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科目建立的基础。会计科目设计是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科目设计的步骤为:
1.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分类,会计科目。
对经济活动分类应从粗到细。根据经济业务性质,企业经济业务可分为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过程两大类。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由资产的取得及其增减变化、负债的形成与偿还、资本的投入与增减变动等经济业务活动组成;生产经营过程由材料物资采购、材料投产与资金耗费、成本费用的发生、资金的收回及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等组成。然后,可以对各类业务再进行细分,例如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等等。最后再将各小类进行细分,从而确定会计科目。
2.确定会计科目名称和主要内容。
3.对会计科目进行编号。
对会计科目进行编号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和使用会计科目。也便于更好的了解会计科目表和会计科目体系。
4.编写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应规定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和核算范围、核算方法、核算应遵循的要求、特殊事项的处理以及明细核算的要求等等。
5.列出主要业务会计分录。
主要列举重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使用这学习和参考。
6.试行和修订会计科目。2100433B
我说的是手绘的 首先买纸 买海报纸 79cm*109cm的 有黑白两种 一般时 用一张 竖着使 这是最基本的 颜料 一般使广告色 便宜 还有马克笔 一般短时间的海报 用马克笔方便 画的时候 首先确定你...
垂直于物体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ωk=βzμsμzω0 (6.1.1) 式中 ω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z----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μs----风荷载体...
具体步骤: 1.选择楼梯形式 2.确定踏步尺寸和踏步数量 3..确定梯段宽度 4.确定各梯段踏步数量 5.确定梯段长度和高度 6.确定平台深度 7.确定底层楼梯中间平台...
制冷系统设计步骤
一 、 设 计 任 务 和 已 知 条 件 根据要求,在武汉地区,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 冷冻水温度为 7℃, 空调回水温度为 11℃,总制冷量为 400KW,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 用循环水。 二、 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1、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 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 应该包括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 以及制冷 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冷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 KW) ——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 KW) A——冷损失附加系数。 一般对于间接供冷系统, 当空调制冷量小于 174KW时,A=0.15~0.20; 当空调制冷量为 174~1744KW时,A=0.10~0.15;当空调制冷量大于 1 744KW时,A=0.05~0.07;对于直接供冷系统, A=0.05~0.07。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选用氨为制冷剂并且采用间接供冷方式
设计方法
会计科目设计的方法
会计科目的设计方法分为一般设计方法和具体设计方法。
一般设计方法包括借鉴设计法、补充修订法、归纳合并法和经济业务推导法。
会计科目设计的具体方法包括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特殊科目的设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2100433B
会计科目编号设计是指用数字威字母排列会计科日顺序在确定会计科目的名称、分类后,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其编号使之成为会计科目体系。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表现为,使科目体系更加严密和具有理性;使于科日的使用者记忆和查阅;便于开设户、记、查和编报表使于电子计算机的用。会计料目的编方法很多,如数字加线法,数字加点法,连续数字法、顺序号法、字母法、字母数字法、四位数字法等。这些方法可用于不同的单位,对于经济业务少、会计科日数量不多的小单位,可用顺序号法,在科日与科目间适当地些空号,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业务增设科目面有余地,对对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可采用四位数字法,第一位数字表示科日大类,第二位数表示大类所属的类日,第三位数字表示具体项日,第四位数字表示科日的顺序。
一级会计科目(以及某些固定的明细会计科目)的编号按规定不可以随意更改的!但在电算化环境下你可以实现更改,就是先删除,再设立,如果你真那样做了,基本上后果极其严重!会计科目编号的具体作用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但要更改软件初始科目的那些编码,应该是被绝对禁止的!
新准则贯彻应用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两三年也不见得会贯彻到你们单位,按照原先的做法就可以了。另外各地方的补充规定可能还会有差异,可以咨询你们当地财政局。2100433B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于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会计科目,需要将会计对象中具体内容相同的归为一类,设立一个会计科目,凡是具备这类信息特征的经济业务,都应该在这个科目下进行核算。设置会计科目时,要为每一个具体的类别规定一个科目名称,并且限定在该科目名称下包括的内容,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账务处理所遵循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条件。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
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是指除了各行各业有共性的会计科目外,还应根据各行各业会计对象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如:工业企业必须设“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 全面:指内容上不能有遗漏
(二)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设置科目时,要兼顾对外报告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要求。例如:为了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情况,可以设置“实收资本”账户,为了反映企业债务情况,可以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可以根据管理需要设置总账和明细账。
(三)要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统一性:就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一些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统一规定,对于核算标准、口径都要一致。
灵活性:在能够提供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作必要的调整,设置或增补会计科目。
主要是防止两种倾向:过简或过繁
(四)要简明、适用,通俗易懂
(五)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如: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等科目, 同时科目的设置又要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不同时期的指标具有可比性。
会计科目的分类(级次)
(一)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
1、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再进一步细分,又可分为反映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科目。其中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主要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等科目。
2、负债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再进一步细分,又可分为反映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科目。其中流动负债类科目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利润”,“应付利息”等;长期负债类科目主要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再进一步细分,主要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科目。
4、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主要有“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
5、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再进一步细分,又可分为反映收入和费用的科目。损益类科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二)会计科目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分为:
1、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总账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的核算指标,由财政部或主管部门设置。
2、二级科目 (为避免在总分类科目下设太多的明细科目,可在总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设二级科目。二级科目提供的指标比总账详细、比明细账具体)
3、明细分类科目(三级科目、明细科目)对总分类科目所包含的内容作进一步分类,以提供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一般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