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土建百科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2020版图书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书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2020版图书基本信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图书简介

本书从应用出发,紧紧围绕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来阐述各类材料的基本特征,以改善材料性能的技术途径以及合理选择材料、使用材料的原则和方法为依据,以金属材料的性能及改性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合理、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的能力。 本书共有11个模块,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相图、钢的热处理、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工业用钢、铸铁、非铁金属及其合金、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 本书为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或近机械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或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查看详情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2020版图书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高温合金棒

  • 镍含量:40%-80%
  • kg
  • 13%
  • 北京科源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2025-05-14
查看价格

高温合金棒

  • 镍含量:35%
  • kg
  • 13%
  • 北京科源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2025-05-14
查看价格

高温合金棒

  • 镍含量:80%
  • kg
  • 13%
  • 北京科源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2025-05-14
查看价格

高温合金棒

  • 镍含量:70%
  • kg
  • 13%
  • 北京科源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2025-05-14
查看价格

高温合金棒

  • 镍含量:62%
  • kg
  • 13%
  • 北京科源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2025-05-14
查看价格

金属材料

  • (摊销)
  • kg
  • 韶关市2010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扣板铝材料

  • 电泳有色
  • t
  • 佛山市2025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扣板铝材料

  • 电泳银白
  • t
  • 佛山市2025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扣板铝材料

  • 电泳银白
  • t
  • 佛山市202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扣板铝材料

  • 电泳银白
  • t
  • 佛山市2024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金属材料(摊销)

  • 钢板桩
  • 150000
  • 3
  • 不限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6-22
查看价格

其它金属材料

  • 6.5×1.5×0.7铁制垃圾周转箱
  • 1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03-04
查看价格

其它金属材料

  • 直径48mm,3mm厚注浆钢花管,注浆材料为水灰砂浆,水泥含量为30kg/m,请按m回复单价
  • 100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3-08-22
查看价格

其它金属材料

  • Ф48б3.0@0.3m注浆钢花管
  • 4775.03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3-04-24
查看价格

其它金属材料

  • 550KN系船柱
  • 10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4-02-26
查看价格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图书目录

绪论1

模块一金属材料的性能4

单元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4

单元二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15

小结16

综合训练16

模块二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8

单元一金属的晶体结构18

单元二纯金属的结晶22

小结25

综合训练25

模块三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27

单元一二元合金的晶体结构27

单元二二元合金相图29

单元三二元匀晶相图31

单元四二元共晶相图33

小结36

综合训练36

模块四铁碳合金相图37

单元一铁碳合金的基本相与组织37

单元二铁碳合金相图分析39

单元三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组织42

小结48

综合训练48

模块五钢的热处理50

单元一钢的热处理概述50ⅤⅥ单元二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51

单元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54

单元四钢的热处理工艺60

单元五典型零件热处理工艺分析76

小结79

综合训练79

模块六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81

单元一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81

单元二冷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85

单元三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与性能变化88

单元四金属的热塑性变形与冷塑性变形90

小结91

综合训练92

模块七工业用钢93

单元一钢的分类及牌号93

单元二钢中的元素及其作用94

单元三非合金钢97

单元四低合金钢99

单元五合金结构钢101

单元六合金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111

小结125

综合训练125

模块八铸铁127

单元一铸铁的概念及分类127

单元二常用铸铁材料131

小结142

综合训练142

模块九非铁金属及其合金143

单元一铝及铝合金143

单元二铜及铜合金147

单元三钛及钛合金151

小结153

综合训练153

模块十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155

单元一选用材料的一般原则155ⅤⅥ单元二齿轮的选材及工艺分析156

单元三轴类零件的选材及工艺分析158

单元四模具零件及箱座类零件的工艺分析161

小结162

综合训练162

模块十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164

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164

实验二铁碳合金非平衡组织观察168

实验三金属材料拉伸试验173

参考文献175

查看详情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图书详情

ISBN:978-7-111-65505-3

装订:平装

编辑:于奇慧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 2020-08-18

字数:279 千字

定价:38.0

cip:

