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原理
4 符号及说明
5 试验设备
6 试样
7 试验程序
8 结果的不确定度
9 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使用者对硬度计的期问核查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硬度值测量的不确定度2100433B
GB/T l8449《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分为如下四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第4部分:硬度值表。
本部分为GB/T 18449的第l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0 4545—1:2005《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4545—1:2005重新起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部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
本部分结构和技术内容与IS0 4545—1:2005基本一致,根据我国情况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改: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引言;
——修改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对应的国标;
——修改了附录8硬度测量值的不确定度。
本部分代替GB/T l8449.1—2001《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l部分:试验方法》,本部分与原国家标准对下列内容进行了修改:
——在5.3中增加了对压痕测量装置的具体要求;
——增加了6.3条;
——在6.5条增加了“保证在加力过程中试样不发生移动”的相关说明;
——增加了7.9条;
——在7.10增加了对压痕测量装置的具体要求;
——增加了7.11条;
——增加了7.12条;
——增加了第8章“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使用者对硬度计的期间核查》;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8《硬度值测量不确定度》。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故常将硬度值作为衡量材料耐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耐磨性最好的材料不一定硬度高。最常用的耐磨材料比如铸铁硬度就不高。发动机的凸轮轴就常用铸铁。更典型的还有滑动轴...
材料试验机是在各种条件、环境下测定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械零件、工程结构等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内部缺陷和校验旋转零部件动态不平衡量的精密测试仪器。在研究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结构的过程中,...
将万能试验机弯曲、压缩辅具拆下,安装剪切辅具,试验软件中选择 剪切试验标准,然后像做弯曲试验时一样操作就可以了。
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五 硬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2. 了解布氏硬度实验机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 二.概述 硬度是指材料对另一较硬物体压入表面的抗力, 是重要的机械性能之一。 它 是给初级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概念, 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能 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就越困难, 硬度实验方法简单, 操作方便,出结果快, 又无损于零件,因此被广泛应用。测定金属硬度的方法很多,有布氏硬度、洛氏 硬度和维氏硬度等。 1. 布氏硬度( HB) (1)布氏硬度实验的基本原理 布氏硬度实验是以一定直径的钢球施加一定负荷 P,压入被测金属表面(如 图 1所 示)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卸荷,根据金属表面的压痕面积 F求应力值,以此作为 硬度值的计量指标,以 HB表示,则 (5-1) 式中: P—负荷( kgf); D —钢球直径( mm)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试验力、标准硬度块、压痕对角线长度的测量以及硬度计本身、试验结果的数值修约等.根据GB/T 4340.1-2009对硬度计和标准硬度块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计算了不同试验力下维氏硬度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硬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所占的权重最大;对于同一维氏硬度,试验力越大,维氏硬度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则越小,因此在日常检测中,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较大的试验力,减小测量不确定度,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表(GB/T 231.4-2009/ISO 6506-4:2005)》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布氏硬度HB的计算式为 :
式中 d——压痕直径,mm;h——压痕深度,mm。
只要测出压痕直径,即可通过计算或查表求出 HB值。
试验时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形状选用不同的载荷和钢球直径。布氏硬度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可参见GB231—63。
布氏硬度试验的优点是代表性强,数据重复性好,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缺点是不能测试较硬的材料;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通常用来检验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钢等原材料和调质件的硬度。
布氏硬度试验时,压头球体的直径D、试验载荷F及载荷保持的时间 t,应根据被试金属材料的种类、硬度值的范围及厚度进行选择。 常用的压头直径 1、2、2.5、5和10毫米五种。
试验载荷可从9.807N (1kgf)~29.42 KN (3000 kgf)范围内,
载荷保持的时间,一般黑色金属为10~15s;有色金属为30s;布氏硬度值小于35时为60s。
钢球直径较大,在金属材料表面上留下的压痕也较大,故测得的硬度值比较准确。 布氏硬度值和抗拉强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按布氏硬度值近似确定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
如被试金属硬度过高,将影响硬度值的准确性,所以布氏硬度试验一般适于测定布氏硬度值小于650的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压痕较大,故不宜测定成品及薄片材料。
HBS和HBW都是布氏硬度符号,但是有区别,而且HBS已经停止使用。在2003年6月1日以前,我国执行的是国家标准GB/T231-1984,布氏硬度试验用钢球压头进行试验的用HBS表示,用硬质合金球头试验的用HBW表示。同样的试块,当其它试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试验结果不同,HBW值往往大于HBS值,而且并无定量的规律所循。
从2003年6月1日开始,原国标GB/T231-1984废止,我国等效执行国际标准ISO6506,制定了新的国家标准:GB/T231.1-2002,文中明确取消了钢球压头,全部采用硬质合金球头。因此HBS停止使用,全部用HBW表示布氏硬度符号。
2018年5月14日起,有关布氏硬度实验标准已更新为“GB∕T 231.1-2018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版本,GB/T 231.1-2009已废止。
洛氏硬度试验是简便、迅速的硬度测试方法。洛氏硬度试验方法广泛应用於生产制造、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洛氏硬度的符号以HR表示。为适应各种不同材料的应用,根据所用的压头及试验力的不同组合区分为洛氏硬度标尺(A、B、C、D、E、F、G、H、K、L、M、P、R、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