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机群协同作业》是李冰著论文。
副题名
外文题名
论文作者
李冰著
导师
龙水根指导
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与理论
学位级别
d 2004n
学位授予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04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 路面工程
馆藏号
U416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2882954
馆藏目录
2005\U416\17 2100433B
控制压实度和空隙率 可以取芯测量 有无核密度仪 也可以无损检测 但是现在一般都是要求施工单位取芯测量的,还要保留芯样. 再就是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好 摊铺温度也要控制好 雨天或者低温不能施工
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行车舒适、噪音低、扬尘少、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大部分高等级公路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占主导地位...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流程1、对路面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前后所经过的流程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来操作。首先需要做好施工的准备,保证各路机械运行正常,同时人员要配备齐全,人员也有很多。比如有...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方法 (1)施工程序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①选购经调查试验合格的材料进行备料。 ②做好配合比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 ③ 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恢复中线 (底面层施工时) ,在边线外侧 0.3~0.5m 处每隔 5~ 10m 钉边桩进行水平测量,拉好基准线,画好边线。 ④ 对下承层进行清扫, 底面层施工前二天在基层上洒透层油。 在中底面层上喷洒粘层 油。 ⑤试验段开工前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试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在监 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以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 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集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 各项技术指标等。 压实度检测 制定改进措施 机械选型与安装 机械检修 机械试运转
阐述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尤其是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载车辆数量的急剧上升,新建公路路面的抗裂性能,是保障车辆安全运输与随行人员人身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实践,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裂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基层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 2.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 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较小 4. 表面应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的拱度应一致;高程符合要求。 |
|
施工工艺要求 一. 一般要求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二. 准备工作 1. 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2. 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
|
三 .拌制运输
|
|
改性沥青混凝土(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是一种通过在沥青中添加改性剂来提高其性能和耐久性的路面材料。它在建设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抗裂、耐久性和抗水损害能力。下面将详细介绍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艺流程及要点。
一、基础处理
在进行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必须对基础进行充分处理。首先,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积水,并确保基础表面平整。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填补或修复,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最后,对基础进行压实处理,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二、材料选用
1. 沥青:选择具有良好黏附性和抗老化性能的改性沥青。根据施工要求和气候条件,选用适当的沥青等级。
2. 骨料: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确保骨料的质量稳定,并进行筛选、洗净等处理。
三、施工方法
1. 沥青砼拌合站:将沥青、骨料和改性剂按照一定比例送入拌合站进行混合。确保混合均匀,以提高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2. 铺设:在基础处理完成后,使用铺设机将改性沥青混凝土均匀地铺在基础上。控制铺设厚度和坡度,确保路面平整度和排水性能。
3. 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对铺设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进行初压、中压和终压等多次压实,以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4. 表面处理:对已压实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刮平、喷洒附着剂、撒布骨料等。这些处理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
四、对比内容及说明
与传统沥青混凝土相比,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
1. 抗裂性能更好:添加了改性剂后,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能够有效防止路面产生裂缝。
2. 耐久性更高: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较好的路面质量和功能。
3. 抗水损害能力强:改性沥青混凝土通过添加改性剂,提高了其抗水损害的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入路面结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4. 抗老化性能优异:改性沥青混凝土经过改良后,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紫外线照射的能力,延缓了路面老化过程。
5. 质量稳定可控: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严格控制材料比例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质量稳定可控。
五、改性剂的选择与使用
在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改性剂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的改性剂包括聚合物改性剂、橡胶改性剂等。选择改性剂时,需要考虑路面的使用环境、设计要求以及改性剂的成本等因素。同时,合理控制改性剂的添加量,避免过多或过少对路面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六、温度控制与施工时间
在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保持其在施工温度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混合料的流动性和粘附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和路面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时间和速度,确保沥青混凝土能够得到充分压实。
七、质量检验与验收
为了确保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包括对沥青、骨料、改性剂等原材料的检测,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压实效果、厚度、平整度等指标的检验。只有通过质量验收,才能保证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人员配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在每一个班都要配备足够的人力,并应进行技术交底,使他们明白自己应该作什么,怎么才能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