查看详情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2020版图书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1

格式:pdf

大小:37KB

页数: 12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1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 体心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 和 密排立方晶格 。 2、金属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 劳强度等指标,其中衡量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下机械性能的指 标有 强度 硬度 塑性 疲劳强度 _。衡量金属材料在交变 载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指标有 疲劳强度 和 冲击韧性 _。 3、常用的回火方法有 低温回火 、中温回火 和 高温回火 。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 不锈钢 、耐磨钢 、耐热钢 。 5、根据铝合金成分和工艺特点,可将铝合金分为 变形吕合 金 和 铸造铝合金 两大类。 6、按冶炼浇注时脱氧剂与脱氧程度分,碳钢分为 沸腾刚 、 镇静钢 、连铸坯 和 半镇静钢 。 7、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一定深度的淬透层的能力, 称为钢的淬透性。淬透层通常以工件 表面 到 半马氏体层 的深度来表示。 8、 冷塑性变形的内应力,按作用范

中职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中职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中职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格式:pdf

大小:37KB

页数: 未知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变化,也掀起中职教学改革的新热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作为机械专业、热能动力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专业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加大了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因此,中职院校教师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2版)图书目录

第1篇金属的热处理

第1章金属材料基础知识1

1.1金属材料的性能1

1.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

1.1.2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3

1.1.3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3

1.2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4

1.2.1晶体与非晶体4

1.2.2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5

1.2.3合金的相结构6

1.3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与铁碳相图7

1.3.1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7

1.3.2铁碳合金的基本相7

1.3.3铁碳合金相图8

思考题10

第2章钢的热处理原理11

2.1概述11

2.1.1热处理的作用11

2.1.2钢的临界温度11

2.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12

2.2.1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12

2.2.2奥氏体的形成过程12

2.2.3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14

2.2.4奥氏体的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16

2.3钢在冷却时的转变18

2.3.1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曲线19

2.3.2珠光体转变21

2.3.3马氏体转变26

2.3.4贝氏体转变30

2.3.5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曲线34

2.4钢的回火转变37

2.4.1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37

2.4.2淬火钢回火时力学性能的变化38

2.4.3回火脆性40

思考题41

第3章钢的热处理工艺42

