏树喜肥,夏季应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1年生苗可长高至0.8-1.2米,地径1厘米,3年生长达到3-4厘米,用于绿化。
流苏树在栽培过程中,特别是栽植的头三年,要加强水肥管理。栽植时要施入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肥作基肥,基肥与栽植土充分拌匀,并施用一次氮肥以提高植株长势,秋末结合浇防冻水施一次腐叶肥或芝麻酱渣。翌年5月初施一次氮肥,8月初施用一次磷钾肥,秋末施一次半腐熟发酵的牛、马粪肥,第三年可按第二年的方法进行施肥。从第四年起,只需每年秋末施一次足量的牛、马粪肥即可。
流苏树喜湿润环境,栽植后应马上浇透水,五天后浇第二次透水,再过五天浇第三次透水,此后每月浇一次透水。华北地区7、8两月是降水丰沛期,可不浇水或少浇水,大雨后还应及时将积水排除。秋末要浇好防冻水。翌年三月初及时浇返青水。北方春季干旱少雨,春季风大且持续时间长,4月上旬和中旬要各浇一次透水。第三年可按第二年的方法进行浇水,第四年后每年除浇好封冻水和解冻水外,天气干旱降水不足时也应及时浇水。
流苏树在园林应用中,常见的有单干型和多干型两种树型。
单干型:小苗长到高1.5米左右时,于冬剪时将主干上的侧枝全部疏除,只保留主干,并对主干进行短截,第二年在剪口下选留一个长势健壮的新生枝条作主干延长枝培养,其它的新生枝条全部疏除,秋末继续对主干延长枝进行短截,第三年春季,在剪口下选择一个长势健壮且和第二年选留枝条的方向相反的芽作主干延长枝培养,此后继续按先前方法进行修剪,直至达到需求的高度。然后再对主干进行短截,翌年在剪口下选择三、四个长势健壮,且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主枝培养,主枝长至一定长度后可进行短截,并选留侧枝。至此,乔木状树型基本形成,以后只许将冗杂枝、病虫枝、下垂枝、干枯枝剪除即可。
多干型:在苗圃阶段,可选留3-4个长势健壮大枝作为主干培养,以后在主干上选留角度好,长势均衡的分枝作为主枝培养,选留主枝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交叉,要各占一方。此后的修剪要选角度较大的上部枝条作延长枝,并对其进行中、短截。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大树冠:二是利于树冠的通风透光。
《乌桕栽培技术规程(LY/T 1903-2010)》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元宝枫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261-2016)规定了元宝枫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出圃、大苗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该标准适用于元宝枫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