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林生沿阶草,百合目百合科植物,常生于海拔1250-1800米的阔叶林下或阴湿处。
林生沿阶草常生于海拔1250-1800米的阔叶林下或阴湿处。
生境 | 常绿阔叶林中, 林中阴湿地, 山谷阔叶林中 |
是否中国特有 | 是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内分布 | 湖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
林生沿阶草分布在四川南部(峨眉山、江安、巴县、南川一带)。
茎细长,匍匐,直径约3-4毫米,每隔一定距离具叶簇;根常聚生于靠茎下部的叶簇周围。叶狭倒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5-20(-30)厘米,宽4-8毫米,先端急尖、钝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上面绿色,具5条明显的脉,下面粉绿色,具5-7条脉,叶柄长1.5-5(-10)厘米。总状花序生于茎上端的叶束中,4-10朵花;花单生于苞片腋内;苞片披针形,最下面的长6-8毫米,向上渐短;花梗长4-6毫米,关节位于中部以下;花被片卵形,长约5毫米,蓝色;花丝稍明显;花药三角状卵形,长约2毫米: 花柱细长,基部稍宽,几与花被片等长。花期6-7月,果期8-9月。
矮麦冬育种技术:全年均分株育苗,但以春至夏季和秋季为佳,栽植后成活率较高,生长较为迅速,冬季气温过低分株后不利于恢复生长。矮麦冬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但以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为佳,排水需良好。...
耐荫性:沿阶草既能在强阳光照射下生长,又能忍受荫敝环境,属耐荫植物。在建筑物背阴处或竹丛、高大乔木的阴影下终年不见直射阳光的地方能茂盛生长,且叶面比直射光下翠绿而有光泽。耐热性:沿阶草在南亚热气候带—...
选择合适的沿阶草品种需要考虑园林的环境条件、设计风格、种植目的等因素。
几种杀菌剂对沿阶草和银边沿阶草炭疽病的室内药效试验
测定了7种药剂对沿阶草炭疽病和银边沿阶草炭疽病的室内药效,结果表明:43%好力克2 000倍和45%施保克2 000倍对沿阶草炭疽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分别为88.8%和91.7%;45%施保克2 000倍和40%福星4000倍对银边沿阶草炭疽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8.9%和88.4%。
HPLC法测定麦冬中沿阶草酮甲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麦冬中沿阶草酮甲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98nm。结果:沿阶草酮甲进样量在0.918~5.5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645282X-420010(r=0.99976),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1.74%(n=6)。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麦冬中沿阶草酮甲的质量控制。
银纹沿阶草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高约5~30cm。叶丛生,无柄,窄线形,革质,叶面有银白色纵纹,叶端弯垂。总状花序具15~20朵花,花常生或2~3朵簇生苞片腋内,花小,淡蓝色,夏季开放;果期8~10。
沿阶草叶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发的一种常见病。这种病不仅发病猛,传播快,而且对沿阶草属其他植物也可造成危害。
症状:主要对沿阶草叶片造成侵害,一般从叶尖开始发生,初期病斑呈灰色枯萎状,逐渐转为灰白色,后期病斑干枯,并着生有黑色粒状物。
发生规律:病原菌以分生孢子、菌核在寄生植物病残体上越冬牞借雨水、浇水传播。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华北地区5-9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提高磷、钾肥的施用量;春季植株萌芽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喷施进行预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发病期禁止喷灌,及时排除积水;如有病害发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连喷3-4次,每次间隔10天,雨后要注意补喷。
耐荫性:沿阶草既能在强阳光照射下生长,又能忍受荫敝环境,属耐荫植物。在建筑物背阴处或竹丛、高大乔木的阴影下终年不见直射阳光的地方能茂盛生长,且叶面比直射光下翠绿而有光泽。
耐热性:沿阶草在南亚热气候带——海拔780米的南盘江河谷种植,能安全越夏,能耐受最高气温46℃。
耐寒性:沿阶草能耐受-20℃的低温而安全越冬,且寒冬季节叶色始终保持常绿。
耐湿性:沿阶草在雨水中浸泡7天仍无涝害症状,在年均相对湿度81%的罗平县生长良好,耐湿性极强。
耐旱性:沿阶草根系发达,能储存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叶片具有蜡质保护层,可在干旱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蒸发,维持其正常的生长生活所需的营养和水分。据测定,干旱的12月至次年1月叶片含水量仍能达到60-80%。建植覆盖后,可不必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