3.1钢的退火与正火42

3.1.1钢的退火42

3.1.2钢的正火45

3.1.3退火和正火的选用45

3.2钢的淬火45

3.2.1淬火及其目的45

3.2.2淬火工艺46

3.2.3淬火方法48

3.2.4钢的淬透性50

3.2.5淬火缺陷及其防止53

3.3钢的回火58

3.3.1回火温度59

3.3.2回火保温时间60

3.3.3回火后的冷却60

3.4钢的表面热处理60

3.4.1表面淬火60

3.4.2化学热处理62

3.5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新技术68

3.5.1可控气氛热处理68

3.5.2真空热处理69

3.5.3形变热处理70

3.5.4表面技术72

思考题75

第4章有色金属及合金的热处理76

4.1固溶处理76

4.1.1基本概念76

4.1.2合金固溶处理后的性能变化77

4.2合金的时效77

4.2.1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78

4.2.2时效过程中的性能变化79

4.2.3时效方式80

思考题81

第2篇金 属 材 料

第5章钢的合金化基础82

5.1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82

5.1.1合金元素及其在钢中的分布82

5.1.2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82

5.1.3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84

5.1.4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85

5.2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86

5.2.1合金元素对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

过程的影响86

5.2.2合金元素对钢的过冷奥氏体分解

转变的影响87

5.2.3合金元素对淬火钢的回火的

影响88

5.3合金元素与钢的强韧化89

5.3.1合金元素对钢的强度的影响89

5.3.2提高钢韧性的途径90

5.4钢的分类及编号91

5.4.1碳钢的分类91

5.4.2碳钢的编号92

5.4.3合金钢的分类92

5.4.4合金钢的编号93

思考题94

第6章结构钢95

6.1工程结构钢95

6.1.1工程结构钢的性能要求95

6.1.2工程结构钢的化学成分特点95

6.1.3碳素结构钢96

6.1.4低合金结构钢96

6.1.5提高低合金结构钢性能的途径99

6.2渗碳钢99

6.2.1渗碳钢的性能要求99

6.2.2渗碳钢的化学成分特点100

6.2.3典型渗碳钢及其应用100

6.2.4渗碳钢的热处理特点100

6.3调质钢102

6.3.1调质钢的性能要求102

6.3.2调质钢的化学成分特点103

6.3.3典型调质钢及其应用103

6.3.4调质钢的热处理特点103

6.4弹簧钢105

6.4.1弹簧钢的性能要求105

6.4.2弹簧钢的化学成分特点106

6.4.3典型弹簧钢及应用106

6.4.4弹簧钢的热处理特点106

6.5滚动轴承钢108

6.5.1滚动轴承钢的性能要求108

6.5.2滚动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特点108

6.5.3典型滚动轴承钢及应用109

6.5.4滚动轴承钢的热处理特点110

思考题110

第7章工具钢112

7.1刃具钢112

7.1.1刃具钢的基本性能112

7.1.2碳素刃具钢112

7.1.3低合金刃具钢114

7.1.4高速钢116

7.2模具钢122

7.2.1冷作模具钢122

7.2.2热作模具钢127

7.2.3塑料模具用钢130

7.3量具钢132

7.3.1量具用钢应具有的基本性能132

7.3.2量具钢的选择133

7.3.3量具钢的热处理133

思考题134

第8章不锈钢与耐热钢135

8.1不锈钢135

8.1.1金属腐蚀的概念135

8.1.2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点136

8.1.3常用不锈钢136

8.2耐热钢140

8.2.1耐热钢的一般概念140

8.2.2常用的耐热钢141

思考题144

第9章铸铁146

9.1铸铁的分类及石墨化146

9.1.1铸铁的分类146

9.1.2Fe-Fe3C和Fe-C双重相图147

9.1.3铸铁的石墨化147

9.2灰铸铁148

9.2.1灰铸铁的成分、牌号及组织149

9.2.2灰铸铁的性能150

9.2.3灰铸铁的热处理151

9.3可锻铸铁151

9.3.1可锻铸铁的成分、牌号及用途151

9.3.2可锻铸铁的石墨化退火153

9.4球墨铸铁154

9.4.1球墨铸铁的成分、牌号及用途154

9.4.2球墨铸铁的热处理155

9.5蠕墨铸铁156

9.6合金铸铁157

9.6.1耐磨铸铁157

9.6.2耐热铸铁158

9.6.3耐蚀铸铁158

思考题158

第10章有色金属及合金159

10.1铝及铝合金159

10.1.1纯铝159

10.1.2铝合金分类及热处理159

10.1.3变形铝合金161

10.1.4铸造铝合金163

10.2镁及镁合金165

10.2.1纯镁的性质165

10.2.2镁的合金化及热处理165

10.2.3常用镁合金166

10.3钛及钛合金167

10.3.1纯钛168

