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由一氧化碳与硫磺气相催化合成硫磺与一氧化碳的摩尔配料比为3-5:1,反应温度350-450℃,以硫化物(如硫化钠、硫化钾、硫化镍等)为催化剂,常压反应0.5-2min,收率92%-97%,产品纯度92%以上。此反应也可采用加压催化的方式,以乙酸钠为催化剂,以丁醇为溶剂,在1.27MPa、125-130℃下反应,以90%的收率获得氧硫化碳。此外,以BX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气-固催化法制氧硫化碳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2、由二硫化碳与尿素反应而得。在120-160℃反应3.5-4h,氧硫化碳收率可达90%-98%,硫氰化铵的收率可达70%-80%。
3、由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反应而得此法以木炭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760-980℃。
4、二氧化碳与硫化氢在250-400℃,常压下催化反应,也可制得氧硫化碳。催化剂为碳酸钠、硫酸钾等。
5、实验室中通常用粉状硫氰酸钾或硫氰酸铵和浓硫酸(1:1)反应制取羰基硫:KSCN 2H2SO4 H2O → NH4HSO4 KHSO4 COS,这个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生成的气态羰基硫经氢氧化钠吸收,冷却,在液氦温度下冷冻抽空提纯。
工业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是用焦炭和氧气在一氧化碳发生炉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经冷却、水洗、除尘、碱洗,并脱除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进入一氧化碳气柜备用。
硫磺经融熔后定量加入氧硫化碳反应器,并保持反应器内一定的硫磺液面,按照一氧化碳 ∶ 硫磺=1∶3的比例将经过脱水干燥的一氧化碳以鼓泡方式通入反应器中,与硫磺蒸气混合均匀,再进入列管式氧硫化碳反应器,在有催化剂存在下,在400~500℃时生成氧硫化碳,经脱除未反应的硫磺,冷却、碱洗,除去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杂质后,得到含量90%以上的氧硫化碳。
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农药工业用于合成除草剂、杀草丹、燕麦敌、杀虫剂巴丹等。
氧硫化碳是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如禾草丹、野燕畏、燕麦敌、燕麦敌2号等的中间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恶臭气体,易潮解。
饱和蒸气压(kPa):1204.23(21℃)
爆炸上限:28.5%(V/V)
爆炸下限:12%(V/V)
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苯。
这个在课本第五章第八节 344页有,排长你可以去看看
硫化锌的性质:不溶于水、易溶于酸。见阳光色变暗。久置潮湿空气中转变为锌。一般由与锌盐溶液作用而得。若在晶体ZnS中加入微量的Cu、Mn、Ag做活化剂,经光照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用作分析试剂、涂料...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出有毒和易燃的气体。
合成气中的氧硫化碳可在催化剂上与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硫化氢,后者用活性炭或氧化锌等脱硫剂脱除。水解催化剂一般以氧化铝为主要组分。气体中的氧和硫化氢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与催化剂作用,使催化剂硫酸盐化而降低催化活性;气体中的氧还能使硫氧化碳氧化,生成的元素硫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失活。由于以上原因,时下的水解催化剂不适用粗煤气的一次脱硫,多用于联醇工艺气体的精脱硫,氧硫化碳的水解温度可低至30~50℃,脱硫后气体中残硫量小于0.1mg/m3。
健康危害:该品对肺有轻微刺激性,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时可引起抽搐,乃至发生呼吸麻痹而死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有毒。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铁路运输时须报铁路局进行试运,试运期为两年。试运结束后,写出试运报告,报铁道部正式公布运输条件。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皮带硫化技术要点
3、什么是硫化 生料胶是一种近似于粘土状的可塑体,粘结强度和弹性均较小, 但是生料体在加硫磺, 加热进行混炼后, 经过化学变化而成为具有弹 性的橡胶。即硫磺原子在橡胶分子和分子之间起了架起一座桥梁的作 用,使橡胶分子结合在一起,这一过程叫硫化 4、硫化胶接原理 (1)帆布芯、尼龙芯胶带 帆布芯、尼龙芯胶带的硫化胶接,是将胶带接头部的胶层和芯层 按一定的形式和角度,剖剥成阶梯,涂以胶浆使其粘合。然后在一定 的压力、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经过硫化反应,把接头部胶粘在一起, 使接头获得最佳的粘着强度。 (2)钢丝绳芯胶带 钢丝绳胶带接头依靠钢丝绳以橡胶的粘着力来实现。此粘着力以 抽出力表示,就是将埋入橡胶中的单位长度钢丝绳抽出来所需要的力。 抽出力下钢丝绳埋入橡胶中的长度成正比, 埋入长度愈大,抽出钢丝 所需的力愈大。 当埋入长度增至一定值后, 抽出力就超过钢丝绳本身 的破断强度,此时钢丝绳不能抽出
硫化皮带接头标准
1 平煤股份公司钢丝绳芯输送带 硫化接头标准﹝试行﹞ 一、为规范公司钢丝绳芯输送带(以下简称高强皮带) 硫化接头 工艺,提高硫化接头质量,减少断带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标准。 二、硫化接头用设备及材料 (一) 硫化器:硫化接头用硫化器必须是通过鉴定, 证件齐全的 合格产品(硫化器的性能要求见附一) 。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 场所硫化接头必须使用具有防爆性能的硫化器, 否则必须有严密的安 全措施。 (二) 胶料:胶料包括复盖胶(面胶) ,芯胶和胶浆。为保证硫 化接头质量,胶料一般应选用原皮带厂指定胶料。 若采用其它厂的胶 料,必须事先做一个硫化接头送权威部门进行抗拉强度测试, 符合要 求后方可使用。 胶料应在使用前到厂家购置新配置生产的。 若存放期不超过三个 月,且存放得当(温度在 25°以下,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无 油脂类物质污染),外观无异常变化,可直接使用。若存放期超过三 个月,使
英文名 | Carbonyl sulfide |
IUPAC英文名 | Carbon oxide sulfide |
其他名称 | 氧硫化碳、硫化羰 |
识别 | |
CAS号 | 463-58-1 |
EINECS号 | 207-340-0 |
SMILES | O=C=S |
性质 | 活泼 |
化学式 | COS |
摩尔质量 | 60.07 g mol |
密度 | 2.51 g/L (气, 20°C) 0.985 g/mL (液, 20°C) |
熔点 | −139 °C (134 K) |
沸点 | −50 °C (223 K) |
在水中的 溶解度 | 54 mL/100 mL (20°C) |
在其他溶剂 中的溶解度 | 可溶于醇、二硫化碳 |
分子偶极矩 | 0.72 D |
结构 | 直线型 |
晶体结构 | 三方晶系 (固态),每个晶胞只含有1个OCS分子 |
分子构型 | 气态分子为直线型 |
热力学 | |
ΔfH (298K) | −142.0 kJ·mol (气态) |
S (298K) | 231.56 J·K·mol (气态) |
Cp | 41.50 J·K·mol (气态) |
危险性 | |
MSDS | MSDS |
EU Index | 未列出 |
主要危险 | 可燃,吸入羰基硫含量超过100ppm的空气对身体有害 |
警示性质 标准词 | R11, R20, R36, R37, R38 |
爆炸极限 | 12-28% |
相关化学品 | 二氧化碳、二硫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