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混凝土生产与质量控制》是按照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写要求及规范进行编写的,采用最新标准和规范,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大实践运用力度。本书在混凝土材料的生产教学内容上按照混凝土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任务分章节,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学生能够很直观地根据任务内容进行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学生学习方面做到了学习有目的,在教师教学方面做到了教学有章法。本书共分七个项目,包括:混凝土原材料进厂的检测与验收、混凝土生产、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测试、混凝土耐久性及测试、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混凝土工程质量评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某些章节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应用案例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材料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和从事商品混凝土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0课程导入
0.1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
0.2混凝土的特点
0.3混凝土的发展史
0.4混凝土技术的现状
0.5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0.6本课程的任务
项目1混凝土原材料进厂的检测与验收
任务1.1水泥性能的检测与验收
任务1.2骨料的检测与验收
任务1.3外加剂的检测与验收
任务1.4掺合料的检测与验收
任务1.5拌合水
项目2混凝土生产
任务2.1混凝土原材料的储存与计量
任务2.2混凝土的组织与生产
任务2.3混凝土和易性的检测与调试
任务2.4混凝土的输送
任务2.5混凝土的浇筑成型
任务2.6混凝土的养护
项目3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测试
任务3.1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检验
项目4混凝土耐久性及测试
任务4.1混凝土抗渗性评定与测试
任务4.2混凝土抗冻性评定与测试
任务4.3混凝土抗蚀性评定与测试
项目5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
任务5.1混凝土的离析与泌水
任务5.2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处理
项目6混凝土工程质量评定
任务6.1混凝土的工程质量评定方法
项目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任务7.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调试
参考文献2100433B
版 次:2015年8月第1版第1次
日 期:2015年8月
页 数:174页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开 本:16
装 帧:平装
书 号:978-7-5629-4714-1
发你邮箱
控制好商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其次科学配制商品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三、抓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四、商品混凝土试件合格,结构物商品混凝土不一定全部合格。五、和易性是决定...
商品混凝土企业检测标准、规范、规程和试验方法目录 序号 类别 标准名称和标准号 备注 1 混 凝 土 预拌混凝土 GB/T14902-2003 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3 ...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 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在质量策划的基础上,致力于满足工程项目 质量要求的一系列落实、检查、纠偏等活动。质量控制的依据是:施工 质量控制依据有工程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 有关质量管理 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部门的 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 混凝土生产常见的质量问题: 1、用于生产混凝土拌和物的原材 料,如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等质量指标不满足规范和合同要求; 2、拌和楼没有定期检查、校正称量系统而使衡量系统误差超标; 3、拌 和楼没有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料单进行称量配料,存在擅自更改现 象; 4、混凝土拌和物有时没有充分拌和而出现生料现象; 5、出机口实 测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超标; 6、混凝土拌和物强度不满
浅析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业中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因此,值得相关的工作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进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切实做好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检测。要科学确定配合比,有效控制掺水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对坍落度、原材料和外加剂进行质量检测。本文主要针对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以及如何进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我国混凝土发展历程2