10.3.2钛的合金化及钛合金的分类168

10.3.3常用钛合金169

10.3.4钛合金的热处理170

10.4铜及铜合金171

10.4.1纯铜171

10.4.2黄铜171

10.4.3青铜173

10.4.4白铜175

思考题176

第3篇其它材料简介

第11章非金属材料177

11.1高分子材料177

11.1.1高分子材料基础知识177

11.1.2塑料178

11.1.3橡胶180

11.1.4纤维182

11.1.5胶黏剂183

11.1.6涂料184

11.2陶瓷材料185

11.2.1陶瓷的概念与分类185

11.2.2陶瓷材料的特点185

11.2.3传统陶瓷186

11.2.4特种陶瓷186

11.3复合材料189

11.3.1复合材料的概念189

11.3.2复合材料的特点189

11.3.3常用复合材料的分类191

11.3.4常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简介191

思考题192

第12章新型材料简介193

12.1形状记忆合金193

12.1.1形状记忆效应的机理193

12.1.2形状记忆合金194

12.1.3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194

12.2非晶态合金196

12.2.1非晶态金属的结构特点197

12.2.2非晶态金属性能特点及应用198

12.3超导材料200

12.3.1超导现象及超导材料的基本

性质200

12.3.2超导材料的分类及性能201

12.3.3超导材料的应用202

12.4贮氢合金203

12.4.1金属氢化物贮氢技术原理203

12.4.2金属氢化物贮氢材料应具备的

条件204

12.4.3贮氢合金分类及开发现状204

12.4.4储氢合金的应用205

12.5纳米材料207

12.5.1纳米粒子的特性207

12.5.2纳米材料分类209

12.5.3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应用210

思考题211

参考文献212 2100433B

查看详情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版)习题册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全国技工院校机械类通用教材(中级技能层级)《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版)》的配套习题册。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结构与结晶、金属材料的性能、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等。本书紧扣教学要求,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排,知识点分布均衡,题型丰富多样,难易配置适当,并补充了部分与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相接轨的题目,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请作者注意习题册所出习题紧贴教材内容,保证使用的相关标准是国家新标准,名词术语使用规范,答案与习题册题目一一对应。加工中注意核对教材,对照答案进行加工。

查看详情

AutoCAD 2020中文版标准教程图书目录

第1 章认识AutoCAD ............................ 1

1.1 AutoCAD 的功能.............................. 2

1.2 启动AutoCAD ................................. 3

1.3 AutoCAD 2020 的工作界面 ............. 3

1.4 使用AutoCAD 2020 的命令 ............8

1.4.1 AutoCAD 2020 命令的激活方式 ... 8

1.4.2 如何响应AutoCAD 命令............... 8

1.5 新建AutoCAD 图形文件................ 10

1.6 打开AutoCAD 图形文件................ 11

1.7 绘制简单的图形和保存文件 .......... 13

1.8 调用AutoCAD 2020 软件的帮助系统 .......14

第2 章设置绘图环境 ............................ 17

2.1 设置绘图单位及绘图区域 .............. 17

2.1.1 设置绘图单位 ............................... 17

2.1.2 设置图形界限 ............................... 20

2.2 将设置好的图形保存为样板图 ...... 20

2.2.1 将图形保存为样板图 ................... 21

2.2.2 使用样板图新建图形 ................... 21

2.3 理解AutoCAD 使用的坐标概念 .... 23

2.3.1 笛卡儿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 23

2.3.2 世界坐标系(WCS)和用户坐标系(UCS) ... 23

2.3.3 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 ................... 24

