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垦丁苦林盘,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露兜树目、牡荆科、臭牡丹(颉桐)属的其中一种,国内分布在台湾省。
基本信息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单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露兜树目 |
目英文名 | Pandanales |
科中文名 | 牡荆科 |
科拉丁名 | Viticaceae |
属中文名 | 臭牡丹(颉桐)属 |
属拉丁名 | Clerodendrum |
种中文名 | 垦丁苦林盘 |
种拉丁名 | Clerodendrum intermedium Chammisso |
生境 | 本种没有生境资料 |
海拔下限 | 300 |
海拔上限 | 5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菲律宾 |
国内分布 | 台湾省 |
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中信君庭 &n...
每个行业多少都是不容易的,关键看心态,心态放好了,把吃苦当成锻炼,于自己也是有益的,加油吧,生活在这个社会,不努力奔跑是不行的
1、清单和定额是不一样的,清单的措施费是要单独列项的,定额不用,这个你要注意,清单计价,措施费必须要单独计算,分部分项中没有措施费,措施费在措施项目清单中 2、如果你识别了梁以后,发现KL1的梁变成了...
HPLC测定紫丁香树枝中橄榄苦苷的含量
目的:用HPLC测定紫丁香树枝中橄榄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21∶79;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2 nm。结果:橄榄苦苷在0.011 62~1.162 g.L-1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98.7%,RSD 2.5%(n=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紫丁香树枝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RP-HPLC同时测定不同采集地紫丁香树枝中丁香苷和橄榄苦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紫丁香树枝中丁香苷和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2nm。结果丁香苷和橄榄苦苷均有较好的分离度,二者分别在0.021~1.05g·L-1(r=1.0000)之间和0.093~0.72g·L-1(r=0.9992)之间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和99.4%;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结论本方法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紫丁香树枝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苦枥木(原变种) | 产于长江以南,台湾至西南各省区。日本(九州、冲绳)也有分布。 |
齿缘苦枥木(变种) | 产于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 |
苦枥木(原变种) | 适应性强,生于各种海拔高度的山地、河谷等处,在石灰岩裸坡上常为仅见的大树。 |
齿缘苦枥木(变种) | 生山坡杂木林中及沟谷溪边,海拔1200-1 600米。 |
苦皮藤的根皮和茎皮均含有多种强力杀虫成分,目前已从根皮或种子中分离鉴定出数十个新化合物 ,特别是从种油中获得 4个结晶,即苦皮藤酯I一Ⅳ、从根皮中获得5个纯天然产物,即苦皮藤素I—V。这些苦皮藤重的杀虫活性成分均简称为苦皮藤素。苦皮藤素的杀虫活性成分从苦皮藤中分离、鉴定出具有拒食活性的化合物Celangulin,可以认为是该植物杀虫化学成分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前,都认为卫矛科植物杀虫活性成分是生物碱,Celangulin是第一个从苦皮藤中分离的非生物碱活性化合物。以后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其杀虫有效成分基本上是以二氢沉香呋喃为骨架的多元醇酯化合物。
以此为起点,国内外还相继开展了对其它南蛇藤属植物杀虫活性的研究 。近年来研究发现,苦皮藤的杀虫活性成分具有麻醉、拒食和胃毒、触杀作用,并且不产生抗药性、不杀伤天敌、理化性质稳定等特点 现苦皮藤素Ⅰ对害虫具有拒食作用,苦皮藤素Ⅱ、Ⅲ对小地虎、甘蓝夜蛾、棉小造桥虫等昆虫有胃毒毒杀作用,苦皮藤素Ⅳ对昆虫具有选择麻醉作用 。
据最新研究表明,苦皮藤素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特效,对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三化螟高效!持效期30天,因为是植物源农药所以不会产生抗性。苦皮藤素的水稻登记正在进行时,2011年2月份就会有正式的水稻登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