第二节质量与质量控制6
第三节混凝土的质量8
一、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8
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9
三、混凝土的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10
第四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1
第五节混凝土结构实体的质量检验与验收12
第六节高性能混凝土13
第七节混凝土绿色生产与评价14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与控制
第一节水泥18
一、概述18
二、质量要求20
三、检验方法22
(一) 执行标准22
(二) 试验条件及材料22
(三)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22
(四) 凝结时间测定23
(五) 安定性测定24
(六) 水泥胶砂强度测定25
(七) 细度测定26
(八) 烧失量测定28
(九) 不溶物测定29
(十) 三氧化硫测定29
(十一) 氧化镁测定30
(十二) 碱含量测定31
(十三) 氯离子测定32
(十四) 放射性测定35
四、质量控制36
第二节矿物掺合料37
一、概述37
二、质量要求39
三、检验方法45
(一) 执行标准45
(二) 试验条件及材料47
(三) 细度测定47
(四) 胶砂需水量比、流动度比、活性指数及胶砂抗压强度增长比测定47
(五) 含水量测定49
(六) 密度测定49
(七) 硅灰浆固含量测定50
(八) 抑制碱骨料反应性测定50
(九) 碳酸钙含量测定52
(十) 亚甲蓝值测定54
(十一) 火山灰性测定54
(十二) 游离氧化钙测定57
(十三) 五氧化二磷测定60
(十四)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测定62
(十五) 氧化钙、氧化镁测定66
(十六) 玻璃体含量测定70
(十七) 吸铵值测定70
(十八) 氯离子含量测定71
(十九) 烧失量测定71
(二十) 三氧化硫测定71
(二十一) 安定性测定71
(二十二) 放射性测定71
四、质量控制71
第三节外加剂73
一、概述73
二、质量要求76
三、检验方法80
(一) 执行标准80
(二) 试验材料及配合比81
(三) pH值测定81
(四) 密度测定82
(五) 细度测定83
(六) 含固量测定83
(七)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84
(八) 总碱量测定84
(九) 硫酸钠含量测定85
(十) 氯离子含量测定85
(十一) 含水率测定86
(十二) 坍落度和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测定87
(十三) 减水率测定87
(十四) 含气量测定88
(十五) 凝结时间差测定88
(十六) 泌水率比测定89
(十七) 抗压强度比测定89
(十八) 限制膨胀率测定90
(十九) 收缩率比测定91
(二十) 相对耐久性测定92
(二十一) 渗透高度比测定92
(二十二) 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测定93
(二十三) 吸水量比测定93
(二十四) 外加剂中氨的释放量测定93
(二十五) 净浆安定性测定93
(二十六) 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测定94
(二十七) 氧化镁测定95
(二十八) 相容性测定95
四、质量控制95
第四节骨料97
一、普通骨料97
(一) 概述97
(二) 质量要求98
(三) 碎石或卵石的检验方法107
(四) 砂的检验方法119
(五) 质量控制132
二、再生骨料134
(一) 概述134
(二) 质量要求134
(三) 检验方法137
(四) 质量控制139
三、铁尾矿砂141
(一) 概述141
(二) 质量要求142
(三) 检验方法143
(四) 质量控制143
四、轻骨料145
(一) 概述145
(二) 质量要求145
(三) 检验方法148
(四) 质量控制157
五、重晶石159
(一) 概述159
(二) 质量要求159
(三) 检验方法160
(四) 质量控制161
第五节纤维161
一、概述161
二、质量要求162
三、检验方法163
四、质量控制163
第六节混凝土用水164
一、概述164
二、质量要求165
三、检验方法166
四、质量控制166
参考文献167
第三章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与控制
第一节概述170
第二节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要求172
第三节检验方法178
一、维勃稠度试验178
二、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178
三、排空时间试验181
四、拌合物流速试验182
五、抗离析性试验182
六、泌水量(率)试验184
七、压力泌水率试验184
八、凝结时间试验184
九、表观密度试验187
十、含气量试验187
十一、氯离子含量试验189
十二、均匀性试验192
十三、钢纤维体积率试验193
第四节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194
参考文献196
第四章 硬化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与控制
第一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98
一、概述198
二、混凝土力学性能要求200
三、检验方法203
(一) 基本规定203
(二)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205
(三)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206
(四)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207
(五) 抗折强度试验207
(六)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208
四、质量控制209
第二节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要求216
一、概述216
二、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218
三、检验方法231
(一) 基本规定231
(二) 收缩试验232
(三) 受压徐变试验235
(四) 碳化试验238
(五) 钢筋锈蚀试验239
(六) 抗冻性试验241
(七) 动弹性模量试验250
(八) 抗水渗透性试验251
(九)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252
(十) 碱-骨料反应试验258