2.3.4 输入坐标的方式 ........................... 25

第3 章创建和编辑二维图形对象(一) ... 26

3.1 直线的绘制 ...................................... 27

3.2 圆的绘制 .......................................... 28

3.3 圆弧的绘制 ...................................... 32

3.4 正多边形的绘制 .............................. 33

3.5 矩形的绘制 ...................................... 36

3.5.1 绘制矩形的命令执行过程 ........... 36

3.5.2 绘制具有倒角和圆角的矩形 ....... 37

3.5.3 根据面积绘制矩形 ....................... 37

3.5.4 根据长和宽绘制矩形 ................... 38

3.6 点的绘制及对象的等分 .................. 38

3.6.1 绘制点 ........................................... 38

3.6.2 设置点样式 ................................... 38

3.6.3 定数等分 ....................................... 39

3.6.4 定距等分 ....................................... 39

3.7 构造选择集 ...................................... 40

3.8 修剪和延伸对象 .............................. 44

3.8.1 修剪对象 ....................................... 44

3.8.2 延伸对象 ....................................... 45

3.9 图形对象的复制和删除 .................. 46

3.9.1 删除对象 ....................................... 47

3.9.2 复制对象 ....................................... 47

3.9.3 镜像复制对象 ............................... 50

3.9.4 旋转复制对象 ............................... 50

3.9.5 缩放复制对象 ............................... 52

3.9.6 阵列复制对象 ............................... 53

3.9.7 偏移图形 ....................................... 58

3.10 夹点功能 ........................................ 60

3.11 综合练习 ........................................ 61

第4 章创建和编辑二维图形对象(二) .... 66

4.1 椭圆和椭圆弧的绘制 ...................... 66

4.2 构造线的绘制 .................................. 68

4.3 改变图形的位置和大小 .................. 68

4.3.1 移动(move)命令...................... 68

4.3.2 对齐(align)命令....................... 69

4.3.3 拉伸(stretch)命令.................... 70

4.3.4 拉长(lengthen)命令................. 71

4.4 边、角、长度的编辑 ...................... 72

4.4.1 打断图线 ....................................... 72

4.4.2 合并对象 ....................................... 74

4.4.3 删除重复对象 ............................... 75

4.4.4 圆角、倒角和光顺 ....................... 76

4.4.5 分解对象 ....................................... 80

4.5 多段线的绘制与编辑 ...................... 81

4.5.1 多段线的绘制 ............................... 81

4.5.2 多段线的编辑 ............................... 83

4.6 样条曲线的绘制 .............................. 87

4.7 图案填充与编辑 .............................. 90

4.7.1 【图案填充创建】选项卡 ............. 91

4.7.2 使用工具选项板 ........................... 99

4.7.3 图案填充编辑 ............................. 100

4.8 创建边界与面域 ............................ 103

4.8.1 创建边界 ..................................... 103

4.8.2 创建面域 ..................................... 104

4.9 创建圆环 ........................................ 105

4.10 GRIPS 菜单 .................................. 106

4.11 高级选择集 .................................. 107

4.11.1 选择集模式 ............................... 107

4.11.2 循环选择 ................................... 110

4.11.3 快速选择 ................................... 110

4.11.4 编组 ........................................... 112

4.11.5 对象选择过滤器 ....................... 117

4.12 参数化图形 .................................. 118

4.12.1 几何约束 ................................... 119

4.12.2 标注约束 ................................... 124

4.12.3 管理 ........................................... 126

4.13 综合练习 ...................................... 128

第5 章对象特性与图层 ...................... 130

5.1 对象特性 ........................................ 130

5.1.1 设置新创建图形对象的特性 ..... 130

5.1.2 改变现有图形对象的特性 ......... 135

5.2 图层的应用 .................................... 139

5.2.1 图层的创建 ................................. 139

5.2.2 视图列表显示控制与图层排序 . 142

5.2.3 利用图层管理不同类型的图形对象 ....... 143

5.2.4 管理图层 ..................................... 146

5.2.5 图层工具 ..................................... 152

第6 章利用绘图辅助工具精确绘图 .... 158

6.1 精确绘图辅助工具 ........................ 158

