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土建百科

聚合物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理论

《聚合物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理论》是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基照。

聚合物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理论基本信息

聚合物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理论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soface100-XB聚合物修补砂浆

  • 聚合物修补砂浆
  • kg
  • 东方雨虹
  • 13%
  • 深圳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聚合物修补砂浆

  • 25kg规格包装;16kg/平方/公分;1.6吨/立方
  • 金砼宝
  • 13%
  • 广州市砼宝科技有限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聚合物修补砂浆

  • 25kg规格包装;16kg/平方/公分;1.6吨/立方
  • 金砼宝
  • 13%
  • 广州市砼宝科技有限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高强环保聚合物砂浆

  • 25kg/50kg规格包装;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用量
  • 金砼宝
  • 13%
  • 广州市砼宝科技有限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聚合物防水砂浆

  • 25kg规格包装;适用于保护层的加厚防水层的加厚旧混凝土表面修复等所含阻锈成分场景
  • 金砼宝
  • 13%
  • 广州市砼宝科技有限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聚合物抹面搞裂砂奖

  • JR-2 3cm厚用量约3.6kg/m2
  • kg
  • 云浮市2009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聚合物抹面搞裂砂奖

  • JR-2 3mm厚用量约3.6kg/m2
  • kg
  • 云浮市2008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聚合物抹面搞裂砂奖

  • JR-2(1cm厚用量约2.60kg/m2)
  • kg
  • 云浮市2008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聚合物抹面搞裂砂奖

  • JR-2(1cm厚用量约2.60kg/m2)
  • kg
  • 云浮市2008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聚合物抹面搞裂砂奖

  • JR-2(1cm厚用量约2.60kg/m2)
  • kg
  • 云浮市2009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D1200聚合物复合材料拍门

  • D1200聚合物复合材料拍门
  • 4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3-12-24
查看价格

2000×2000聚合物复合材料拍门

  • 2000×2000聚合物复合材料拍门
  • 3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3-12-24
查看价格

3000×3000聚合物复合材料拍门

  • 3000×3000聚合物复合材料拍门
  • 3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3-12-24
查看价格

ᵠ550mm聚合物复合材料井盖、中型级防护井盖

  • ᵠ550mm聚合物复合材料井盖、中型级防护井盖
  • 50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3-03-17
查看价格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井盖

  • Ф770(轻型)
  • 8836
  • 1
  • 富必达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6-30
查看价格

聚合物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理论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格式:pdf

大小:298KB

页数: 未知

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本文缩写为CNF)因其独特的网状结构和性能特点,在增强聚合物制备复合材料方面发展迅速。简述CNF的制备及特征;然后从改善团聚、提高界面相容性的角度,介绍对CNF进行表面衍生化、表面接枝和添加偶联剂等表面化学改性研究及改性后CNF的性能特点;简述利用CNF增强聚乙烯醇、聚乳酸、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最后对CNF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格式:pdf

大小:74KB

页数: 未知

塑料逐步取代了一些传统材料,如金覆等。在这一过程中,纤维增强材料的使用推动了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阐述了纤维怎样与塑料更有效地复合。

增韧聚合物概述

增韧聚合物 通过接枝,共混、形成互穿网络等方式而得到的具有高于原树脂冲击强度指标值的新型高分了材料.最常见的是用橡胶或弹性体与玻璃态刚性塑料共混增韧,如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

查看详情

新型颗粒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拉伸增韧机制

来源 非晶中国

责编 叶知秋

图片来源:非晶中国大数据库图库

编者按

《新型颗粒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拉伸增韧机制》一文利用有限元方法探究了颗粒体积分数、颗粒的应变硬化指数、颗粒的间距以及网状结构对新型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即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MGCs)强度和韧性的影响。上述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的邱昆,通信作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姜云鹏教授。

金属玻璃是合金熔体在急速冷却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亚稳态材料。它有带状、丝状和块体等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属玻璃内部原子接近长程无序、短程有序,不存在位错、晶界等缺陷决定了金属玻璃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极限等优良性能,但在室温下它呈现非均匀变形,塑性变形也局限于极窄的剪切带内,限制了它实际应用的范围。

作者利用自由体积模型编写材料子程序,同时建立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模型,最后分析了颗粒对MGCs的影响机制和颗粒体积分数、颗粒应变硬化指数、颗粒的间距、网状结构对MGCs拉伸塑性的影响。

1计算模型

1.1金属玻璃基体本构方程

金属玻璃的基本变形机制是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剪切带形成与局部结构次序的演化有关,它是应变软化导致局部化变形的结果。为使本构关系具有捕捉剪切带的能力,自由体积模型引入自由体积作为状态变量。该模型假设在纯剪切情况下宏观塑性流动是净原子在外加应力方向上以跃迁的形式出现。

金属玻璃塑性流动方程如下:

在外加应力情况下,应力驱动产生自由体积和结构弛豫湮灭自由体积相互竞争使结构重排。纯自由体积增加如下:

在多轴应力状态下,自由体积演变方程为:

在上述自由体积模型中,剪切带演变被看成是内部状态变量,也就是在方程式中给出的标准自由体积Vf。自由体积场的演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来的应力状态和当时的自由体积场。

1.2颗粒的本构方程

颗粒满足J2塑性流动理论如下:

2有限元计算模型

为了用有限元计算展现复合材料的微观机制,建立一个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模型来描述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

