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假楠叶冬青(学名:Ilex pseudomachilifolia)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见于山地林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常绿乔木,高达10米,全株无毛;枝紫黑色,当年生小枝具皱的棱沟,有光泽,二年生枝有半圆形凸起的叶痕,显著,并有稀疏的椭圆形皮孔。
用2年生大苗定植,株距1米左右,行距1-1.2米,定植1年后矮化修剪定型,修剪高度1米以下。2年后即可采摘嫩叶制茶。应要取叶制茶,栽培过程要增施有机肥(腐熟的饼肥、鸡粪等复合肥),严禁偏施氮肥,尽量少...
名称: 斑叶冬青卫矛别名: 斑叶大叶黄杨学名: Euonymusjaponicus f.viridi-variegatus科属: 卫矛科卫矛属类别: 小乔木或灌木主要性状: 叶形大,亮绿色,叶面有黄色...
产品名称 米径 高度 冠幅 地径 单位 价格 备注 更新时间 大叶冬青 7 450 200 8 株 100 大叶.. 2016-9-26 大叶冬青 15 800 500 16 株 1200 大叶.. ...
大叶冬青与小叶冬青区别在哪里
本文将对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大叶冬青和小叶冬青进行对比,详细说明它们在生长环境、外观特征、适应性和用途等方面的区别。
说来奇怪,市面上的假沉香屡见不鲜,早已发展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却不见这样的假奇楠出现。
造假难
别看奇楠比沉香有更可观的利润,想要用高压蒸煮、灌铅、画线等制作假沉香的方法可是“造”不出奇楠来的。古人用“削之成卷,捏之成丸”来形容奇楠的质地,即使在今日看来也好不夸张,这确实是软丝奇楠的真实写照。而作为另一种硬丝奇楠,其油脂状态也与普通沉香不同,丰富的油脂,暗自散发的黑润光泽……将其与沉香放在一起,即便是外行也能靠着直觉分辨出来。
种植难
另外,奇楠也无法通过人工种植获得。人们对沉香的培育早在唐宋代就已初现,明代形成规模。明清时期盛行的莞香就属于人工种植沉香树,而后再由人为助力,自然条件下结香,但这种方法在奇楠看来却行不通。尽管莞香中也见奇楠,但数量奇及少,一点也不比在完全野生环境下的结香多。到了现代用化学药剂的方式为沉香树催香,更是无奇楠所得。进来网上有不少贩卖奇楠种苗的,按理说国外的科学家确实为奇楠树进行过鉴定和定义,但是否能够成功培植出国人心中的那个奇楠就不得而知了,至少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不过,市面上还是有一些的假奇楠。但与难辨真伪的假沉香不同,这些造假的奇楠都是徒有虚名的假沉香,只要见过真奇楠的就很难上当,唯有那些没见过真身,对其又不太了解的人才会不明所以。比如前几年非常有名的“花奇楠”,不知让多少人因着花名而入坑啊!
由此而谈,奇楠的鉴别也相对容易些。
因软丝奇楠的油脂中饱含水分,所以触手总有微微带湿的黏腻感,油脂越丰富,越觉软糯。
此外,奇楠的香味也很好区分,闻过便会深印脑海,永不忘记。薄荷般的凉意在白奇楠中最明显,绿奇楠则是凉中带甜,其它奇楠的凉意虽不明显,但气息入鼻后都是明显上扬直奔头部百汇,又下沁肺腑,令整个身体都跟着通常无阻,十分舒适。而一般的沉香,除了红土之外,则全无这种感觉,好一些的沉香香气会上扬,但不通下;大部分还是香气入鼻后气息下行,而且也没有奇楠那种初调、中调、尾调的变化,气韵稳定。
(原生态购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
.....................................
订购电话:400-6780191 或 010-68211360
采种:齿叶冬青果实果皮转为黑紫色时,一般在11月份,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母树,用高枝剪剪取或用竹竿敲击至地面收集或直接用手采集。采回后喷水堆沤2-5天或水浸2天,使果肉软化后在竹筐内搓破果皮、捣碎果肉,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齿叶冬青的出种率19.4%、千粒重为15.2克。
藏种:种子晾干后随即用淡砂湿藏,淡砂的含水量以用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准,齿叶冬青休眠期短,贮藏过冬后在早春就可以播种,通常用陶瓷盆在室内贮存,底下铺一层10厘米左右湿砂,然后将种子和湿砂按1:2或1:3的比例,一层种子一层湿砂堆置到50厘米左右,上面再铺5厘米左右湿砂,贮藏期间经常检查翻动,湿度不够时及时洒水补充,对于休眠期长、具有隔年出苗特性的由于贮藏时间长,特别在夏季基质的湿度难以控制,通常将种子与湿砂按1:3比例拌匀后,置于陶瓷盆内,埋人室外排水良好、上有遮荫的地下贮藏,若一层种子一层湿砂堆置贮藏种子容易结块,至次年11-12月份播种,采用上述处理后播种其发芽率为84.5%。
播种:采用条播,播种前将播种床表面适当压实,同时苗床在3天前必须浇透,播种后均匀覆盖过筛的焦泥灰,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并适当加以镇压,之后浇水保湿,然后覆盖稻草。次年3月上旬,齿叶冬青于5月上旬陆续出土,15天后也基本出齐。苗期需做好遮荫、除草、施肥、灌溉等常规抚育管理工作,至12月调查测量,齿叶冬青一年生苗的平均高度为12.3厘米,平均基部直径为0.23厘米。
扦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插穗选用1-2年生充实的营养枝,不宜选用开花或结果枝。将枝条截段长15厘米,上端留1-2片叶,每片叶剪去1/3,插穗上端在芽的上方约0.8厘米处剪平,下端在芽的下方约0.2厘米剪斜。扦插前每50-100根扎成一束。宜选用ABT2号生根粉溶液处理,浓度为100毫克/升。在扦插时,用配好的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2-24小时。按10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插入圃地苗床,深8-10厘米插时开窄沟或用木棒引洞,然后再将插穗插入孔内,四周压实土壤。插后浇水,搭棚遮阳,保持苗床湿润。也可在6月采用嫩枝扦插,插入湿润的沙床内,插后喷水,搭拱形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60天后生根,80天后可移到圃地或上盆。
分株宜在早春冬芽萌发前进行。选阴雨天在母株周围先挖开土,然后用锹将母株周围的根蘖切割分离。若母株种在盆内,也可结合早春换盆,分割萌蘖株,另行种植。在生产上一般较少采用分株繁殖,只有少量繁殖时才采用。
种:齿叶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原变型:齿叶冬青(原变型)Ilex crenata Thunb. form. crenata
变型:长梗齿叶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form. longipedunculata S. Y. Hu
变型:多齿钝齿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form. multicrenata (C. J. Tseng) S. K.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