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以海砂混凝土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海砂资源分布、海砂物化构成和氯离子含量等基本参量分析;检测分析了22个疑似海砂单体建筑,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实验研究了海砂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包括碳化、抗硫酸盐性能和氯离子固化和扩散等耐久性能以及抗压、抗折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钢筋加速锈蚀量和锈蚀速率的测定方法与结果;试验研究了坑蚀和均蚀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特征,以及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规律;基于海砂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既有文献成果,进行了不同锈蚀率和锈蚀形态下的结构基本构件的模型试验和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了相应的规律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件层面的可靠性分析和全寿命成本分析;进行了不同轴压比和锈蚀率的钢筋混凝土柱动力性能试验与建模分析,研究了锈蚀构件锈胀裂缝分布规律和裂缝宽度随着锈蚀率的增大趋势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形态、轴压比和锈蚀率对柱构件的滞回耗能能力、极限强度、捏拢效果、退化刚度等方面影响;通过两榀三跨二层框架结构模型的拟动力加载试验,研究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失效机制和破坏模式等抗震性能衰变特征。 出版工程结构耐久性教材1本,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成果各1项,发表论文3篇,仍有10余项上述类型成果有待提交发表;参与本项目研究的研究生11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10名,其中已培养毕业硕士生5名。 2100433B
本项目以海砂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研究主题。实验研究海砂混凝土的物化组成、微孔形貌和应力应变规律;结合理论分析探讨海砂混凝土腐蚀行为和钢筋锈蚀形态,掌握锈蚀钢筋本构关系变化特征,获得钢筋锈蚀速率计算模型;提取定量表征结构性能演化的序参量,建立海砂混凝土微观腐蚀与结构宏观性能的逻辑关联;基于劣化结构基本单元动力性能的模型试验结果,构建能够较好反映钢筋锈胀引起的海砂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开裂与脱落、粘结失效与滑移机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实现海砂混凝土梁柱构件恢复力特性的合理推定;借助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海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劣化海砂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和倒塌失效准则下的抗震能力衰变规律,掌握地震作用下处于不同劣化状态的结构失效机制和重要失效模式。为系统开展既有海砂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提升新建海砂混凝土结构抗震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海砂资源化利用。
一般来说,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要优于混凝土结构。因为钢材的韧性好,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而混凝土的韧性差,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经过合理设计,预制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甚至有时优于现浇结构,因为它能更好地抵抗地震力。相关信息:现代预制技术允许对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其在地震中仍保持稳定。
优良的抗震设计会增加预制构件的复杂性和成本,但保障安全,长远看值得投资。
双掺海砂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海砂混凝土中有害氯离子是阻碍其应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采用粉煤灰和磨细矿渣2种活性矿物复掺的方法,固化海砂混凝土中有害氯离子含量,提高海砂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掺20%粉煤灰及30%磨细矿粉制备的海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简要介绍了碳纤维布(CFRP)的发展和在建筑结构加固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碳纤维布在梁、柱、框架以及框架节点方面的抗震加固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预应力CFRP加固方法的新思路,为混凝土结构碳纤维抗震加固试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项目研究氯离子在自然水化状态下海砂混凝土中的分布与扩散规律,产生钢筋锈蚀Cl-/OH-临界浓度比值;研究海砂混凝土在各种碳化、温度、湿度、不同应力条件下临界氯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临界浓度;建立临界氯离子浓度与相关物理参数,如交流阻抗谱、半电池电流值的关系。提供一种准确而简便地判断海砂混凝土钢筋发生腐蚀的方法。提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抑制海砂混凝土中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技术措施,为海砂混凝土的生产实践提 2100433B
批准号 |
50578095 |
项目名称 |
海砂混凝土腐蚀破坏特性与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 |
项目负责人 |
邢锋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深圳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经费 |
30(万元) |
通过对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和拟静力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疲劳累积损伤模型、腐蚀条件下的恢复力模型腐蚀与地震共同作用下的累积损伤公式,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腐蚀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力响应,并提出相应的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可为腐蚀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评估和维修加固提供参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