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洁净技术与洁净厂房
第一节 洁净技术
一、有关概念
二、玷污控制技术
第二节 洁净厂房
一、洁净厂房的位置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二、洁净无尘室
三、洁净技术设备
四、过滤器
五、恒温恒湿无尘干燥房
六、高效低阻力抗菌空气过滤器
第二章 施工及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第一节 空气净化设备标准规范
第二节 给水排水标准规范
第三节 工业气体管道标准规范
第四节 洁净厂房照明设计规范
第五节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规范
一、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
二、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 三、工艺设计
四、设备
五、工艺管道
六、建筑
七、空气净化
第六节 无菌室标准化技术要求
第七节 电气技术要求
第八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要求
第九节 洁净室的环境控制
一、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控制
二、微生物含量的控制
三、洁净室的静电控制
四、现代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进展
五、电子无尘厂房洁净空调工程常用方案比较
六、无尘室内设计
七、洁净大气的基础规则
八、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应用
九、HFJ-13净化空调机组的研制
十、质量验收评价
十一、高效过滤器试验方法
十二、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与相关性分析
第十节 洁净厂房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
一、洁净厂房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
二、净化空调系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第三章 长飞光纤六期扩容工程洁净厂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第一节 长飞六期扩容工程洁净厂房基础部位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特点
三、施工部署
四、施工方案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
六、项目质量计划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八、产品保护
第二节 长飞六期扩容工程洁净厂房主体结构部位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二、工程概况与特点
三、指导思想与实施目标-
四、施工部署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六、施工进度计划
……
第三节 长飞六期扩容工程洁净厂房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总结
第四节 长飞六期扩容工程洁净厂房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第五节 长飞六期扩容工程洁净厂房工程编写的工法与施工技术规程 2100433B
大体积砼最忌讳的就是高温 配合过程应该注意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适当掺入可以降低水化热的添加剂 养护过程注意水泥的降温 总之都是一个纺织高温的问题 注意提干词汇--大体积混凝土 一般出现这个词都是和温度有...
(1)检查模板尺寸,缝是否能漏浆、横隔梁中线是否对齐,侧梁是否包锌铁皮或做其他处理。 (2)检查钢筋位置、根数、直径、同一断面接头是否超规定。 (3)检查管道位置,固定是否牢因,接头处理有无漏浆的地方...
2-2 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202-1996)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砂石地基、地基处理以及地面垫层(夯实和碾压法)。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天然级...
无尘洁净厂房工程设计方案
无尘洁净厂房工程设计方案 一、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二、设计依据 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073—2001 2、《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7405 199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4、给排水设计规范 GBJ13-86、GBJ14-87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 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TJ34-79 7、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规范 TJ179-75 8、采光设计标准 TJ33-77 9、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TGJ71-90 10、贵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要求。 三、厂区规划布局与绿化说明 1、洁净厂房周围应绿化,可铺植草坪或种植对大气含尘、含菌浓度不产生有害 影响的树木,但不能种花; 2、厂区道路应为硬化道路,不起尘; 3、为防止昆虫造成污染,在车间外墙之外约 3米内禁止种植花草,应铺设水泥 地面。排水系统沟槽做暗沟处理,并做好防虫
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基于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的现状,提出了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方案,希望能促进我国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章 概论
1.1 洁净技术的由来与发展
1.2 洁净室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洁净厂房的总体设计
2.1 洁净厂房的总体设计
2.2 各行业要求的空气洁净度
2.3 总体布置与厂址选择
2.4 洁净室的布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洁净室建筑
3.1 洁净室与建筑设计
3.2 建筑平面和空间布置
3.3 防火与疏散
3.4 洁净室构造和装配化
3.5 建筑装饰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空气净化
4.1 污染源及污染物质
4.2 空气净化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
5.1 净化空调系统的分类
5.2 气流流型
5.3 压差控制及送风量
5.4 空调处理方案
5.5 空气洁净设备
5.6 洁净室的排风装置与防排烟设计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洁净厂房的公用动力设施
6.1 给水排水设施
6.2 纯水设备
6.3 高纯气体设施
6.4 电气设备与照明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洁净室的环境控制
7.1 微振动控制