6.1.1 栅格和捕捉 ................................. 158

6.1.2 正交与极轴 ................................. 160

6.1.3 对象捕捉 ..................................... 162

6.1.4 对象追踪 ..................................... 166

6.1.5 动态输入 ..................................... 167

6.1.6 综合练习 ..................................... 169

6.2 图形显示控制 ................................ 171

6.2.1 图形的平移和缩放显示 ............. 171

6.2.2 命名视图 ..................................... 174

6.3 查询对象的几何特性 .................... 176

6.3.1 查询点坐标 ................................. 176

6.3.2 查询距离 ..................................... 177

6.3.3 查询半径 ..................................... 178

6.3.4 查询角度 ..................................... 178

6.3.5 查询面积 ..................................... 179

6.3.6 查询体积 ..................................... 183

6.3.7 列表查询 ..................................... 184

第7 章文字与表格 .............................. 185

7.1 文字的使用 .................................... 185

7.1.1 AutoCAD 中可以使用的文字 .... 185

7.1.2 写入文字 ..................................... 186

7.1.3 定义文字样式 ............................. 190

7.1.4 编辑文字 ..................................... 192

7.1.5 注释性特性的应用 ..................... 196

7.2 表格的使用 .................................... 199

7.2.1 创建表格样式 ............................. 199

7.2.2 插入表格 ..................................... 200

7.2.3 编辑表格 ..................................... 202

7.2.4 利用现有表格创建新的表格样式 ........ 203

7.3 字段的使用 .................................... 206

7.3.1 插入字段 ..................................... 206

7.3.2 更新字段 ..................................... 208

第8 章尺寸标注 ................................. 210

8.1 创建各种尺寸标注 ........................ 210

8.1.1 线性标注与对齐标注 .................. 211

8.1.2 半径标注与直径标注 ................. 212

8.1.3 角度尺寸的标注 ......................... 213

8.1.4 弧长的标注 ................................. 214

8.1.5 折弯标注 ..................................... 215

8.1.6 基线标注与连续标注 ................. 215

8.1.7 标注(DIM)............................. 218

8.1.8 快速标注 ..................................... 218

8.1.9 多重引线标注 ............................. 220

8.2 定义标注样式 ................................ 224

8.2.1 定义尺寸标注样式 ..................... 224

8.2.2 定义标注样式的子样式 ............. 231

8.2.3 标注样式的编辑与修改 ............. 233

8.3 标注的编辑与修改 ........................ 234

8.3.1 利用标注的关联性进行编辑 ..... 234

8.3.2 编辑标注的尺寸文字 ................. 235

8.3.3 编辑标注尺寸 ............................. 236

8.3.4 利用对象特性管理器编辑尺寸标注 ... 237

8.4 创建公差标注 ................................ 237

8.4.1 尺寸公差标注 ............................. 237

8.4.2 形位公差标注 ............................. 239

8.5 综合练习 ........................................ 240

第9 章块的使用 ................................. 241

9.1 块的创建与使用 ............................ 241

9.1.1 创建块 ......................................... 241

9.1.2 使用块 ......................................... 245

9.2 块的编辑与修改 ............................ 250

9.2.1 块的分解 ..................................... 250

9.2.2 块的重定义 ................................. 250

9.2.3 块的在位编辑 ............................. 252

9.2.4 块编辑器 ..................................... 254

9.3 块的属性 ........................................ 254

9.3.1 定义及使用块的属性 ................. 254

9.3.2 属性的编辑 ................................. 258

9.3.3 属性的提取 ................................. 259

9.4 动态块 ............................................ 262

9.4.1 动态块的使用 ............................. 262

9.4.2 动态块的创建 ............................. 265

9.4.3 利用几何约束和标注约束创建动态块 ...... 275

第10 章图纸布局与打印输出 ............. 281

10.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 281

10.1.1 模型空间 ................................... 281

10.1.2 图纸空间 ................................... 281

10.1.3 布局 ........................................... 282

10.1.4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切换 ... 282

