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火灾高温可使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性能降低、甚至出现剪切破坏。位于地震区的火灾后混凝土结构若未经加固处理就继续使用,可能埋下抗震防灾的巨大隐患。另外,结构中构件在火灾全过程中的相互约束也可能会对火灾后构件的抗剪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有关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性能及高温下构件端部约束对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为此,本项目从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1) 进行了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建议了四周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火灾后短柱的抗剪承载力先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轴压比增大至界限轴压比后反将降低。火灾后的界限轴压比较未受火时有减小趋势。(2) 进行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梁剩余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建议了三面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楼板翼缘对梁的抗弯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对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3) 进行了火灾后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建议了四周受火后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暗柱和X形暗支撑可提高火灾后短肢剪力墙的刚度和耗能能力,受火前后短肢剪力墙的滞回规则明显不同。(4) 进行了高温下持荷、端部约束对火灾后短柱抗震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持荷可使火灾后短柱的抗剪承载力较未持荷时升高0.5%~2.3%,高温下带轴向约束的混凝土短柱火灾后的抗剪承载力为对应的高温下无约束时的89.9%~100.4%。(5) 进行了外包碳纤维布加固火灾后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CFRP加固能将火灾后短柱、梁的抗剪承载力分别恢复至未受火试件的11.2%~17.1%、5.3%~34.3%,且考虑楼板翼缘的影响,采用“U形包裹 压条”方式加固混凝土梁可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6)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截面含钢率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剩余压弯承载力的数值分析方法和实用计算公式。基于Park损伤评价模型建议了一种能反映火灾高温对短柱、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损伤加大程度的评价指标。上述研究成果可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定、抗剪加固奠定基础,为相关规范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明确的应用前景。 2100433B
研究不同受火时间后约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抗剪性能,揭示受火时间、构件端部约束、荷载比等因素对全过程火灾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剪性能的影响特点。建立火灾后约束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剪性能的数值分析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全过程分析程序。分析总结高温下相邻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火灾后约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残余抗剪承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在考虑高温下内力重分布过程对构件损伤作用的情况下,研究并提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含轴力、弯矩和剪力)的简化计算方法。针对高温下结构中构件受到相邻构件的约束会影响其高温后力学性能的特点,本项目可以填补火灾后约束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剪性能研究的空白,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评定、抗剪加固奠定基础,为相关规范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明确的应用前景。
可以按修缮土建中的拆除项目,或者现场签认价单!
答:你提问的地区显示是广东。下图是广东省的。
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按其着重表示的对象不同,有配筋图和模板图两种: 1、配筋图着重表示构件内部的钢筋配置、 形状、数量和规格。 2、模板图是表示构件外形和预埋件位置的图样,图中标注构件的外形...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盐冻性能研究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盐冻性能研究——在质量浓度为3.5% 的NaCI溶液中,采用快冻法研究普通混凝土(OPC)、引气混凝土(APC)和高性能混凝土(HPC)试验梁和混凝土试件的抗盐冻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试件的抗盐冻实验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能特点...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构件约束收缩变形性能研究读书报告
1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构件约束收缩变形性能研究读书报告 重庆大学 康明 1. 混凝土的收缩通常受内约束(如钢筋、粗骨料)和外约束的影响,外约束可分为端部约 束(如梁受柱的影响)和周边连续约束(如长墙浇筑在墙基或地基上) 。 2. 周边连续约束下收缩力学模型,外围约束对混凝土构件的约束力可用下式计算: 假定 10m 长的钢筋混凝土墙构件在上下面连续约束作用下, u = 700mm,温 度变化 ΔT = 10℃,混凝土发生了 εsh = 100με的收缩,根据不同水平阻力系数 C x,在配筋率变化情况下,计算出构件的应力变化情况,如图 2.16 所示。 外约束对混凝土构件中部的应力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水平约束阻力系数的提高, 混 凝土的应力迅速增大。在相同配筋条件下,外约束越小,配筋的作用越明显。钢筋的(压) 应力随水平约束阻力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2 3. 自收缩试验装置 3 4.
虽然植筋式后锚固连接在加固和改造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其抗高温性能的现有研究均侧重于考察抗拉拔性能,尚未见有对其抗剪性能的研究成果发表。. 本项目旨在通过试验、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高温(火灾)下植筋式后锚固连接的抗剪机理。以高温下植筋式单锚为研究起点,探讨其破坏形式、抗剪承载力及剪切变形能力损失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受植筋深度的影响;然后进一步考察植筋式群锚的抗剪性能受群锚效应的影响,即随不同锚栓间距和边距而改变的规律;此外还将研究高温下采用该连接技术的梁侧锚固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最后,本项目将提出高温下植筋式后锚固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计算公式,建立高温下梁侧锚固钢板加固梁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本项目的成果可作为植筋式后锚固连接抗高温性能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可作为植筋式后锚固连接加固设计的依据和参考,因而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植筋式后锚固技术在对旧有建筑的加固和改造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但对于其高温性能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抗拉拔性能,缺乏对于其抗剪性能的研究。为了探究高温对于植筋式后锚固连接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单锚和群锚的高温剪切试验,得到了其抗剪性能随温度、边距、埋深和间距等因素变化的规律。 在植筋式后锚固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梁侧锚固钢板法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 针对梁侧锚固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高温后的试验研究。由于国内关于在加劲措施下梁侧锚固钢板的受压屈曲特性以及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研究工作还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所以常温下试验主要研究加劲措施对BSP法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为研究梁侧锚固钢板加固火灾后受损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设计6个混凝土梁试件,预先按照ISO834国际标准升温曲线对其进行受火试验,然后采用梁侧锚固钢板加固其中5根受损梁,并对所有试件进行静力试验。分析了螺栓间距、角钢、梁侧钢板高度与厚度等因素对加固梁受弯承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及理论推导,最终本课题建立了一套BSP梁受弯加固设计的计算方法,对BSP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2100433B
通过预设有裂缝的混凝土试件的明火试验及数值分析,揭示裂缝面及其邻近区域的温度分布特征,解释该特征的形成机理,力求从温度场角度初步回答裂缝是否会对构件耐火性能产生较明显影响。通过具有不同程度梁端约束和板边约束的混凝土梁-板组合体的明火试验及系统参数分析,发现相邻楼板及其边界约束对端部约束梁火灾行为的定量影响规律,建立考虑相邻楼板时端部约束梁的耐火极限修正系数实用估算方法。通过不同火场情景和不同构件参数情况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大量火灾响应分析,揭示梁受热膨胀引发的柱端侧移的变化规律,提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柱端侧移的定量预测公式,进而开展具有柱端相对偏移的端部约束混凝土柱的明火试验及耐火性能分析,基于研究数据构建考虑柱端相对偏移时端部约束柱的耐火极限实用确定方法。预期成果将有助于突破国内外现行耐火设计标准仅停留于独立梁和独立柱的局限,进而为提升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的科学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