7.2 静电防护
7.3 电磁干扰的防止
7.4 噪声控制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洁净厂房施工安装
8.1 简述
8.2 洁净室建筑装饰施工
8.3 净化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
8.4 配管安装施工
8.5 改造洁净室设计施工
8.6 工程验收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洁净室的监测与认证
9.1 检测程序及要求
9.2 检测方法及评定标准
9.3 洁净室的认证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洁净室的运行管理
10.1 洁净室的管理及定期检查
10.2 人员管理
10.3 洁净室的清扫、灭菌
10.4 设备管理
10.5 洁净室的节能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共分10章,分别叙述了洁净室的发展现状、洁净室标准、洁净厂房的布置、洁净室建筑、空气净化和净化空调系统、洁净厂房的公用动力设施设计、洁净厂房的微振和噪声控制、洁净室的静电和电磁干扰防护、洁净厂房的施工安装、洁净室的检测认证、洁净厂房的运行管理等。为满足从事或即将从事洁净厂房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的需要,在书中编入了大量的、实用的有关洁净室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实例、资料和数据。
第一章 总则
第1.0.1 条洁净厂房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本规范有关防火和疏散、消防设施章节的规定,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高层洁净厂房和地下洁净厂房的设计。
第1.0.3 条在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洁净技术改造时,洁净厂房设计必须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设施。
第1.0.4条洁净厂房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测试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1.0.5条洁净厂房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二章 空气净度等级
第2.0.1条 空气洁净度应按表2.0.1规定划分为四个等级。
空气洁净度等级表2.0.1
等级 |
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0.5微米尘粒数 |
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5微米尘粒数 |
100级 |
≤35×100(3.5) |
≤250(0.025) |
1000级 |
≤35×1000(35) |
≤2500(0.25) |
10000级 |
≤35×10000(350) |
≤25000(2.5) |
100000级 |
≤35×100000(3500) |
≤250000(25) |
注:对于空气洁净度为100级的洁净室内大于等于5微米尘粒的计算应进行多次采样。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试数值是可*的。
2.0.2条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验,应以动态条件下测试的尘粒数为依据。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测试,应符合附录二规定。
第三章 总体设计
第一节 洁净厂房位置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第二节 工艺布置和设计综合协调
第三节 噪声控制
第四节 振动控制
第四章 建筑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设施
第三节 防火和疏散
第四节 室内装修
第五章 空气净化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洁净室正压控制
第三节 气流组组织和送风量
第四节 空气净化处理
第五节 采暖通风
第六节 风管和附件
第六章 给水排水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给水
第三节 排水
第四节 消防设施
第七章 工业气体管道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7.1.1条工业气体管道的干管,应敷设在技术夹层、技术夹道内。氢气和氧气管道且明敷,如敷设在技术夹层、技术夹道内时,应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 引入洁净的支管宜明敷。
第7.1.2条高纯气体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计算确定管径。
二、管道系统应尽量短。
三、不宜设预留口。
四、不应出现"盲管"等不易吹除的部位。
五、干管不支管上应设置吹除口。
六、在管系统上应设置吹除口。
第7.1.3条穿过洁净室墙壁或楼板的气体管道,应敷设在预埋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的密封措施。
第7.1.4条氢气和氧气管道的末端或最高点宜设放散管。放散管应高出屋脊1米,并应设在防雷保护区内。
第7.1.5条气体净化装置应根据气源和生产工艺对气体统一计划的要求进行选择。气体终端净化装置应设在*近用气点处。
第7.1.6条气体过滤器应根据生产工艺对气体含尘量的要求进行选择。高纯气体管道应装设高效气体过滤器。
第二节 管道材料、阀门和附件
第7.2.1条根据不同的气体及其纯度和用途,管道材料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气体纯度大小或等于99.999%时,应采用不锈钢管。
二、气体纯度大于或等于99.99%时,宜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无缝钢管。
三、气体纯度小于99.99%时,可采用无缝钢管。
四、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段,宜采用金属管道;如为非金属软管时,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管、聚乙
烯管、不得采用乳胶管。
第7.2.2条高纯气体管道应采用密封性能好的低门和附件,其材料与管道相适应。阀门的密合圈应为有色金属、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阀门的填塞料应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第7.2.3 高纯气体管道与附件连接的密封垫,应采用不锈钢、有色金属、聚四氟乙烯或氟橡胶材料。
第三节 管道连接和清洗
第7.3.1条管道连接应采用焊接。高纯气体管道应采用承插焊。
第7.3.2条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处,宜采用法兰、螺纹或其它密封性能优良的连接件。螺纹处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带密封。
第7.3.3条 高纯性气体管道内的内壁、阀门和附件在安装前,应进行清洗、脱脂等预处理。
第四节 安全技术
第7.4.1条 工业气体管道设计的安全技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氢气管道的支管和放散管上,应设置回火防止器。
二、氢气和氧气管道应设置导除静电装置。
三、各种气体管道应设明显标志。
第7.4.2条洁净室内使用氢气时,宜在室内设置报警装置。
第7.4.3条各种气瓶应集中设置在洁净厂房外,当日用气量不超过一瓶时,气瓶可设置在洁净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