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永磁电机的减振降噪技术是一个国际公认的难题。本项目密切结合精密控制和军事装备等重要应用领域对高精度、低振动、低噪声的技术需求,根据永磁电机结构的对称性,拟采用相位调谐方法研究齿槽、磁极等结构单元的数量、形状和位置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揭示槽/极/相的数量、槽/极形状及其位置与振动噪声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反映机电耦联振动本质的数调谐、形调谐和位调谐理论,进而给出基于该理论的槽/极/相等关键结构单元拓扑结构的具体优选原则,最终实现永磁电机的减振降噪。该研究对完善机电耦联振动理论、促进不同领域及学科的交叉、引领对称机构相位调谐关键技术的工程应用,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批准号 |
50705062 |
项目名称 |
基于相位调谐的永磁电机减振降噪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503 |
项目负责人 |
王世宇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天津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经费 |
20(万元) |
这个要看自己的要求了从各种硅钢片,到各类结构钢,从设计角度来说都是可以的;我常见的有各类硅钢片,10号钢,45号钢等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路结构不同,则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控制系统等也不同。根据永磁体在转子上的位置的不同,永磁同步电动机主要可分为:表面式和内置式。在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中,永磁体通常呈瓦片形,并位于转子...
永磁电机启动过程要求快速牵入同步,起动力矩不够的话,牵不进同步,电机定子电流过大,会损坏绕组。这就是不能降压启动(一般电压低到330以下)的缘由。
永磁电机
(1)永磁电机是指使用了永磁体的电机,这类电机不需要励磁,大致可分为: 永磁直流电机(有换向器),无刷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特性,电子换向),永磁 同步电机(交流电机特性)等。 (2)永磁电机与普通电机区别:与普通电机相比,永磁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 特征信号小,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电机的尺寸和形状灵活多样等性能特点,具 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功率密度和效率高。 这里所说的功率密度高, 主要是指永磁电机体积小而发 电或输出功率大。 这是因为永磁电机的励磁磁场由永磁体提供, 转子不需要励磁 电流,电机效率提高,与传统电机相比,任意转速点均节约电能,尤其在转速较 低的时候这种优势尤其明显。 现代潜艇大都采用大直径低速 7 叶大侧斜螺旋桨或 泵喷推进器,转速低,推进效率高。而且,潜艇在水下多以低噪声速度机动,使 得永磁电机的这一优势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挥。 二是体积小,重量轻。由于使用了高性能的永
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是对颗粒阻尼和调谐质量阻尼有机结合的新型阻尼系统,既能有效拓宽调谐质量阻尼的减振频带、提高减振效率和耐久性,又为颗粒阻尼的结构工程应用提供了实现途径。本课题通过振动台试验、风洞模型试验、数值分析以及参数优化对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的减振机理及应用于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其工作机理和物理本质。五层钢框架的对比试验表明在不同地震作用下,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均能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其中在上海人工波作用下的减震效果最好(均方根位移与加速度响应减震率分别达到72.17%与70.99%);另外,合理的参数选取更有利于发挥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的性能,开展了附加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的气弹风洞试验(缩尺比为1:200),试验研究表明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对高层建筑风致振动响应有良好的减振控制效果,控制合理的颗粒密度、增加颗粒数量、加剧颗粒之间的碰撞等均可以提高其减振效果;基于多颗粒等效原则建立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整体吻合较好,峰值加速度吻合较好,而均方根加速度也可以将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微分演化算法对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进行了全局优化,相比于传统设计,优化设计的减振率提高了约50%;最后,提出合理的实用设计方法,明确相应的核心技术、设计流程、构造、制作、安装和测试要求,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本课题展示了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在土木工程应用的巨大前景,为土木结构振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颗粒调谐质量阻尼系统是对颗粒阻尼和调谐质量阻尼有机结合的新型阻尼系统,既能有效拓宽调谐质量阻尼的减振频带、提高减振效率和耐久性,又为颗粒阻尼的结构工程应用提供了实现途径。本课题将探索该新型阻尼系统的减振机理及应用于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效果。通过振动台和风洞模型试验,以及相应的数值理论分析,总结减振规律,揭示工作机理和物理本质,着重考察对于地震和风振的振动控制效果;建立建筑结构附加该阻尼系统的精细离散元模型和等效简化算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及优化分析;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法,明确相应的核心技术、设计流程、构造、制作、安装和测试要求,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深入开展该组合减振技术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有助于透彻理解该类非线性系统的减振机理,对于提出一种新的建筑结构被动控制技术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系统研究具有减振、降噪特性的复合减振钢板(Sandwich Sheet Metal)拉深成形过程三层材料(两侧为金属板,中间为非金属连接材料)的变形机制和各种缺陷的演化机理,根据试验结果研究建立适用于减振钢板拉深成形过程的界面连接与接触模型、起皱分离模型、成形极限图和回弹预测方法,实现对减振钢板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和改进,使提出的计算模型可准确模拟减振钢板拉深等冲压成形工艺。利用基于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揭示材料性能和关键工艺参数对减振钢板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缺陷控制的方法。研究成果将对控制减振钢板的冲压成形质量,进一步扩大减振钢板在制造业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