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跨座式单轨,指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跨座式单轨特点是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非常强。
类似于"空中小火车",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公里。大型跨坐式单轨列车理论上也是属于地铁的一种制式。
跨座式单轨属于中等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投资少、周期短,智能环保、适用性强、占地面积小,相对于地铁来说,跨座式单轨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一半,造价成本仅为地铁的三分之一。
实现矿井单轨吊运输网络化建设,截止2012年2月底全矿井共敷设单轨吊梁32000米,道岔62组,建有单轨吊换装站3处,实现了大巷与大巷之间、大巷与采区之间、采区与采区之间的互通互联,各采区之间单轨吊的...
移门上轨不受什么力。可以装侧面没事。我们用的是自制拐角螺丝刀固定到侧面的。不过这个工具不好找。要么你就把轨道加长一点儿,两头穿膨胀管儿吧。这是比较简单的办法。还有别问题话我再帮你想办法吧。
单轨铁路(英文名:Monorail),简称单轨,是铁路的一种,特点是使用的轨道只有一条,而非传统铁路的两条平衡路轨。单轨铁路的路轨一般以混凝土制造,比普通钢轨宽很多。而单轨铁路的车辆比路轨更宽。作为城...
跨座式单轨预应力梁预埋件施工工法
论文阅评意见 作者姓名 单位 拟晋技术资格 工程师 专业 城市轨道工程 论文名称 跨座式单轨预应力梁预埋件施工工法 阅评结论: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阅评意见: 阅评专家: 技术职务: 人事组织部门盖章: 跨座式单轨预应力梁预埋件施工工法 1. 前言 在跨座式单轨 PC轨道梁的施工中,由于它不仅是承重的桥梁结构 , 支承和约束车辆行驶的轨道 ,同时 PC轨道梁还是牵引电网、信号系统 等的载体。因而 ,它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结构 ,既要有足够的强 度,又必须具有足够的精度。 在梁体成型过程中,如果预埋于梁体中的 各种预埋件出现脱落、移位,或者预埋位置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很可 能由此造成整榀梁的报废,以及今后机车运行中的安全质量事故。 本工法针对跨座式 PC轨道梁预埋件种类多、 数量大、定位难、易 移位等特点,采用各种组合措施,保证预埋件安装的精度和设计要求。 2. 工法特点 2.1 预
跨座式单轨工程作业车两轴转向架的设计
阐述了跨坐式单轨工程作业车运行工况,详细介绍了时速40 km/h跨坐式单轨工程作业车两轴转向架的结构、性能、技术参数等。
2019年6月4日,《跨座式单轨交通单开道岔》发布。
2020年1月1日,《跨座式单轨交通单开道岔》实施。
来源:空中快车系统
这种学名叫“跨座式单轨列车”的家伙,现在看起来好像是稀疏平常,早年间为研发它可是经历了不少挫折。关键问题不在于制造轨道,1821年英国人就发明了单轨铁路,而1888年爱尔兰诞生了第一条跨座式单轨铁路。但如何能让沉重的火车在单轨上跑起来,还要跑得飞快,这让科学家们犯了难。从人、马、到蒸汽机拉单轨火车,这步骤和火车诞生史走的套路一样。但当这单轨铁路越修越高,所谓的动力设施却不能达到这个高度:人不能变超人、马也不是飞马,就更别提那么笨重的蒸汽机。
跨座式单轨铁路(Straddle Type Railway) 就是只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承、稳定和导向, 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
世界上第一条跨座式单轨铁路线诞生于1888 年, 是由法国人Charle Larligue 设计, 在爱尔兰铺设的, 线路长约15 km , 由蒸汽机车牵引, 最高速度h43 km·-1 旅行速度29 km·h-1 , 这条线路一直运行到1924 ,年10 月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跨座式单轨铁路技术才受到各方重视, 逐渐完善和成熟起来。
1952 年, 德国工业家Axellenard Wenner2Gren 在德国科隆附近的菲林根建造了一条单轨线进行实验研究。
经过反复试验, 于1958 年得出这样的结论: 采用跨座式、混凝土轨道和橡胶充气轮胎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就是目前所称的ALWEG 型跨座式独轨铁路。后来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许多国家都修建了这种形式的独轨。
其中尤以日本建成的线路最多。
60 年代初期, 日本的工程师将改良后的AL2 WEG 型跨座式单轨铁路用作游乐园、动物园的游览车。1964 年, 东京修建的从市中心到羽田机场的单轨线, 开始把跨座式单轨铁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
羽田线成为旅客出入羽田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 在东京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之后, 日本的大阪、北九州等城市也相继修建了跨座式单轨铁路。
跨座式单轨铁路(Straddle-beam Monorail),就是通过单根轨道梁来支承、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它能有效利用城市道路空间,爬坡和曲线通过能力强,噪声和景观影响小,是一种独特的中等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跨座式单轨铁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但真正达到实用还是在二战以后,相关机电技术成熟的前提下。1953年,瑞典工业巨头Axel Lennart Wenner-Gren在德国科隆创立了一家名叫ALWEG-Forschung, GmbH的子公司(ALWEG正是Axel Lennart WEnner-Gren姓名的缩写),从事跨座式单轨的设计,1957年建成科隆-菲林根试验线。开通于1959年的加州迪斯尼单轨线(Disneyland Monorail System)、开通于1962年的西雅图中央线(Seattle Center Monorail),都是ALWEG的早期作品,这两条线路至今仍在运营。
目前中国国内缺乏系统性的有关跨座式单轨交通供电系统的专著,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2、3号线建设和运营的成熟经验,对跨座式单轨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原理等基础知识进行阐述,同时遵循“知识够用,能力必备”原则,强调实用性,对供电系统的运营管理和设备的检修等进行了重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