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钢结构的发展史1
1.2钢结构的特点3
1.3钢结构的分类和应用4
1.3.1按应用领域分类4
1.3.2按结构体系工作特点分类11
1.4钢结构的设计方法13
1.4.1概述13
1.4.2规范现行设计表达式15
1.5钢结构的发展16
习题20
第2章钢结构材料22
2.1钢材的破坏形式22
2.2钢材的生产22
2.2.1钢材的冶炼22
2.2.2钢材的组织构造和缺陷24
2.2.3钢材的加工25
2.3钢材的主要性能27
2.3.1钢材在单向一次拉伸下的工作性能27
2.3.2钢材的其他性能28
2.3.3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条件29
2.4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30
2.4.1化学成分的影响30
2.4.2钢材的焊接性能31
2.4.3钢材的硬化32
2.4.4应力集中的影响32
2.4.5加载速度的影响33
2.4.6温度的影响34
2.4.7循环荷载的影响35
2.5建筑用钢的种类、规格和选用40
2.5.1钢材的种类40
2.5.2钢材的规格44
2.5.3钢材的选用45
习题47
建筑钢结构设计原理第3章轴心受力构件51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51
3.2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53
3.2.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53
3.2.2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55
3.3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57
3.3.1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58
3.3.2实际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60
3.3.3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63
3.4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71
3.4.1均匀受压板件的屈曲71
3.4.2轴压构件板件的宽厚比72
3.4.3腹板屈曲后计算74
3.5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75
3.5.1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常用截面形式75
3.5.2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75
3.6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80
3.6.1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常用截面形式80
3.6.2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80
3.6.3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缀材设计84
3.6.4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87
习题92
第4章受弯构件97
4.1受弯构件的形式和应用97
4.2梁的强度和刚度99
4.2.1梁的强度99
4.2.2梁的刚度103
4.3梁的整体稳定105
4.3.1梁整体稳定的概念105
4.3.2梁整体稳定的实用算法106
4.3.3影响梁整体稳定性的因素及增强梁整体稳定性的措施107
4.4梁的局部稳定和腹板加劲肋设计110
4.4.1受弯构件局部稳定的概念110
4.4.2受压翼缘的局部稳定110
4.4.3腹板的局部稳定111
4.4.4加劲肋的构造和截面尺寸119
4.4.5支承加劲肋计算120
4.5组合梁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设计123
4.5.1梁腹板屈曲后的抗剪承载力124
4.5.2梁腹板屈曲后的抗弯承载力125
4.5.3同时受弯和受剪的腹板126
4.5.4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加劲肋设计127
4.6受弯构件的截面设计128
4.6.1型钢梁的设计128
4.6.2组合梁的设计132
习题139
第5章拉弯和压弯构件145
5.1概述145
5.2拉弯和压弯构件强度和刚度计算146
5.2.1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146
5.2.2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刚度149
5.3实腹式压弯构件的稳定150
5.3.1实腹式单向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151
5.3.2实腹式单向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156
5.3.3双向弯曲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158
5.3.4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159
5.3.5压弯构件及框架柱的计算长度160
5.4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截面设计163
5.4.1截面设计原则163
5.4.2截面设计步骤163
5.4.3构造要求163
5.5格构式压弯构件165
5.5.1强度计算166
5.5.2刚度计算166
5.5.3稳定计算166
5.5.4缀材计算和构造要求168
习题170
第6章钢结构连接方法和节点设计174
6.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174
6.1.1焊接连接175
6.1.2螺栓连接179
6.1.3铆钉连接181
6.2焊缝连接的构造和计算181
6.2.1对接焊缝的构造与计算181
6.2.2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185
6.2.3斜角角焊缝和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的计算205
6.2.4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206
6.3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211
6.3.1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211
6.3.2普通螺栓的受剪连接212
6.3.3普通螺栓的受拉连接218
6.3.4普通螺栓受剪力和拉力的联合作用223
6.3.5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224
6.4节点设计原则231
6.5次梁与主梁的连接232
6.5.1次梁与主梁铰接232