图1:颗粒体积分数为30%的MGCs的RVE模型

从本质上看,MGCs中包含着软硬不均匀区域,这些结构的不均匀性将会导致剪切转变区汇集和随后剪切带的形成与扩展。

3结果讨论

3.1不同颗粒体积分数对MGCs的影响

图2:颗粒体积分数不同的MGCs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塑性提高但牺牲了部分强度。

图3:颗粒大小相同、颗粒体积含量不同的MGCs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塑性增加。

图4:MGCs中颗粒体积分数为12.75% (a)和25.5% (b)时的剪切带云图

从图4(b)中可以看出,体积分数为25.5%时,主剪切带在穿过颗粒的同时,也出现绕着颗粒扩展,使基体的应力下降缓慢,塑性增强,同时与体积分数为12.75%时相比,开始出现部分层状次级剪切带和剪切带交割,因此吸收更多变形能,韧性提高。

3.2 不同颗粒间距对MGCs的影响

图5:MGCs 中不同颗粒间距时的应力-应变关系

通过改变颗粒的大小获得不同的间距。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颗粒间距的减小即颗粒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变化不明显,但塑性却有明显的增加。

3.3 不同硬化指数对MGCs的影响

图6:MGCs中颗粒不同硬化指数时的应力-应变关系

对比硬化指数N =0.1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6(a)所示)和硬化指数N=0.3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6(b)所示),都有5个阶段出现,而且颗粒体积分数提高最大时,应力强度降低,塑性应变增强。

但是硬化指数从N=0.1到N=0.3过程中,通过图6(c)~6(e)可知,都有一个相同的规律,即硬化指数高时塑性应变提高,而且最大应力强度提高。

3.4不同微结构对MGCs的影响

由颗粒的间距变化,联想到高体积分数颗粒会排布成类似丝瓜状的网状结构或者直接在复合材料中加入这种网状结构,增韧效果可能更好。

图7:MGCs中颗粒不同结构排列下MGCs的应力-应变关系

可以看出,网状结构的排列与颗粒竖直排列的结构相比,复合材料的强度不仅得到提高,弹性模量也增加,塑性也得到很大的增强。从图7(a)~(c)的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网状结构随着荷载的增大,几乎是均匀变形,直到最后自由体积含量达到饱和,结构遭到破坏。因此弹性比提高,吸收变形能力提高,韧性增强。

4结论

(1)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提高,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MGCs )的塑性增强,但牺牲了部分强度,尤其当体积分数达到45%时,材料的塑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2)随着颗粒间距的减小,MGCs的强度变化不大,但塑性得到了增强。

(3)随着颗粒硬化指数从0.1增大到0.3,MGCs的塑性和强度都得到提高。主要原因在于高强度颗粒更加有效地阻碍剪切带的快速扩展。

(4)颗粒结构如果能用同种材料的网状结构进行替代,可以发现,网状结构更能引起复合材料的均匀变形,进而增大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2018年1月 第35卷 第1期 邱昆,姜云鹏,史雪萍,吴青青, 孙龙港《新型颗粒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拉伸增韧机制》

www.bmgchina.com

查看详情

冲击载荷下增韧陶瓷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与表征结题摘要

本项目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ZTA)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增韧陶瓷的破坏特性、本构模型、增韧机理、声发射特性和增韧陶瓷的抗侵彻特性。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对热压烧结法制备的三种陶瓷99.5% Al2O3(AD995)、15% ZrO2/Al2O3和25% ZrO2/Al2O3的力学性能和增韧机制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细化了基体Al2O3晶粒,ZrO2/Al2O3陶瓷的致密性得到提高。三种陶瓷试件的破坏呈现小变形到脆性破坏的特点,压缩加载下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为线性关系。AD995陶瓷的断裂韧性为5.65MPa•m1/2,25% ZrO2/Al2O3陶瓷的断裂韧性为8.42MPa•m1/2,提高了近50%。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并考虑ZrO2的相变特性,建立了描述ZrO2/Al2O3陶瓷力学性能的本构模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随ZrO2增韧相含量的增加,ZrO2/Al2O3陶瓷的杨氏模量降低而断裂韧性增加,这一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2)采用改进的SHPB实验装置对ZTA陶瓷的动力学响应和破坏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ZTA陶瓷在较高应变率范围内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显示,ZTA陶瓷动力学特性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动态抗压强度随应变率增加而提高,同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单轴加载下,随着应变率的提高,ZTA陶瓷的破坏呈现出了从劈裂破坏到散体破坏的状态。 3)利用先进的声发射系统研究了强脆性陶瓷材料压缩破坏的损伤变化过程,将采集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分析了声发射信号的频率特征。结果表明,加载初期,材料损伤主要由微裂纹成核为主导,产生大量低幅值(<40dB)信号;而加载后期的高幅值信号(>80 dB)主要由微裂纹扩展或汇合产生。脆性材料失稳破坏阶段信号能量特征值呈现出低频段P1急剧升高、高频段P2急剧下降的特点,即失稳破坏时产生低频信号。结合裂纹源的尺度与声发射信号频率成相反的关系,揭示了尺度较大的微裂纹扩展或汇合是导致材料失稳破坏的主要机制。 4)采用有限元程序数值模拟了长杆弹侵彻氧化铝陶瓷靶的破坏特性,结合实验结果确定了氧化铝陶瓷本构模型中的材料参数;建立聚能射流侵彻氧化铝陶瓷靶的计算模型,对射流的形成机理及氧化铝陶瓷靶的抗侵彻性能进行研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