(十一)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259
(十二) 早期抗裂试验260
(十三) 抗压疲劳变形试验262
四、质量控制263
参考文献265 2100433B
本书依据最新标准规范、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经验编制而成,主要包括概述,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硬化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与合格验收,混凝土结构实体的质量检验与验收,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绿色生产与评价等内容。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力求从适用角度出发,结合高强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重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透水水泥混凝土等大量配合比设计和工程实例,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实施混凝土全过程质量控制与检验的要求和方法。为适应混凝土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还给出了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绿色生产与评价相关技术内容,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以附录的形式补充了数理统计和试验数据处理的相关知识,以加深读者对相关标准的把握和理解。
本书以实用为原则,可供建筑工程混凝土设计、施工、生产企业和从事混凝土质量管理、监督、检测、科研、教学等人员参考使用。
第1章概论
第2章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2.1水泥
2.1.1水泥的生产工艺
2.1.2水泥的组成
2.1.3水泥混合材
2.1.4常见的水泥种类
2.1.5质量指标
2.1.6水泥质量控制
2.2骨料
2.2.1粗骨料
2.2.2质量指标
2.2.3粗骨料质量控制
2.2.4细骨料
2.2.5质量指标
2.2.6砂质量控制
2.3水
2.3.1概述
2.3.2水质量指标
2.3.3水质量控制
2.4矿物掺和料
2.4.1粉煤灰
2.4.2粒化高炉矿渣粉
2.4.3硅灰
2.4.4其他矿物掺和料
2.4.5矿物掺和料质量控制
2.5外加剂
2.5.1减水剂
2.5.2引气剂
2.5.3缓凝剂
2.5.4早强剂
2.5.5防冻剂
2.5.6膨胀剂
2.5.7外加剂质量控制
第3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混凝土性能确定
3.1.1经济性
3.1.2和易性
3.1.3强度
3.1.4变形
3.1.5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2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2.1耐酸耐减和高温砼配合比设计
3.2.2.2纤维增强增韧砼配合比设计
3.2.2.3轻质砼配合比设计
4章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4.1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控制
4.1.1混凝土的搅拌
4.1.2混凝土的运输
4.1.3混凝土的泵送
4.1.4混凝土的浇筑
4.1.5混凝土的养护
4.2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
4.2.1混凝土强度分布
4.2.2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
第5章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104
51混凝土加速养护法105
511沸水法106
512热水法107
513温水法107
52砂浆促凝压蒸法107
53早龄期法109
54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的建立与强度的推定109
55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的应用110
551混凝土配合比的早期推测110
552混凝土强度的早期控制110
第6章混凝土强度验收114
61混凝土强度试验114
611抗压强度试验114
612抗拉强度试验116
613抗折强度试验117
62混凝土强度验收118
621抽样检验118
62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122
第7章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技术127
7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27
711基本原理128
712回弹仪129
713回弹法测强度的影响因素131
714回弹曲线132
715回弹法检测技术134
716混凝土强度推定136
7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40
721检测设备140
722影响芯样强度的因素143
723芯样制作145
724芯样混凝土强度试验148
73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48
731预埋拔出法149
732后装拔出法153
733拔出法测强曲线157
734工程检测要点158
735拉剥试验160
第8章混凝土缺陷现场检测技术162
81超声波基础162
811频率、波长及声速163
812波形163
813超声波声速164
814超声波的反射与折射165
82超声检测设备167
821超声仪167
822换能器170
83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173
84影响超声检测的因素174
85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174
851裂缝深度检测175
852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178
853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181
854表面损伤层检测182
855灌注桩混凝土缺陷检测184
856钢管混凝土缺陷检测186
86冲击回波法简介188
861介绍188
862基本原理188
863仪器设备189
864信号分析方法191
865示例说明192
866ASTM 标准192
867FFT频谱分析193
参考文献195