6.5.2次梁与主梁刚接233
6.6梁与柱的连接233
6.6.1梁与柱的铰接连接234
6.6.2梁与柱的刚接235
6.7柱头柱脚设计239
6.7.1整体式柱脚239
6.7.2分离式柱脚240
习题241
第7章普通钢屋架设计246
7.1屋架的选型及结构特点246
7.1.1屋架选型的原则246
7.1.2屋架的外形及结构特点246
7.2屋盖支撑体系247
7.2.1支撑的种类247
7.2.2支撑的作用248
7.2.3屋盖支撑的布置248
7.2.4屋盖支撑的形式和构造252
7.3普通钢屋架设计254
7.3.1钢屋架设计内容及步骤254
7.3.2钢屋架主要尺寸254
7.3.3屋架荷载计算与组合255
7.3.4内力计算258
7.3.5杆件设计260
7.3.6节点设计265
7.3.7钢屋架施工图273
7.4钢屋架设计实例274
7.4.1设计资料274
7.4.2屋架尺寸与布置275
7.4.3设计与计算276
习题286
附录288
附录A常用建筑结构体系288
附录B钢材和连接强度设计值289
附录C梁的整体稳定系数292
附录D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296
附录E柱的计算长度系数299
附录F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容许值302
附录G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305
附录H型钢表312
附录I螺栓和锚栓规格330
参考文献3312100433B
“建筑钢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本书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依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以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等现行规范编写。内容包括:钢结构材料,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钢结构连接方法和节点设计,普通钢屋架设计等内容。书后列有附录,给出了钢结构设计所需的各种数据以及系数,仅供参考查用。为了便于学生对钢结构设计原理的学习和掌握,各章除列举了必要的设计例题外,章后还提供了大量的习题(选择、填空、简答以及计算)。本书内容丰富、系统、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钢结构设计、制作和施工人员及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三版序 第二版序 序 第一章 钢结构的基本性能 1.1钢材的生产及其对材性的影响 1.2钢结构的建造过程及其对构件性能的影响 1.3外界作用对钢结构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钢结构稳定问题...
1 材料的抗力,主要由材料类型,是否焊接,加工工艺(热处理、冷加工等)、形状(应力集中程度)、残余应力特点等 2 荷载,包括应力幅和应力比,加载频率
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 Steel Structure Desig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Design of House Building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
钢结构设计原理(甲)chapter7
钢结构设计原理(甲)chapter7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
作者:王国周等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012504
定价:45元
印次:1-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07-12-7
图书简介:
本书按照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钢结构课程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和我国新颁布的钢结构设计规范编写。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结构工程等专业这两门课程的教材。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绪论,钢结构材料,钢结构设计方法,钢结构连接,轴心受拉和受压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钢桁架和单层工业厂房等。附有较多的例题和习题以及有关的设计资料。
本书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结构工程等专业学习这门课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土建工程设计、施工、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参考。
《钢结构设计原理》共9章,主要介绍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房屋建筑、地下建筑、桥梁、矿井工程以及其他专业,如建筑机械、塔桅、水电和海洋平台等所遇到的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内容包括绪论、钢结构材料、钢结构的连接、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钢屋盖结构设计、门式轻型房屋结构、钢结构的制造及防护。
本教材除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外,还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专科以及函授的教材,以及从事钢结构设计、制造和施工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是1900年1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耀春。
内容简介
本选题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是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着重讲述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共分为十一章,包括绪论,钢结构的材料,连接,受弯构件的计算原理,梁的设计, 轴心受力构件,拉弯、压弯构件,节点设计原理,单层厂房钢结构,疲劳计算和防脆断设计,钢结构的塑性设计和抗震设计等。附有适当的例题和习题。为了适应不同学时和不同读者对象的要求,编入了一部分比较深入的内容,供自由选读。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有关科研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的参考书。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