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主要由金刚座和上部五个方形舍利宝塔构成。这种形式的佛塔在中国出现较晚,也比较罕见。塔为砖石结构,通高约13公尺,平面呈长方形。造型优美,比例严谨, 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塔身外面饰以雕刻涂釉加工预制的琉璃砖,在边缘和转角处镶以白色条石,光彩的琉璃用于受光强烈的桃檐和塔刹,作重点装饰。
金刚座平面作"凸"字形,建于约高一公尺的台基上,座下层为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花纹。座的上部有七层短挑檐,第一层檐下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所书的金刚经文,刻工细致。从第二层到第七层檐下,共塑有1119尊各种姿态的镏金佛像。
金刚座南面正中凸出部分开有拱门,旁为四大天王像,门上正中嵌有蒙、藏、汉三种文字书写成的"金刚座舍利宝塔"汉白玉石匾额。塔内用半圆砖拱,门内的无梁殿东西角有搂梯通上座顶,出口处是一座方形攒尖亭。亭北设置五座方形舍利小塔,当中的小塔出檐七层,四隅小塔形式都是五层出檐。五座塔的塔身都嵌有佛像、菩萨、菩提树、景云等砖雕,刻工精巧,玲珑秀丽。
塔北面照壁上嵌有三幅线雕刻石,中有"须弥山分布图",西面是"六道轮回图"。塔后照壁嵌有蒙古天文图石刻,石刻用少数民族的文字标注,十分罕有,是研究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法门寺舍利塔要在奥运开幕日开光 工程一度停滞两年的世界最高佛指舍利塔“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目前正在陕西省佛教圣地法门寺日夜赶工建设,赶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落成,并举行盛大的佛祖舍利安...
二十个亿据了解,合十舍利塔是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塔区占地1000亩,设计塔高147米,地宫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人,还建有一个可容纳两万多人举行活动的大厅。目前合十舍利塔已基本建成...
分粗目,中目,细目三大类。其中粗目为黑红色,中目为淡红色,细目为红白色,各种目数粒度均匀,颗粒形状均一,成棱叫角晶体,有锋利的边缘,磨削力高。供石材类工业研磨大理石及其它软质材料。玻璃类工业用途:研磨...
金刚砂
金刚砂 金刚砂的化学成分是碳化硅,分天然的与合成的两种。纯的金刚砂是无色 晶体,一般为粉状颗粒,密度 3.06~3.20g/cm3。碳化硅的硬度很大,大约是莫氏 9度,仅次于金刚石、碳化硼和立方氮化硼,在无机材料中排行第四。天然金刚 砂又名石榴子石,系硅酸盐类矿物,生产使用历史悠久,我国古代使用金刚砂 研磨水晶玻璃和各种玉石。合成金刚砂由黏土中的二氧化硅与碳在高温下反应 而成,具有很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高温下不变形。 金刚砂的用途非常广泛,但在环氧耐磨地坪涂料中的使用还很少,在水泥 基自流平地面材料中用于制造耐磨性水泥地坪,能够显著增加耐磨、耐冲击性 能。此外,具有一定颗粒度的金刚砂是防滑地坪涂料中产生防滑功能的防滑粒 料的主要品种,大量应用于防滑地坪涂料的涂装。 刚玉 刚玉是一种纯的结晶氧化铝,莫氏硬度为 9,在天然矿物中,硬度仅次于金 刚石。刚玉虽是铝的氧化物,但密度 4g/c
金刚砂地坪 (2)
金丰科技风电叶片生产车间改造 金刚砂地坪监理方案 江苏惠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监理方针: 科 学、 公 正、 诚 信、 守 法 严 格 监 理、热 情 服 务 管理模式: 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2 签 署 页 监理文件名称 金丰科技风电叶片生产车间改造工程 金刚砂地坪监理 方案 总监理工程师 胡 国 勇 文件编制 陈 惠 芹 编制日期 2015.11.26 审 核 年 月 日 备注 3 一 工程概况及特点 本地面由下到上以次采用 150厚 C20混凝土垫层、 20厚 1:3 水 泥砂浆、 3 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防水层、 200厚 C25细石混凝 土面层上洒钢霄水泥(地面荷载 120KN/㎡),面层长宽每 4 米设伸 缩缝,缝为平头缝,靠墙四周设沉降缝距墙 1 米,缝宽 20,缝内填 沥青麻丝。 二 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
临清舍利塔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仿木结构。檐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柱。斗拱下部镶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拖龙骨架,地面平托金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此作法当属宋代遗风。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中国的金刚宝座塔在总体造型上属于印度形式,但在西部结构上往往融入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成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互相结合的创造性杰作。
碧云寺深处的建于乾隆年间的金刚宝座塔,远看近看都非常壮观,
去过无数次的香山却总是和碧云寺擦肩而过,直到看了梁思成、楼庆西的中国古代建筑方面的书籍后,对中国古建筑有了浓厚兴趣后,碧云寺进入我的视线。
看了两位大师的书后,最先进入我视线的是各类佛塔,而国内为数不多的金刚宝座塔率先让我有了按图索骥的想法,寻访古迹的妙处在于有备而来,会有发现带来的惊喜,会有书本里的内容落实到实处的无穷趣味…
国内现存的那么几座金刚宝座塔,北京居然就有三座,更没想到感觉小小的、依山而建的碧云寺里居然藏着乾隆年间修建的一座金刚宝座塔。
若论艺术成就最高的则是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建成于明成化1473年,去年已经去过,涵盖内容丰富,的确精美极了,印象深刻。
另一座也在城内,在西黄寺,很可惜不对外开放。
剩下的一座就是郊外香山碧云寺内的,金刚宝座塔在进院的最深处,可惜木栅栏关着不让近前,找人了解后说是已经多年如此这般了,特别遗憾。
百年古寺依山而建,寺庙深处的金刚宝座塔在密林掩映处,即使我们已在近处却也无法看到全貌,只能找各种角度试图一窥端倪,但也无功而返…即使这样也能看出此座金刚宝座塔的壮观、大气。
最后只好离开碧云寺从寺庙南边的一条路往西走在远处看到些许全貌,暂且这样吧…
金刚宝座塔是源于印度的一种佛塔形式,基本形式就是五座小塔下面有一个巨大的宝座,供奉佛教密宗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虽然由印度传入,但塔的形式还有细节都已本土化,加入了大量的自己特有的元素,佛教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发扬光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断的本土化…
无法上去观看,只能如此一观,
寺内小景别有一番味道,
大树掩映当中,无法窥得金刚宝座塔全貌,
金刚宝座塔上的五座塔分别代表五方佛,中间的为大日如来佛,
在寺内无法看得全貌,只好出寺往西边的路走去,
寺外西边的路上角度比较低,所以也不能看得全貌,这里的绿化实在是太好了,哈哈估计用无人机或者东西两边的山上才能看到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