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项目为海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状态提供混凝土保护层的定量化信息以及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状态。依上述目标,经3年时间,开发了一种由参比电极、氯离子传感器、腐蚀速率测试单元组成的多元传感器。各种传感器性能良好,抗离子和微电流能力强,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长效、埋置式测试电极,在混凝土工程健康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以氯离子侵蚀引起的砂浆以及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保护层的劣化作为混凝土结构劣化的主要环境作用因素,以实际测试结合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混凝土多元耐久性参数进行测试及评价——首先,开发了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电位基准的参比电极和氯离子电极等,一方面实现了对电位信号响应型传感器(如氯离子传感器)的电位信号采集和处理,另一方面使钢筋腐蚀速率、混凝土电阻率以及宏电池电流等电化学测试手段有效的应用在混凝土结构中成为可能;然后,开发了能够对混凝土保护层电阻率进行长期在线监测的混凝土电阻率测试单元,对混凝土电阻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埋置式参比电极采用线性极化法对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极化电阻与混凝土电阻之间的关系模型;接着,在混凝土电阻率测试单元的基础上,通过复合使用钛基金属氧化物辅助电极,对宏电池电流的传感器封装、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验数据揭示了宏电池电流的电化学本质;最后,完善了多元传感器的封装和测试技术,结合保护层的氯离子浓度以及电阻率,建立了钢筋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基于多元传感器,建立的适用于混凝土工程中的腐蚀状态分级预警系统。 2100433B
海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状态需要提供混凝土保护层的定量化信息以及由混凝土包围的钢筋的腐蚀状态。本研究意在开发一种由参比电极、氯离子传感器、腐蚀速率测试单元组成的多元传感器。这个系统原位测量如下的海洋混凝土的耐久性参数:如开路电位、腐蚀电流、深度相关的氯离子浓度、混凝土电阻以及阳极的腐蚀速率。传感器多元阳极监测的腐蚀电流一般来说随氯离子掺量的增高而明显变大,这是一种快捷的、有效的腐蚀监测的方法。此外,氯离子含量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混凝土电阻的决定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海洋混凝土保护层状态:即氯离子含量、保护层电阻、钢筋腐蚀速率等相关参数作为衡量指标,用加速氯离子渗透装置模拟现场暴露实验方法,并基于上述原理确定不同混凝土中的临界氯离子浓度。研究可以对工程实际劣化状态进行综合评价,也建立了海洋混凝土服役状态的预警系统。
混凝土结构根据所处环境同划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工业环境等环境侵蚀性介质通各种途径进入混凝土内部使钢筋混凝土性能劣化、粘结性能降低使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适用性安全性降低终影响整结构工作状态使结构能没达...
当混凝土结构处在有侵蚀性介质作用的环境时,会引起水泥石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与物化变化,而逐步受到侵蚀,严重的使水泥石强度降低,以至破坏。常见的化学侵蚀可分为淡水腐蚀,一般酸性水腐蚀,碳酸腐蚀,盐腐蚀,...
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使用寿命长,较高的体积稳定性等特点。 2、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
028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体系研究
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 刘远, 余学芳, 韦未 作者单位: 刘远,韦未(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 余学芳(浙江水利水 电专科学校,水利系,浙江,杭州,310016) 刊名: 人民黄河 英文刊名: YELLOW RIVER 年,卷(期): 2009,31(12)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4条) 1.陈理达;王立华;李红彦 某水电站输水隧洞混凝土侵蚀原因初探 [期刊论文]-混凝土 2004(01) 2.朱嵩;王振宇;毛根海 弯肘形尾水管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期刊论文]-水力发电学报 2006(01) 3.范颖芳;黄振国;郭乐工 硫酸盐腐蚀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1999(01) 4.李金玉;邓正刚;曹建国 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 2000(09) 引证文献(1条) 1.张今阳 . 崔德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
跨海通道混凝土的耐久性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两方面,同时参考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实际工程,本文提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有效技术措施。
目前对结构健康监测和振动控制的研究基本是分别进行,缺乏对建筑结构监测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进行研究。项目研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实际结构监测与控制的需求,尤其是若干需解决的问题。进行:1)结构未知荷载辨识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2)结构被动控制/隔震控制力的实时辨识;3)小型结构突发损伤诊断与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实时结合;4)大型结构突发损伤分散诊断与分散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实时结合等研究。提出了系列有效对结构荷载与结构损伤监测与主动/被动振动控制实时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提出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 能达到实时对建筑结构进行监测与有效振动控制结合的目的。“实时”地将结构监测与振动控制相结合进行研究,是本项目最显著的特色与创新。项目研究成果对促进结构健康监测与结构振动控制的结合,以及智能结构的发展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学术创新,而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与前景。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11篇;EI收录的国内学术期刊论文2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5篇,超出了申报书预期发表论文15-16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5-6篇的数量。 2100433B
包括: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监测、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海洋倾倒区监测、海洋大气监测、海洋溢油的监测。
本书主要介绍电网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为电网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通信规约,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主站,电网实时动态临测技术在电力系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电网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在电力系统在线分析中的应用,电网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基于PMU的电力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以及智能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