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套教材包括《理论力学》主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及规范化练习册。本教材依据“高等学校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考虑到机械大类应用型本科生源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广泛涉及诸多工程实际,注重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全书包含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篇共14章内容。静力学部分包含静力学基础、平面基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4章内容,运动学包含运动学基础、点的合成运动、刚体平面运动3章内容,动力学包含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机械振动基础7章内容。每章后均配有相应的思考题、练习题及答案。推荐学时数为56~72学时。本教材适合应用型本科机械、包装、土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地质、采矿、冶金、材料加工专业学生学习之用。本书共7章,根据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重点,力求体现概念准确,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包括海洋测绘基本知识、海洋定位数学模型和各种测量定位技术、海洋水深测量方法及海洋地形测量、港口工程测量和水下工程测量等典型的海洋工程测量。本书可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其他专业的参考用书。2100433B
书名理论力学
书号978-7-118-09410-7
作者张功学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译者
版次1版1次
开本16
装帧平装
出版基金
页数306
字数486
中图分类O31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理论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工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其他力学课程打基础的。其内容分为三部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主要研究力的基本性质,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及各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运...
建筑力学是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的基建筑力学本原理,分析和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结构力学(St...
B对 对M:F增大时,为了M平衡,摩擦力f增大(f=F) 对杆受力分析: O点的约束力,重力G1,支持力N,向右的摩擦力f 以O点为参考点,根据力矩平衡可列出: G1*L/2*sinθ-N*Lsinθ...
工程塔吊中的理论力学
工程塔吊中的理论力学 塔吊,即塔式起重机。机身很高,像塔,有长臂,轨道上有小车,可以在轨 道上移动,工作面很大,主要用于建筑工地等处。塔吊一般用于建筑施工、货物 搬运、部分事故现场处理等场合, 主要作为材料、 货物等的高空运输或质量较大 物体的运送的工具。 塔吊一般由外套架、 回转轴承、塔冒、平衡臂、平衡臂拉杆、起重臂(吊臂)、 起重臂拉杆、电源、支架、变幅小车,起重吊钩、驾驶室等几部分组成。另外工 作时塔机安全装置还应主要包括: 行程限位器和荷载限制器。 行程限位器有: 起 升高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幅度限位器。 1 塔吊静力学分析 塔吊静止时(考虑有载荷情况,且忽略风力) ,其主要受四个力作用,左侧 重物,右侧重物的重力,机构自身重力,地面对其的约束力(可分解为沿 x 轴 Fx的和 y轴的 Fy),以及一个附加力偶。 空载时为保证塔吊不会向左倾倒,整个构件必须满足平衡方程: ∑MA=0
理论力学--9刚体的平面运动
理论力学--9刚体的平面运动
1、该教材弱化和物理课程中重复的理论部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欧美教材,例题和习题增加工程实例。
2、该教材对理论力学的延伸——分析力学基本部分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3、该教材例题和习题题目类型比较多,同时注重解题步骤规范,注重一题多解。
4、该教材强调受力分析,强调画图(受力图、速度图、加速度图和虚位移图等)知识。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理论力学(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周又和. 理论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李俊峰,张雄.理论力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李银山. Maple理论力学(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 张居敏,许福东,杨侠. 理论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100433B
该教材针对理论力学虽然定理、公式不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貌似浅显却难以深入掌握,解题过程需对力和运动进行缜密分析,对基本定理(或原理)的应用灵活,题型多变,所研究的物体机械运动与日常生活及很多领域的工程有着广泛的联系等特点编写的。
该教材以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为主体内容,同时注重相关知识的扩展和适度的深化,较多地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知识体系;通过解释日常生活现象和工程实例,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选编典型例题,规范解题过程,针对学生解题时往往止步于求出答案,缺乏对例题的深入思考这一弊端,该教材在所有例题的后面都附有深入细致的“注意”(即小批注),有的对解题的关键予以说明,有的指出了学生在解题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忽略的问题或常犯的错误及错误的根源,有的给出一题多解的思路或进一步可研究的问题。
每章后的思考题都是针对一些容易犯错的概念精心设计的;所给习题新颖丰富,并在题目中注意体现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灵活应用,书后附有习题参考答案。该教材中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有相当一部分是作者围绕课程内容自己编写的新题,同时也参考中国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中的部分例题、思考题和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