10.2 在模型空间中打印图纸 .............. 282

10.3 在图纸空间通过布局编排输出图形 ...... 285

10.3.1 创建布局的方法 ....................... 285

10.3.2 建立多个浮动视口 ................... 288

10.3.3 调整视口的显示比例 ............... 291

10.3.4 视口的编辑与调整 ................... 292

10.3.5 锁定视口和最大化视口 ........... 292

10.3.6 视图的尺寸标注 ....................... 292

10.4 布局中图纸的打印输出 .............. 294

10.4.1 布局中打印出图的过程 ........... 294

10.4.2 打印设置 ................................... 295

10.5 使用打印样式表 .......................... 298

10.5.1 颜色相关打印样式表 ............... 299

10.5.2 命名打印样式表 ....................... 299

10.6 管理比例列表 .............................. 300

10.7 电子打印与发布 .......................... 301

10.7.1 电子打印 ................................... 301

10.7.2 批处理打印 ............................... 303

第11 章共享AutoCAD 数据和协同设计 ... 307

11.1 样板图技术 .................................. 307

11.1.1 样板图的作用 ........................... 307

11.1.2 样板图的内容 ........................... 309

11.1.3 样板图的创建与使用 ............... 309

11.2 设计中心 ...................................... 311

11.2.1 设计中心简介 ............................ 311

11.2.2 设计中心的启动方法 ................ 311

11.2.3 设计中心的工作界面 ................ 311

11.2.4 利用设计中心浏览图形内容 ... 313

11.2.5 利用设计中心向图形添加内容 ..... 314

11.2.6 利用设计中心定制工具选项板 ....... 315

11.2.7 利用设计中心查找参考图形 ... 317

11.3 外部参照技术 .............................. 318

11.3.1 外部参照的命令 ....................... 318

11.3.2 外部参照的使用 ....................... 319

11.3.3 外部参照的类型与嵌套 ........... 320

11.3.4 外部参照的管理 ....................... 322

11.3.5 外部参照的绑定 ....................... 323

11.3.6 外部参照的剪裁 ....................... 325

11.3.7 外部参照的在位编辑 ............... 325

11.3.8 设置外部参照的访问权限 ........ 325

11.3.9 外部参照的特点 ....................... 326

11.4 光栅图像的使用 .......................... 327

11.4.1 插入光栅图像的方法 ............... 327

11.4.2 管理与调整光栅图像 ............... 328

11.5 链接和嵌入数据(OLE) .......... 329

11.5.1 在AutoCAD 中链接和嵌入对象的方式...... 330

11.5.2 在AutoCAD 中链接和嵌入对象........ 330

11.5.3 向Word 中插入AutoCAD对象 ....... 332

11.6 CAD 标准 ..................................... 333

11.6.1 CAD 标准文件的创建 .............. 334

11.6.2 附着标准文件并检查标准 ........ 334

11.6.3 标准的监督执行 ....................... 337

11.7 电子传递 ...................................... 338

11.8 签名图形 ...................................... 341

11.8.1 图形加密 ................................... 341

11.8.2 数字签名 ................................... 341

第12 章创建三维模型 ........................ 344

12.1 设置三维环境 .............................. 344

12.1.1 三维建模使用的坐标系 ........... 345

12.1.2 创建用户坐标系 ....................... 346

12.1.3 观察显示三维模型 ................... 348

12.2 创建和编辑三维实体模型 .......... 350

12.2.1 可直接创建的8 种基本形体 ... 350

12.2.2 几种由平面图形生成三维实体的方法 ....... 353

12.2.3 剖切三维实体并提取剖切面... 356

12.2.4 布尔运算求并集、交集、差集 ..... 358

12.2.5 倒角和圆角命令 ....................... 359

12.2.6 编辑三维实体的面、边、体 ... 360

12.2.7 三维位置操作命令 ................... 361

12.2.8 创建三维机械实体模型综合实例 ...... 362

12.2.9 创建三维建筑实体模型综合实例 ... 366

12.3 由三维实体模型生成二维平面图形 .... 369

第13 章图纸集 ................................... 373

13.1 图纸集的概念 .............................. 373

13.2 创建图纸集 .................................. 374

13.2.1 使用样例创建图纸集 ............... 374

13.2.2 利用现有图形创建图纸集 ....... 376

13.3 为图纸集添加图纸 ...................... 378

13.3.1 将现有的图纸布局导入到图纸集中 ... 378

13.3.2 在图纸集中创建新图纸 ........... 380

13.4 管理图纸中命名视图 .................. 381

13.4.1 管理在布局中的命名视图 ....... 382

13.4.2 管理在模型空间中的命名视图 .... 382

13.5 图纸一览表 .................................. 384

13.5.1 生成图纸一览表 ....................... 384

13.5.2 更新图纸一览表 ....................... 385

13.6 图纸集的发布和打印 .................. 385

13.6.1 图纸集的发布 ........................... 385

13.6.2 图纸集的打印 ........................... 386

13.7 图纸集的归档 .............................. 387

13.8 本章小结 ...................................... 387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